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5443发布日期:2023-06-21 11:5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平台秤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称重,特别涉及一种平台秤。


背景技术:

1、平台秤是面广量大的计量设备,适用于称量几百公斤到几顿的物料,主要由框架15、秤体2、称重传感器3、接线盒、屏蔽信号电缆和显示仪表等组成。为了保护称重传感器,现有平台秤均将称重传感器设在框架内,且框架15上的挡板16是不易拆卸或不可拆卸。

2、目前,现有贮料罐的称量大多是将贮料罐安放在平台秤上,然后进行计量。如果称重传感器损坏需要维护或更换时则需要将贮料罐拆下、秤体吊运离开才能进行维护或更换,非常麻烦,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秤体在吊运的过程中出现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称重传感器的维护或更换非常方便,且安全性高的平台秤。

2、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台秤,包括底框、秤体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在底框顶面的四角端并支撑秤体,所述底框顶面的四角端分别设有对称重传感器进行防护的护角板,所述护角板为中部圆弧过渡的l字型,所述护角板可拆卸的安装在底框上以便于称重传感器的维护与更换。

3、进一步地,所述底框包括底板和槽钢,所述底板为中部圆弧过渡的l字型,所述槽钢的两端分别与底板的端部连接以围合成矩形框,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护角板均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称重传感器位于护角板的内侧。

4、进一步地,所述槽钢的外侧形成有向上翻折的折边。

5、进一步地,所述护角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折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穿设有螺栓以实现护角板安装在底框上。

6、进一步地,所述护角板两端的内侧面分别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滑动安装有卡条,所述折边的端面开设有与卡条相对应的卡槽,所述护角板两端分别设有驱动卡条插进卡槽的驱动组件。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齿条、转轴、扭簧和旋盖,所述转轴穿设于护角板上的通孔,所述转轴与通孔转动配合,所述扭簧设在通孔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均伸出通孔,所述转轴靠近秤体的端部与齿轮连接,所述转轴远离秤体的端部与旋盖连接,所述齿条安装在卡条远离卡槽端部的顶面,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8、进一步地,所述护角板两端的外侧面分别设有对转轴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栓杆、弹簧和两块安装块,所述栓杆呈l字型,所述安装块间隔安装在护角板的外侧面,所述栓杆滑动穿设于两块安装块,所述栓杆靠近转轴的端部与转轴上的凹槽插接,所述栓杆的中部设有环形凸棱,所述环形凸棱位于两块安装块之间,所述环形凸棱与靠近转轴的安装块抵触,所述弹簧套设于栓杆,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环形凸棱抵触,另一端与远离转轴的安装块抵触。

9、进一步地,所述旋盖的外圆周设有防滑纹。

10、进一步地,所述底框内设有用于放置接线盒的接线槽钢,所述接线槽钢呈u字型,所述秤体上开设有与接线槽钢相对应的放置口,所述放置口上盖合有盖板。

11、进一步地,所述护角板上安装有对秤体进行限位的装运夹,所述装运夹呈l字型。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护角板可拆卸的安装在底框上,当称重传感器出现损坏需要维护或更换时,不需要对秤体进行吊离,只需将护角板拆下即可,非常的方便,且安全性高;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护角板的设置,与现有技术中的框架相比,同样实现了对称重传感器的防护,且用料更少,降低了生产成本;

15、(3)本实用新型在秤体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放置口,与现有技术在秤体的边缘开设缺口相比,提高了接线盒处秤体的强度;

16、(4)本实用新型通过装运夹的设置,对运输过程中的秤体进行限位,避免出现晃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平台秤,包括底框(1)、秤体(2)和称重传感器(3),所述称重传感器(3)设在底框(1)顶面的四角端并支撑秤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顶面的四角端分别设有对称重传感器(3)进行防护的护角板(4),所述护角板(4)为中部圆弧过渡的l字型,所述护角板(4)可拆卸的安装在底框(1)上以便于称重传感器(3)的维护与更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包括底板(1a)和槽钢(1b),所述底板(1a)为中部圆弧过渡的l字型,所述槽钢(1b)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a)的端部连接以围合成矩形框,所述称重传感器(3)和护角板(4)均安装在底板(1a)上,所述称重传感器(3)位于护角板(4)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1b)的外侧形成有向上翻折的折边(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板(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a),所述折边(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4a)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5a),所述第一螺纹孔(4a)和第二螺纹孔(5a)内穿设有螺栓(6)以实现护角板(4)安装在底框(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板(4)两端的内侧面分别安装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上滑动安装有卡条(8),所述折边(5)的端面开设有与卡条(8)相对应的卡槽(5b),所述护角板(4)两端分别设有驱动卡条(8)插进卡槽(5b)的驱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9a)、齿条(9b)、转轴(9c)、扭簧(9d)和旋盖(9e),所述转轴(9c)穿设于护角板(4)上的通孔(4b),所述转轴(9c)与通孔(4b)转动配合,所述扭簧(9d)设在通孔(4b)内,所述转轴(9c)的两端均伸出通孔(4b),所述转轴(9c)靠近秤体(2)的端部与齿轮(9a)连接,所述转轴(9c)远离秤体(2)的端部与旋盖(9e)连接,所述齿条(9b)安装在卡条(8)远离卡槽(5b)端部的顶面,所述齿轮(9a)与齿条(9b)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板(4)两端的外侧面分别设有对转轴(9c)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栓杆(10a)、弹簧(10b)和两块安装块(10c),所述栓杆(10a)呈l字型,所述安装块(10c)间隔安装在护角板(4)的外侧面,所述栓杆(10a)滑动穿设于两块安装块(10c),所述栓杆(10a)靠近转轴(9c)的端部与转轴(9c)上的凹槽(9c1)插接,所述栓杆(10a)的中部设有环形凸棱(10a1),所述环形凸棱(10a1)位于两块安装块(10c)之间,所述环形凸棱(10a1)与靠近转轴(9c)的安装块(10c)抵触,所述弹簧(10b)套设于栓杆(10a),所述弹簧(10b)的一端与环形凸棱(10a1)抵触,另一端与远离转轴(9c)的安装块(10c)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9e)的外圆周设有防滑纹(11)。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内设有用于放置接线盒的接线槽钢(12),所述接线槽钢(12)呈u字型,所述秤体(2)上开设有与接线槽钢(12)相对应的放置口(2a),所述放置口(2a)上盖合有盖板(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板(4)上安装有对秤体(2)进行限位的装运夹(14),所述装运夹(14)呈l字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称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台秤,包括底框、秤体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在底框顶面的四角端并支撑秤体,所述底框顶面的四角端分别设有对称重传感器进行防护的护角板,所述护角板为中部圆弧过渡的L字型,所述护角板可拆卸的安装在底框上以便于称重传感器的维护与更换;本技术提供一种称重传感器的维护或更换非常方便,且安全性高的平台秤。

技术研发人员:王炎方,匡伟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林泰克(江苏)测控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