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回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62066发布日期:2023-07-23 11:1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回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工程监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1、工程监测是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安全和质量的必要措施,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可作为指导现场施工最有效的依据。尤其地表沉降监测对于地下空间、城市轨道交通和边坡(基坑)工程的安全管控至关重要。

2、监测点的数量和布设方法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尤其监测点的数量一般较多,需要投入较多的监测人员和材料成本,据统计,一项监测项目的仪器和材料成本总投入能占到整个监测费用的20%~40%,因此,面对日益艰难的工程建设环境,仪器和材料成本的回收利用已成为监测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且材料的回收利用一直是国家倡导举措之一。

3、目前,沉降监测点保护盖通常是采用铁质和塑料材质的圆筒状装置,且每个保护盖的费用较大,应用的数量较多,此外,对于城市地铁和深基坑监测项目,监测点和保护盖长期留置不处理,有可能受到外界和气候影响而突出地表,从而对居民和车辆有磕绊和扎胎的安全隐患,且整洁的路面因为有监测点变得“千疮百孔”,非常有不利于城市文明建设发展。

4、因此,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急需提出一种可回收的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回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为了解决现有沉降监测点保护盖无法回收而浪费材料、增加监测成本,对城市居民和车辆具有磕绊和扎胎的安全隐患,影响城市文明建设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回收方法。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回收方法,所述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包括顶盖、主护壁、转接体和拼接块;所述主护壁为弧形板结构,其两侧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并且主护壁两侧分别设有轴向孔,所述顶盖铰接在主护壁上;所述转接体为弧形板结构,转接体的一侧设有第三凹槽并设有轴向孔,转接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环;所述拼接块为弧形板结构,拼接块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环和第三安装环;

4、所述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回收方法如下:

5、步骤一:用水钻在设计监测点位钻孔,并清理孔底至平整,形成安装孔;

6、步骤二:用电钻在该安装孔的中心位置钻孔后用充气钻将钢筋垂直地面插入钻孔内;

7、步骤三:用第一插销将主护壁的第一凹槽和拼接块的第三安装环连接,用第二插销将主护壁的第二凹槽和转接体的第一安装环连接,用第三插销将转接体的第三凹槽和拼接块的第二安装环连接,从而将主护壁、转接体和拼接块围合拼接成圆筒;

8、步骤四:将圆筒放入步骤一的安装孔内,盖上顶盖,并在安装孔和圆筒的缝隙内填充细砂固定,从而完成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工作;

9、步骤五:工程监测期结束后,用钳子将所述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插销拔出,向内推动拼接块和转接体,使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分解并且直径变小;

10、步骤六: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分解并且直径变小后能够轻易的将其从安装孔内取出,然后在安装孔内回填沥青至地表平整,从而完成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回收。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采用铁质或者高强度塑料制成。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护壁、转接体和拼接块的壁厚为3mm-5mm,高度为50mm-100mm。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主护壁外壁焊接有轴向的焊接条,所述顶盖铰接在焊接条顶部。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顶盖为圆形,其直径等于主护壁、转接体和拼接块所围合成的圆筒的直径,以使顶盖能够盖上圆筒口。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护壁、转接体和拼接块所围成的圆筒的直径略小于安装孔的直径,以能够放入安装孔中。

16、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7、本发明为组装式结构,各构件都可以回收使用,且主护壁、转接体和拼接块间的尺寸咬合和协同工作,能够保证整个保护装置的正常使用和回收利用。

18、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可满足大批量生产化的市场需求,且解决了传统监测点保护盖无法回收的问题,有效的缩减了监测成本的投入,且避免了材料浪费。

19、应用该发明解决了传统监测点保护盖不及时回收对城市居民和车辆有磕绊和扎胎的安全隐患,且影响城市文明建设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包括顶盖、主护壁、转接体和拼接块;所述主护壁为弧形板结构,其两侧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并且主护壁两侧分别设有轴向孔,所述顶盖铰接在主护壁上;所述转接体为弧形板结构,转接体的一侧设有第三凹槽并设有轴向孔,转接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环;所述拼接块为弧形板结构,拼接块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环和第三安装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采用铁质或者高强度塑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护壁、转接体和拼接块的壁厚为3mm-5mm,高度为50mm-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护壁外壁焊接有轴向的焊接条,所述顶盖铰接在焊接条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顶盖为圆形,其直径等于主护壁、转接体和拼接块所围合成的圆筒的直径,以使顶盖能够盖上圆筒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回收方法,所述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包括顶盖、主护壁、转接体和拼接块;用水钻在设计监测点位钻孔,并清理孔底至平整,形成安装孔,然后用电钻在该安装孔的中心位置钻孔后用充气钻将钢筋垂直地面插入钻孔内;所述主护壁、转接体和拼接块能够利用插销围成圆筒,将该圆筒放置在安装孔中,将所述钢筋盖上,并在安装孔和圆筒的缝隙内填充细砂固定,从而完成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安装工作。工程监测期结束后,将插销拔出,向内推动拼接块和转接体,使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分解并且直径变小后,能够轻易的将其从安装孔内取出,然后在安装孔内回填沥青至地表平整,从而完成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的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袁方龙,朱楠,于长一,赵栋辉,张浩,尹瑞龙,赵岩,王健,王健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