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

文档序号:33834950发布日期:2023-04-19 22:5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数据采集,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农业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大棚控制系统中,通过农业物联网数据采集装置监测大棚内的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等诸多数据。

2、大棚顶侧会有较多露水滴落,且含有较多飞虫,光照传感器上设有外壳,可以保护光照传感器的探头不被影响,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等传感器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通常为裸露式,即传感器的探头裸露于大棚中,露水滴至探头上或飞虫贴在探头上,会导致温度、湿度、co2浓度等数据异常,长期遭到露水侵蚀或飞虫尸体贴在探头上,会降低传感器的准确度,另外传感器的数据线接线端被露水打湿或被飞虫接触,容易造成设备短路,甚至使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通过设置壳体与防虫网形成密闭腔体,使传感器位于密闭腔体内,避免了传感器受露水或飞虫影响,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3、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包括支架、壳体、以及借助壳体设置的传感器,所述壳体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呈箱体结构,所述壳体设有向下的开口,壳体的开口处设有防虫网,所述防虫网与壳体形成封闭腔体,所述传感器设置在封闭腔体内。

4、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设有裙边,所述裙边呈喇叭口状,裙边大口一侧向下。

5、所述防虫网底侧与壳体的裙边底侧齐平。

6、所述防虫网为片状防虫插片,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设有与防虫插片两侧匹配的滑槽,防虫插片借助滑槽与壳体形成插接连接。

7、所述防虫网为袋状防虫网袋,所述防虫网袋收口处设有抽拉绳,防虫网袋借助抽拉绳与壳体形成固定连接。

8、所述壳体的腔体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通孔,传感器借助固定通孔与壳体形成固定连接。

9、所述壳体侧面设有连接通孔,所述传感器连接有航空插头,传感器借助航空插头穿过壳体与外界连接。

10、所述支架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壳体侧壁设有与固定槽匹配的l型把手,所述壳体借助把手与支架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与防虫网形成密闭腔体,使传感器位于密闭腔体内,避免了传感器的探头受大棚内露水或飞虫影响,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包括支架(1)、壳体(2)、以及借助壳体(2)设置的传感器(3),所述壳体(2)与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呈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设有向下的开口,壳体(2)的开口处设有防虫网,所述防虫网与壳体(2)形成封闭腔体,所述传感器(3)设置在封闭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开口处设有裙边(4),所述裙边(4)呈喇叭口状,裙边(4)大口一侧向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网底侧与壳体(2)的裙边(4)底侧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网为片状防虫插片(5),所述壳体(2)的开口处设有与防虫插片(5)两侧匹配的滑槽(6),防虫插片(5)借助滑槽(6)与壳体(2)形成插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网为袋状防虫网袋(7),所述防虫网袋(7)收口处设有抽拉绳(8),防虫网袋(7)借助抽拉绳(8)与壳体(2)形成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腔体内设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上设有固定通孔(10),传感器(3)借助固定通孔(10)与壳体(2)形成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侧面设有连接通孔(11),所述传感器连接有航空插头,传感器(3)借助航空插头(12)穿过壳体(2)与外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固定槽(13),所述壳体(2)侧壁设有与固定槽(13)匹配的l型把手(14),所述壳体(2)借助把手(14)与支架(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农业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物联网用采集装置,包括支架、壳体、以及借助壳体设置的传感器,所述壳体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呈箱体结构,所述壳体设有向下的开口,壳体的开口处设有防虫网,所述防虫网与壳体形成封闭腔体,所述传感器设置在封闭腔体内。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与防虫网形成密闭腔体,使传感器位于密闭腔体内,避免了传感器受大棚内露水或飞虫影响,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岳魁,付珂,褚云霞,李志祥,李娟,李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