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3429发布日期:2023-05-25 01:1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测量仪器,具体为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


背景技术:

1、铆合是冷作手段之一,铆合用机械力使两工件之间经过中间工件得以连接的方法,一般为平板之间用铆钉铆合,铆合工序需要配备铆合机,铆合部件就是通过铆合工序加工后的部件,铆合部件加工完成后,需要通过拉力计本体准确测量铆合部件能承受的拉力,拉力计本体是一种用于拉力测试的力学测量仪器。

2、现有的机械式拉力计多为手持的测试仪器,在测量铆合的部件的咬合力时,手持的机械拉力计不便准确的记录下部件最终承受的拉力,当铆合部件承受不住拉力而分开时,拉力计会通过弹簧复位,导致了难以看清铆合部件所承受的最终拉力,测量结果不准确,还需要反复的测量,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具备能够调节拉力计的高度,同时可以将拉力计自锁,当铆合部件承受不住拉力而分开时,拉力计不会复位,从而通过位置指针所指的拉力值,便于准确记录部件最终承受的拉力值,使测量准确的优点,以解决手持的拉力计不便准确的记录下部件最终承受的拉力,当铆合部件承受不住拉力而分开时,拉力计会复位,导致了难以看清铆合部件所承受的最终拉力,测量结果不准确,还需要反复的测量,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

2、为实现能够调节拉力计本体的高度,同时可以将拉力计本体自锁,当铆合部件承受不住拉力而分开时,拉力计本体不会复位,从而便于准确记录部件最终承受的拉力值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通过螺丝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通过连接轴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通过活动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底座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安装板的角度,所述安装板的表面通过滑轨活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拉力计本体,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位置指针,所述安装板的表面通过套管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表面通过驱动装置与驱动杆连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架、拉杆、第一棘齿、多个卡槽和限位装置,所述连接架固定设置在套管的表面,所述拉杆活动套接在连接架的表面,所述第一棘齿通过固定轴与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卡槽开设在驱动杆的表面,所述第一棘齿贯穿套管与卡槽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卡槽的内侧壁设置有斜面,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套管的表面。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二棘齿,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在套管的表面,所述第二棘齿活动套接在固定架的表面,所述第二棘齿贯穿套管与卡槽的内侧壁活动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棘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把手,所述第二棘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活动把手。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槽、活动板、固定螺栓、螺母,所述滑槽开设在底座的表面,所述活动板活动设置在底座的表面,所述固定螺栓与滑槽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螺栓活动贯穿活动板,所述螺母螺纹套接在固定螺栓的表面,所述螺母与活动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通过支撑轴与支撑杆的一端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的表面通过限位轴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操作台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套接有夹持板,所述导向杆活动贯穿夹持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力计本体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轴设置有拉钩。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将铆合部件与拉力计本体固定,通过按压驱动装置,使拉力计本体向上运动,对铆合部件进行拉扯,驱动装置将拉力计本体进行限位,将铆合部件拉断时,拉力计本体不会复位,达到了具备能够调节拉力计的高度,同时可以将拉力计自锁,当铆合部件承受不住拉力而分开时,拉力计不会复位,通过查看位置指针所指的拉力值,从而便于准确记录部件最终承受的拉力值,从而测量准确的优点,解决了手持的拉力计不便准确的记录下部件最终承受的拉力,当铆合部件承受不住拉力而分开时,拉力计会复位,导致了难以看清铆合部件所承受的最终拉力,还需要反复的测量,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

11、2、该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通过设置调节装置,通过拧动螺母,使螺母与活动板脱离,将活动板运动,活动板通过支撑轴拉动支撑杆运动,同时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轴拉动安装板的倾斜,达到了有一些铆合部件测试时需要以特定角度施力进行测量,同时拉力计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进行不同角度的测量的优点,解决了不便将拉力计本体角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通过螺丝设置有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通过连接轴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表面通过活动轴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底座(1)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安装板(3)的角度,所述安装板(3)的表面通过滑轨活动设置有滑板(6),所述滑板(6)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拉力计本体(5),所述安装板(3)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位置指针(8),所述安装板(3)的表面通过套管(7)设置有驱动杆(9),所述驱动杆(9)的一端与滑板(6)固定连接,所述套管(7)的表面通过驱动装置与驱动杆(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架(10)、拉杆(11)、第一棘齿(12)、多个卡槽(13)和限位装置(14),所述连接架(10)固定设置在套管(7)的表面,所述拉杆(11)活动套接在连接架(10)的表面,所述第一棘齿(12)通过固定轴与拉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卡槽(13)开设在驱动杆(9)的表面,所述第一棘齿(12)贯穿套管(7)与卡槽(13)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卡槽(13)的内侧壁设置有斜面,所述限位装置(14)设置在套管(7)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14)包括固定架(1401)、第二棘齿(1402),所述固定架(1401)固定设置在套管(7)的表面,所述第二棘齿(1402)活动套接在固定架(1401)的表面,所述第二棘齿(1402)贯穿套管(7)与卡槽(13)的内侧壁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齿(12)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把手,所述第二棘齿(1402)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活动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槽(15)、活动板(16)、固定螺栓(17)、螺母(18),所述滑槽(15)开设在底座(1)的表面,所述活动板(16)活动设置在底座(1)的表面,所述固定螺栓(17)与滑槽(15)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螺栓(17)活动贯穿活动板(16),所述螺母(18)螺纹套接在固定螺栓(17)的表面,所述螺母(18)与活动板(16)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6)通过支撑轴与支撑杆(4)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的表面通过限位轴设置有螺纹杆(19),所述操作台(2)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导向杆(20),所述螺纹杆(19)的表面螺纹套接有夹持板(21),所述导向杆(20)活动贯穿夹持板(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计本体(5)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轴设置有拉钩(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涉及测量仪器技术领域,该测量准确的铆合部件测量用拉力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通过螺丝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通过连接轴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通过活动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底座连接。本技术具备能够调节拉力计的高度,同时可以将拉力计自锁,当铆合部件承受不住拉力而分开时,拉力计不会复位,从而便于准确记录部件最终承受的拉力值的优点,以解决手持的拉力计不便准确的记录下部件最终承受的拉力,当铆合部件承受不住拉力而分开时,拉力计会复位,导致了难以看清铆合部件所承受的最终拉力,还需要反复的测量,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芹,陈琴,张国,武田真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桥本精密五金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