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判断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29798发布日期:2023-07-07 23:2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判断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竹笋质量评价,具体涉及一种判断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1、竹笋是原产于中国的禾本科竹亚科多年生常绿植物,是江南美食之材。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保健蔬菜。外观、嫩度和水分是竹笋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竹笋的口感和营养成分与其这些指标密切相关。目前市场上通常采用人工感官来判断竹笋的老嫩新鲜程度,其准确度和精度均难以达到要求。且竹笋在进入市场销售之前需要进行质量分级,而在进入市场销售之前的交易市场上,难以快速、准确的挑选出品质优良的竹笋。

2、因此,提出一种快速、准确判断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方法对于竹笋的品质评价和市场价值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推动创造更好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判断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技术简单可行,重现性良好,可以实现对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判断,为竹笋品质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便于竹笋在进入市场销售之前进行质量分级,促进笋农增收,也为竹笋资源的开发和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更好推动竹笋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判断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取样:根据竹笋的品种,抽取相应的竹笋样本数量;

4、s2、观察外观:检查s1中抽取的竹笋样本数量的外观是否饱满、是否腐烂、是否有病虫害斑点、有无机械损伤、基部切口是否平整,得到外观完好的竹笋个体数量,并得到所述外观完好的竹笋个体数量在所述竹笋样本数量中的占比,记为x1;

5、s3、硬度测量:在s1中抽取的竹笋样本数量的竹笋个体上选取硬度测量点,采用数显硬度计在所述硬度测量点处进行测量,记录读数,得到竹笋硬度值;得出所述竹笋硬度值小于等于可接受硬度值的竹笋个体数,并得到所述竹笋硬度值小于等于可接受硬度值的竹笋个体数在抽取的竹笋样本数量中的占比,记为x2;

6、s4、测量水分:在s1中抽取的竹笋样本数量的竹笋个体的中部,采用水分快速检测仪测量水分,得到竹笋水分含量;得出所述竹笋水分含量大于等于可接受水分含量的竹笋个体数,并得到所述竹笋水分含量大于等于可接受水分含量的竹笋个体数在抽取的竹笋样本数量中的占比,记为x3;

7、s5、评价:通过s2中得到的x1、s3中得到的x2和s4中得到的x3,得到判断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评分公式:y=(20%·x1+50%·x2+30%·x3)×100,y≥85时判定为竹笋新鲜肉质嫩。

8、优选地,s1中所述竹笋的品种为毛竹冬笋、毛竹春笋、绿竹笋、覆盖早竹笋、早竹笋、哺鸡竹笋和毛竹鞭笋;所述毛竹冬笋、毛竹春笋和绿竹笋抽取的样本数量占总量的20%;所述覆盖早竹笋、早竹笋、哺鸡竹笋和毛竹鞭笋抽取的样本数量占总量的40%。

9、优选地,覆盖早竹笋、毛竹冬笋、毛竹春笋、早竹笋和哺鸡竹笋的硬度测量点均为笋基部切口以上笋体长度1/5处;毛竹鞭笋的硬度测量点为笋体中部;绿竹笋的硬度测量点为笋基部切口以上1/8处;硬度测量中若遇竹节,则从竹节上侧位置测量。

10、优选地,s3中所述可接受硬度值为:覆盖早竹笋、毛竹冬笋、毛竹春笋和早竹笋的可接受硬度值为15;哺鸡竹笋和绿竹笋的可接受硬度值为14;毛竹鞭笋的可接受硬度值为18。

11、优选地,s4中所述可接受水分含量为:毛竹春笋、覆盖早竹笋、早竹笋、哺鸡竹笋和绿竹笋的可接受含水量为88%,毛竹冬笋的可接受含水量为82%,毛竹鞭笋的可接受含水量为73%。

12、还提供上述方法的应用,所述判断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方法用于在交易市场上快速判断竹笋的老嫩新鲜程度。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4、本发明基于外观、硬度(嫩度)和水分是竹笋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竹笋的口感和营养成分与其密切相关;通过外观检查、利用水分测量仪直接测定水分和利用数显硬度计对竹笋去壳后进行硬度测定,从而判断竹笋的老嫩新鲜程度,给竹笋品质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避免采用人工感官判断的方式进行。本发明方法技术简单可行,重现性良好,可以实现对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判断,为竹笋品质评价提供重要参考,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判断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竹笋的品种为毛竹冬笋、毛竹春笋、绿竹笋、覆盖早竹笋、早竹笋、哺鸡竹笋和毛竹鞭笋;所述毛竹冬笋、毛竹春笋和绿竹笋抽取的样本数量占总量的20%;所述覆盖早竹笋、早竹笋、哺鸡竹笋和毛竹鞭笋抽取的样本数量占总量的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硬度测量点为:覆盖早竹笋、毛竹冬笋、毛竹春笋、早竹笋和哺鸡竹笋的硬度测量点均为笋基部切口以上笋体长度1/5处;毛竹鞭笋的硬度测量点为笋体中部;绿竹笋的硬度测量点为笋基部切口以上1/8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可接受硬度值为:覆盖早竹笋、毛竹冬笋、毛竹春笋和早竹笋的可接受硬度值为15;哺鸡竹笋和绿竹笋的可接受硬度值为14;毛竹鞭笋的可接受硬度值为1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可接受水分含量为:毛竹春笋、覆盖早竹笋、早竹笋、哺鸡竹笋和绿竹笋的可接受含水量为88%,毛竹冬笋的可接受含水量为82%,毛竹鞭笋的可接受含水量为73%。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方法用于在交易市场上快速判断竹笋的老嫩新鲜程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方法,该方法为:通过外观检查、利用水分测量仪直接测定水分和利用数显硬度计对竹笋去壳后进行硬度测定,从而判断竹笋的老嫩新鲜程度,给竹笋品质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避免采用人工感官判断的方式进行;本发明方法用于在交易市场上快速判断竹笋的老嫩新鲜程度。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对竹笋老嫩新鲜程度的判断,为竹笋品质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便于竹笋在进入市场销售之前进行质量分级,促进笋农增收,也为竹笋资源的开发和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更好推动竹笋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杨黎耀,柴振林,樊民亮,周侃侃,王进,朱杰丽,吴翠蓉,王朝仁,杨柳,王家瑶,赵红波,欧菊芳,郎欢,陆燕萍,王利平,刘博文,孙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