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0420发布日期:2023-04-21 14:2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绝缘热延伸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1、电力电缆绝缘材料主要成分是交联聚乙烯(xlpe),交联聚乙烯(xlpe)以其良好的电气性能、加工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能,且介质损耗低、无毒等特点,在其一问世就成为电力电缆绝缘材料的重要选择。

2、电缆绝缘热延伸试验,是电缆质量检测的必检项目,直接关系到电力电缆的耐候性指标和安全。热延伸试验是将交联后的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在热和负重作用下,来测量绝缘和护套材料的伸长率和永久变形率的试验,以确定材料的性质或检验材料的交联程度,该试验的三要素:温度、负重、时间,缺一不可。检测结果精度的高低由几部分组成,一个是测量机器的精度等级,一个是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另一个是测量的分辨率。传统的直尺+砝码实验装置,使用过程中呈现了操作复杂、效率低、数据不可存储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可实现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线等线缆类物资延伸率的全自动测量。

2、一种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包括外钣金体、设于外钣金体内部的内钣金体、以及位于外钣金体前侧的前门板;所述内钣金体包括烘箱、摄像头、玻璃板、加热模板,玻璃板安装在烘箱外侧,摄像头设于玻璃板一侧,用于拍摄烘箱以扫描样品的原始标距,加热模板位于烘箱底部,所述前门板包括外壳钣金、设于外壳钣金前部的触摸一体机,触摸一体机与摄像头通信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前门板还包括翻转台及设于翻转台的键盘鼠标,键盘鼠标与触摸一体机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前门板还包括启动和急停按钮、波纹管,启动和急停按钮设于触摸一体机下方,为试验的进行提供保障;波纹管设于外壳钣金内,用于保护从前门板到外钣金体的线路。

5、进一步的,所述烘箱的框架采用不锈钢钣金材料折弯焊接而成。

6、进一步的,所述外钣金体的顶部设有警示灯。

7、进一步的,所述外钣金体的顶部设有通风口,所述外钣金体的侧壁设有电气散热窗口。

8、进一步的,所述外钣金体前部一侧设有承重铰链,所述承重铰链用于连接前门板。

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板采用工业电炉丝。

10、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缆、光缆、电线和软线的最常见类型的绝缘和护套材料的热延伸的测量,其采用摄像头自动扫描样品的原始标距,结合图像识别和数码技术,将采集数据转入系统处理,经烘箱的自动温控和触摸一体机的图像识别技术处理即可测得热延伸的具体数值,测试过程由系统控制,测试结果自动输出。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钣金体、设于外钣金体内部的内钣金体、以及位于外钣金体前侧的前门板;所述内钣金体包括烘箱、摄像头、玻璃板、加热模板,玻璃板安装在烘箱外侧,摄像头设于玻璃板一侧,用于拍摄烘箱以扫描样品的原始标距,加热模板位于烘箱底部,所述前门板包括外壳钣金、设于外壳钣金前部的触摸一体机,触摸一体机与摄像头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板还包括翻转台及设于翻转台的键盘鼠标,键盘鼠标与触摸一体机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板还包括启动和急停按钮、波纹管,启动和急停按钮设于触摸一体机下方,为试验的进行提供保障;波纹管设于外壳钣金内,用于保护从前门板到外钣金体的线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的框架采用不锈钢钣金材料折弯焊接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钣金体的顶部设有警示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钣金体的顶部设有通风口,所述外钣金体的侧壁设有电气散热窗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钣金体前部一侧设有承重铰链,所述承重铰链用于连接前门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板采用工业电炉丝。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绝缘热延伸全自动试验系统,包括外钣金体、设于外钣金体内部的内钣金体、以及位于外钣金体前侧的前门板;所述内钣金体包括烘箱、摄像头、玻璃板、加热模板,玻璃板安装在烘箱外侧,摄像头设于玻璃板一侧,用于拍摄烘箱以扫描样品的原始标距,加热模板位于烘箱底部,所述前门板包括外壳钣金、设于外壳钣金前部的触摸一体机,触摸一体机与摄像头通信连接。本技术采用摄像头自动扫描样品的原始标距,结合图像识别和数码技术,将采集数据转入系统处理,经烘箱的自动温控和触摸一体机的图像识别技术处理即可测得热延伸的具体数值,测试过程由系统控制,测试结果自动输出。

技术研发人员:周游,吴漾,熊虎,李家源,蔡成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