一种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5375发布日期:2023-03-07 22:22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板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逆变驱动板应用在牵引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大功率igbt器件,实现信号接收、开关控制进而驱动牵引电机实现牵引功能。逆变驱动板主要由电源、信号输入、信号输出、异常反馈等部分组成。
3.逆变驱动板常规测试需要测试人员对电源测试、静态测试点位、动作测试、延时测试等测试项逐条测试并填写测试记录。这种方式需要人工进行接线,人工接线效率低,而且测试涉及150v电压,容易产生触电危险。为了解决人工因素的不稳定性,将测试设备与测试电路进行集成,同时将测试点位引出至测试面板上,通过控制开关进行逐条测试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测试驱动板效率低、危险性高,且容易产生漏测导致驱动板损坏,性能不佳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台、夹具、测试机柜、可调直流电源、示波器、电压测试设备及igbt;
7.所述控制台输出pwm脉冲信号、15v反馈电压及24v电源电压;
8.所述夹具固定逆变驱动板,其与逆变驱动板上的测试点位相连接,并引出至夹具的测试面板上;
9.所述可调直流电源、示波器、igbt均设置于测试机柜中,可调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igbt的集电极,可调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igbt的发射极;igbt的栅极连接测试面板上的测试点位;示波器连接测试面板上的测试点位;
10.所述电压测试设备连接测试面板上的测试点位;
11.所述控制台通过开关组件连接逆变驱动板的输入连接器。
12.进一步地,所述测试面板上的测试点位包括:高压驱动点位、波形采集点位及静态测试点位;所述igbt的栅极连接测试面板上的高压驱动点位;所述示波器连接测试面板上的波形采集点位;所述电压测试设备连接测试面板上的静态测试点位。
13.进一步地,所述测试面板上设有状态指示灯,用于逆变驱动板状态监测显示。
14.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组件包含:开关k1、开关k2及开关k3,控制台通过开关k1控制pwm脉冲信号的通断,控制台通过开关k2控制24v电源电压的通断,控制台通过开关k3控制15v反馈电压的通断。
15.进一步地,所述可调直流电源通过开关k4连接igbt的集电极,输出0v-150v电压给
igbt。
1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台采用ni控制机箱。
17.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组件为pxie-2520继电器模块,配置于ni控制机箱内。
18.进一步地,所述电压测试设备为pxie-4065数字万用表模块,配置于ni控制机箱内。
19.进一步地,所述电压测试设备为电压测试仪,其设置于测试机柜中。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无需进行人工接线,避免出现错接线和触电的危险,测试过程对应指示灯状态提示,避免出现漏测的问题。
22.本实用新型的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中的夹具可针对不同的逆变器驱动板进行定制模具,以实现不同尺寸的加持固定;测试机柜亦可进行扩展,配置不同的测试设备以满足不同的测试需求,进一步增加工装测试的通用性,同时达到实用性和经济性最大化。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台1、夹具2、测试机柜3、可调直流电源4、示波器5、电压测试设备6、igbt7;
26.所述控制台1输出pwm脉冲信号、15v反馈电压及24v电源电压;
27.所述夹具2固定逆变驱动板8,其与逆变驱动板8上的测试点位相连接,并引出至夹具的测试面板上;
28.所述可调直流电源4、示波器5、igbt7均设置于测试机柜3中,可调直流电源4的正极连接igbt7的集电极,可调直流电源4的负极连接igbt7的发射极;igbt7的栅极连接测试面板上的高压驱动点位;示波器5连接测试面板上的波形采集点位;
29.所述电压测试设备6连接测试面板上的静态测试点位;示例中,所述电压测试设备6为电压测试仪,其设置于测试机柜中。
30.所述控制台通过开关组件连接逆变驱动板的输入连接器;其中,开关组件包含:开关k1、开关k2及开关k3,控制台通过开关k1控制pwm脉冲信号的通断,控制台通过开关k2控制24v电源电压的通断,控制台通过开关k3控制15v反馈电压的通断。
31.其中,所述可调直流电源通过开关k4连接igbt的集电极,输出0v-150v电压给igbt。
32.工作过程如下:
33.将逆变驱动板置于夹具2中,将所需测试静态测试点位通过夹具探头引至测试面板上,闭合开关k2给逆变驱动板供电,逆变驱动板正常启动后,测试面板上的指示灯绿灯常亮,测试机柜3中电压测试仪6对测试面板上测试静态点位电压进行逐个测量;闭合开关k1和开关k3,给逆变驱动板提供pwm脉冲信号输入和反馈电压,测试面板上的指示灯红灯常
亮,测试机柜3中示波器采集逆变驱动板波形;闭合开关k4,可调直流电源4输出150v电压至igbt的集电极c脚,带上负载进行逆变驱动板的老化测试。
