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惯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5310发布日期:2023-08-25 02:5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惯导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导航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光纤惯导结构。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对光纤惯导系统的结构尺寸、经济成本、安全性能及导航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缩小结构尺寸需要依靠合理且优化的结构设计来保证内部器件的布局紧凑,而安全性能需要通过增强结构的减振防冲击能力和保证良好的密封性来提高。因此,紧凑的布局、良好的减振防冲击能力以及良好的密封性是光纤惯导系统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2、现有的光纤惯导结构,如图1所示,一部分因内框架和加表座的设计不合理,内部器件的布局松散不紧凑,浪费过多的空间,进而导致结构尺寸增大;如图2所示,一部分因内部间隙过小,导致重要器件间产生干涉,存在安全隐患,且不利于内部空间的散热;一部分机构,如图3所示,因连接处没有做好密封处理(如连接处放置导电密封条等),使惯导系统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在高空中气压高等)的影响,无法在高空等环境下使用;还有一部分结构,如图4所示,因内框架和基座之间缺少隔振装置(如安装橡胶垫等),如常规内框架和基座之间通常会直接使用螺钉进行连接固定(即为刚性连接),使得结构减振抗冲击能力不足,外界的振动能量通过底座传到内框架上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上,使采集的运动参数失准,最终导致惯导系统导航的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惯导结构,通过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装置内部布局紧凑实现结构小型化,同时保证装置的密封性以及减振能力,并最大化的减轻装置重量,在缩小结构尺寸的基础上提高导航的精准度。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光纤惯导结构,包括壳体、四个电源模块、内框架、加表座、三个陀螺仪、三个加速度计以及三个电路板;

4、所述内框架安装在壳体内,内框架为立体框架结构,共有六个开口端,且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内框架的内部空间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空间a和空间b;一个所述陀螺仪完全位于空间a中,安装于隔板的一个端面上;另外两个陀螺仪分别装于垂直于隔板的两个开口端,三个陀螺仪呈正交布置;

5、三个所述电路板分别为ad转换板、导航计算机板以及转接板;所述ad转换板与导航计算机板各位于内框架的两个开口端上;所述转接板位于空间b中,安装于隔板的另一端端面上;

6、所述隔板的另一端端面上还装有加表座;所述加表座与转接板并排于隔板的另一端端面上,且完全位于空间b中;三个所述加速度计安装于加表座上,呈正交布置;

7、所述四个电源模块安装于壳体的底部,分别为陀螺仪、ad转换板、导航计算机板以及加速度计供电。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底座;

9、所述底座为一端开口的壳体,其开口端加工有一圈导电密封条凹槽;所述导电密封条凹槽中装有导电密封条;

10、所述外壳安装于底座的开口端,并压紧于导电密封条上,使所述壳体处于密封状态。

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一个侧面上装有微矩形电连接器,用于连接外部装置,使所述结构能够接收外部供电并进行信息交互;所述微矩形电连接器与外壳的接触面装有密封橡胶垫。

12、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加工有两个以上凸台a,内框架的一个开口端加工有两个以上凸台b,且所述凸台a和凸台b的位置一一对应

13、所述凸台a和凸台b间装有防震橡胶垫。

14、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侧面加工有散热槽。

15、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惯导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壳体、四个电源模块、内框架、加表座、三个陀螺仪、三个加速度计以及三个电路板;内框架为立体框架结构共有六个开口端、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内框架的内部空间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空间a和空间b;一个陀螺仪完全位于空间a、安装于隔板的一个端面上,另外两个陀螺仪分别装于垂直于隔板的两个开口端,三个陀螺仪呈正交布置;电路板包括转接板,隔板的另一端端面上装有加表座,加表座与转接板并排安装于隔板的另一端端面上,且完全位于空间b,三个加速度计安装于加表座,呈正交布置,所述结构通过对内框架和加表座的结构进行优化,部件的合理摆放使所述结构内部布局紧凑,减少了占用空间,缩小了整体结构的大小。

17、(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惯导结构,壳体包括外壳和底座,底座上加工有一圈导电密封条凹槽,导电密封条凹槽中装有导电密封条,外壳安装于底座上,并压紧于导电密封条上,使所述结构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使光纤惯导装置保证磁屏蔽效果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18、(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惯导结构,外壳的一个侧面上装有微矩形电连接器,微矩形电连接器与外壳的接触面装有密封橡胶垫,所述密封橡胶垫,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光所述结构的密封性。

19、(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惯导结构,底座上加工有凸台a,内框架的一个开口端加工有凸台b,凸台a和凸台b间装有防震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可以隔离从底座传来的振动,使所述结构具备各镇和抗冲击能力。

2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惯导结构,外壳的侧面加工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在保证不影响整体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加工于外壳,可以减轻所述结构重量的同时保证结构内部的热量能够均匀散发。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惯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四个电源模块、内框架、加表座、三个陀螺仪、三个加速度计以及三个电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纤惯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底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光纤惯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个侧面上装有微矩形电连接器,用于连接外部装置,使所述结构能够接收外部供电并进行信息交互;所述微矩形电连接器与外壳的接触面装有密封橡胶垫。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光纤惯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加工有两个以上凸台a,内框架的一个开口端加工有两个以上凸台b,且所述凸台a和凸台b的位置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一种光纤惯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侧面加工有散热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惯导结构,包括壳体、四个电源模块、内框架、加表座、三个陀螺仪、三个加速度计以及三个电路板;内框架安装在壳体内,为六个端开口的立体框架结构,内部由隔板分隔为空间A和空间B;一个陀螺仪安装于隔板的一个端面上,位于空间A中;另外两个陀螺仪分别位于装内框板的两个开口端,三个陀螺仪呈正交布置;三个电路板分别位于内框架的两个开口端和空间B中;加表座安装于隔板的另一端端面上,位于空间B中;三个加速度计安装于加表座上,呈正交布置。四个电源模块安装于壳体的底部。本技术通过优化结构,实现结构小型化,减轻装置重量,同时保证装置的密封性以及减振能力,在缩小结构尺寸的基础上提高导航的精准度。

技术研发人员:尹宝惠,可伟,王雪,姜校亮,白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