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孔位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4869发布日期:2023-07-18 17:0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孔位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检测,具体为一种孔位检具。


背景技术:

1、排气管是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一部分,排气管内个别零件生产时内部需要进行钻孔操作,而钻孔的孔位可能会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借助检具对其孔位进行检测。

2、现有技术中,孔位置的检测大多是使用三坐标测量,检测结果虽然精确,但是操作不便,检测耗时,检测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批量检测的需求。

3、如中国专利cn214276707u所公开的一种孔位检具,包括测量板,所述测量板的中部设置有检测柱,所述测量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二定位孔,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均沿所述检测柱的轴线呈周向均布,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也均沿所述检测柱的轴线呈周向均布,所述第二定位孔均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检测柱之间,便于操作、检测时间短,大大提升了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

4、但该检具中的检测柱的位置固定,从而无法对内部孔位不同的不同种类排气管零件进行检测。

5、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可对不同种类排气管进行检测的孔位检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位检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检具中的检测柱的位置固定,从而无法对内部孔位不同的不同种类排气管零件进行检测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孔位检具,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上侧左端固定连接有右固定板,所述固定框的上侧右端固定连接有左固定板,所述右固定板与左固定板的内侧连接有调节机构。

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横向调节单元与纵向调节单元。

4、所述横向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轴承、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三丝杆、把手、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第三移动杆和限位杆,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连接于左固定板的内部右端,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三丝杆固定连接与第一轴承的内侧,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第一丝杆的右端,所述第一移动杆螺纹连接于第一丝杆的外侧,所述第二移动杆螺纹连接于第二丝杆的外侧,所述第三移动杆螺纹连接于第三丝杆的外侧,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于右固定板与左固定板相邻一侧的前后两端。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右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轴承的数量有三个,所述第一丝杆的左端外侧与位于后端的第一轴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左端外侧与位于中间的第一轴承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丝杆的左端外侧与位于前端的第一轴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三丝杆的右端外侧与圆孔的内侧滑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三丝杆可在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位于右固定板与左固定板之间转动。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内部与第二丝杆和第三丝杆的外侧滑动连接,使得第一丝杆转动时,仅可带动第一移动杆移动。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内部与第一丝杆与第三丝杆的外侧滑动连接,使得第二丝杆转动时,仅可带动第二移动杆移动。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移动杆的内部与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的外侧滑动连接,使得第三丝杆转动时,仅可带动第三移动杆移动。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与第三移动杆的前后两端内部开设有滑孔,所述限位杆的外侧与滑孔的内侧滑动连接,使得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与第三移动杆仅可沿着限位杆的外侧滑动。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纵向调节单元包括固定块、第二轴承、第四丝杆、移动块、螺杆和检测杆,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与第三移动杆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连接于固定块的内部前后两端,所述第四丝杆固定连接于第二轴承的内侧,所述移动块螺纹连接于第四丝杆的外侧,所述螺杆固定连接于移动块的下端,所述检测杆螺纹连接于螺杆的外侧。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四丝杆远离第二轴承的一端外侧与固定框的内部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三丝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和第四丝杆远离第二轴承的一端与把手靠近固定框的一端固定连接。

12、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孔位检具。

13、本技术方案通过先握住把手转动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三丝杆使得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与第三移动杆移动,从而使得下端的检测杆的横向位置发生改变,再通过转动第四丝杆使得移动块移动,从而使得下端的检测杆的纵向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可通过调节机构其下方的检测杆调节至所需位置,以便于对内部孔位不同的不同种类排气管零件进行检测。

14、更进一步地通过将不同尺寸的检测杆螺纹连接于螺杆的外侧,从而使得该检具中可连接不同尺寸的检测杆对不同大小的孔径进行检测。



技术特征:

1.一种孔位检具,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上侧左端固定连接有右固定板(2),所述固定框(1)的上侧右端固定连接有左固定板(3),所述右固定板(2)与左固定板(3)的内侧连接有调节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位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固定板(2)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轴承(401)的数量有三个,所述第一丝杆(402)的左端外侧与位于后端的第一轴承(40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403)的左端外侧与位于中间的第一轴承(40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丝杆(404)的左端外侧与位于前端的第一轴承(40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02)、第二丝杆(403)与第三丝杆(404)的右端外侧与圆孔的内侧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位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406)的内部与第二丝杆(403)和第三丝杆(404)的外侧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位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杆(407)的内部与第一丝杆(402)与第三丝杆(404)的外侧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位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杆(408)的内部与第一丝杆(402)与第二丝杆(403)的外侧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位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406)、第二移动杆(407)与第三移动杆(408)的前后两端内部开设有滑孔,所述限位杆(409)的外侧与滑孔的内侧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位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单元包括固定块(410)、第二轴承(411)、第四丝杆(412)、移动块(413)、螺杆(414)和检测杆(415),所述固定块(410)固定连接于第一移动杆(406)、第二移动杆(407)与第三移动杆(408)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轴承(411)固定连接于固定块(410)的内部前后两端,所述第四丝杆(412)固定连接于第二轴承(411)的内侧,所述移动块(413)螺纹连接于第四丝杆(412)的外侧,所述螺杆(414)固定连接于移动块(413)的下端,所述检测杆(415)螺纹连接于螺杆(414)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孔位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丝杆(412)远离第二轴承(411)的一端外侧与固定框(1)的内部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02)、第二丝杆(403)与第三丝杆(404)远离第一轴承(401)的一端和第四丝杆(412)远离第二轴承(411)的一端与把手(405)靠近固定框(1)的一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孔位检具,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上侧左端固定连接有右固定板,所述固定框的上侧右端固定连接有左固定板,所述右固定板与左固定板的内侧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横向调节单元与纵向调节单元,所述横向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轴承、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三丝杆、把手、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第三移动杆和限位杆。该孔位检具,在使用时,转动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三丝杆使得其外侧的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与第三移动杆横向移动,接着再通过握住第四丝杆前端的把手转动第四丝杆使得移动块纵向移动,带动移动块下端的检测杆被带动至检测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蒋运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康普来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