34.优选示例中,所述控制台采用ni控制机箱。
35.优选示例中,所述电压测试设备为pxie-4065数字万用表模块,配置于ni控制机箱内。
36.优选示例中,所述开关组件为pxie-2520继电器模块,配置于ni控制机箱内。
37.所述示波器提供三个通道进行波形采集,通道ch1采集逆变驱动板反馈信号re波形,通道ch2采集pwm信号输入波形,通道ch3采集驱动板输出波形。
38.通过控制开关,控制供电和信号输入至逆变驱动板,测试面板上的指示灯可实时显示供电状态和信号输入状态,可直接测量电压和采集波形,同时可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带载老化测试。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人工测试而言,本实施例中的逆变驱动板测试工装无需进行人工接线,避免出现错接线和触电的危险,测试过程对应指示灯状态提示,避免出现漏测的问题。
39.在静态测试过程中,由于静态测试点位较多,可在测试面板上将静态测试点位用标签纸注明测试点位信息以及测试误差,便于测试人员准确并及时的判断测试点是否合格。
40.通过ni上位机开发控制软件进行自动测试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进而减少测试人员的工作量和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41.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台、夹具、测试机柜、可调直流电源、示波器、电压测试设备及igbt;所述控制台输出pwm脉冲信号、15v反馈电压及24v电源电压;所述夹具固定逆变驱动板,其与逆变驱动板上的测试点位相连接,并引出至夹具的测试面板上;所述可调直流电源、示波器、igbt均设置于测试机柜中,可调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igbt的集电极,可调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igbt的发射极;igbt的栅极连接测试面板上的测试点位;示波器连接测试面板上的测试点位;所述电压测试设备连接测试面板上的测试点位;所述控制台通过开关组件连接逆变驱动板的输入连接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面板上的测试点位包括:高压驱动点位、波形采集点位及静态测试点位;所述igbt的栅极连接测试面板上的高压驱动点位;所述示波器连接测试面板上的波形采集点位;所述电压测试设备连接测试面板上的静态测试点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面板上设有状态指示灯,用于逆变驱动板状态监测显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含:开关k1、开关k2及开关k3,控制台通过开关k1控制pwm脉冲信号的通断,控制台通过开关k2控制24v电源电压的通断,控制台通过开关k3控制15v反馈电压的通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直流电源通过开关k4连接igbt的集电极,输出0v-150v电压给igbt。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采用ni控制机箱。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为pxie-2520继电器模块,配置于ni控制机箱内。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测试设备为pxie-4065数字万用表模块,配置于ni控制机箱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测试设备为电压测试仪,其设置于测试机柜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台、夹具、测试机柜、可调直流电源、示波器、电压测试设备及IGBT;所述控制台输出PWM脉冲信号、15V反馈电压及24V电源电压;所述夹具固定逆变驱动板,其与逆变驱动板上的测试点位相连接,并引出至夹具的测试面板上;所述可调直流电源、示波器、IGBT均设置于测试机柜中,可调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IGBT的集电极,可调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IGBT的发射极;IGBT的栅极、示波器、电压测试设备均连接测试面板上的测试点位;所述控制台连接逆变驱动板的输入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逆变驱动板测试装置无需进行人工接线,避免出现错接线和触电的危险,测试过程对应指示灯状态提示,避免出现漏测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田立岭 李苏陇 马剑 马宝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轨道交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0
技术公布日:2023/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