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84589发布日期:2023-04-20 22:5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的夹具。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不断提高,提升电子设备的可持续使用时间就显得格外重要,换言之就是提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相同体积下,极片压实密度越大,能量密度越高。但是极片压实密度过大的话,在辊压或者缠绕的过程中会发生极片断裂,影响电池的正常生产。

2、目前普遍的电池极片压实密度的测试方法主要是对极片进行切圆,然后通过人工对折处理,观察折痕处是否透光。因为不同人的对折圆片时用的力量不一样,所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固定压力的用具去对极片进行对折处理,以便进行后续压实密度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测试夹具,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夹具包括:

2、底座,所述底座为片状体;

3、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对称且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轴线两侧;

4、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包括弹性件;

5、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式构成的夹持端、加持本体、握持端,所述加持本体与所述连接片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

6、当所述加持本体沿所述连接轴转动时,所述夹持端与所述底座贴合或相离;锂电池极片放置于所述夹持端与所述底座贴合处,所述弹性件产生的弹力能够令所述夹持端向所述锂电池极片提供将其进行对折的固定压力。

7、优选的,所述夹持端为柱状体。

8、优选的,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夹持端贴合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夹持端形状相对应的凹槽;当所述夹持端与所述底座贴合时,所述夹持端能够落入所述凹槽中。

9、优选的,所述夹持端为圆柱体,直径4-4.5厘米,厚度4-7毫米;所述底座

10、优选的,在所述握持端表面设置凸起颗粒。

11、优选的,所述底座和所述夹持部采用塑料材质。

12、优选的,所述握持端与所述加持本体的延长线呈锐角,且当所述夹持端与所述底座贴合时,所述握持端与所述底座平行。

13、优选的,所述加持本体设有与所述连接片对应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连接片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发明,体型小,重量轻,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移动性,可随身携带;结构简单,易制备,价格便宜,可大量制造;能够输出稳定的压力,消除人工压力的不确定性,以达到测试的标准性,科学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端为柱状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夹持端贴合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夹持端形状相对应的凹槽;当所述夹持端与所述底座贴合时,所述夹持端能够落入所述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端为圆柱体,直径4-4.5厘米,厚度4-7毫米;所述底座与所述夹持端贴合的一端设置直径范围为4-5厘米,深度2-4毫米的圆形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握持端表面设置凸起颗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夹持部采用塑料材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端与所述加持本体的延长线呈锐角,且当所述夹持端与所述底座贴合时,所述握持端与所述底座平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持本体设有与所述连接片对应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连接片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测试夹具,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为片状体;连接片,连接片对称且垂直设置于底座轴线两侧;连接轴,连接轴包括弹性件;夹持部,夹持部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式构成的夹持端、加持本体、握持端,加持本体与连接片通过连接轴连接;当加持本体沿连接轴转动时,夹持端与底座贴合或相离;锂电池极片放置于夹持端与底座贴合处,弹性件产生的弹力能够令夹持端向锂电池极片提供能够将其进行对折的固定压力。本技术涉及的锂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测试夹具能够输出稳定的压力,消除人工压力的不确定性,保证压实密度测试的标准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锋,孙斌,段建超,冯艳艳,刘泽萍,商慧,何志鹏,黄军伟,苏保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焦作伴侣纳米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