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干扰的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92053发布日期:2023-06-08 10:2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具体是一种基于干扰的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1、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的探测手段已经由只有雷达一种探测器发展到了红外光、紫外光、激光以及其他光学探测手段融合协作,它能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2、现有的对于雷达三维威力范围的计算很容易出错,导致无法对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进行快速准确的计算,费时费力,因此,亟需一种基于干扰的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干扰的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干扰的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获取雷达设备基本参数,包括:位置、发射功率、天线增益、威力范围、接收门限、俯仰变量、方位变量、距离变化量、雷达瞬时带宽、雷达捷变频带宽;

5、步骤二:获取干扰设备基本参数,包括:位置、发射功率、天线增益,干扰带宽;

6、步骤三:俯仰取值-90°~90°,以间隔进行循环遍历,值为;

7、步骤四:方位取值0°~360°,以间隔进行循环遍历,值为;

8、步骤五:根据威力范围,选择传播模型,计算传播损耗,其值为;

9、步骤六:根据当前方位、俯仰和传播损耗,模拟计算雷达接收机处的信号功率值:

10、

11、步骤七:根据雷达位置,计算相对于雷达的方位、俯仰、威力范围对应的位置;

12、步骤八:根据和干扰设备位置,选择传播模型,计算传播损耗,其值为;

13、步骤九:根据当前方位、俯仰和传播损耗,模拟计算雷达接收机处的干扰信号功率值:

14、其中,为干扰有效发射功率,单位为dbm,的单位为db,的单位为db,的单位为dbm;

15、步骤十:根据雷达接收机处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值和干扰信号功率值,计算干信比:

16、其中,干信比的单位为db;

17、步骤十一:判断干信比与接收门限的比值,如果,则返回步骤四,方位值递增,即;如果,则返回步骤五,威力范围递减,即;

18、步骤十二:俯仰值递增,,继续执行步骤三;

19、步骤十三:计算完毕,基于干扰的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完成。

2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六中,的单位为dbm,的单位为db,的单位为db,的单位为dbm。

2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九中,干扰有效发射功率指干扰发射功率乘上一个系数,即:

22、其中,x=[(干扰带宽与雷达捷变频带宽重叠的带宽)÷(干扰信号的带宽)]×[雷达瞬时带宽÷雷达捷变频带宽]。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本发明通过获取雷达设备基本参数、获取干扰设备基本参数、俯仰取值、方位取值、计算传播损耗并模拟计算雷达接收机处的信号功率值、计算传播损耗并模拟计算雷达接收机处的干扰信号功率值、根据雷达接收机处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值和干扰信号功率值,计算干信比、判断干信比与接收门限的比值,本发明对于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简单,操作起来较为容易,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在计算过程中不易出错,准确度更高,从而对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进行快速准确的计算,有利于现实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干扰的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扰的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的单位为dbm,的单位为db,的单位为db,的单位为db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扰的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九中,干扰有效发射功率指干扰发射功率乘上一个系数,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干扰的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获取雷达设备基本参数、获取干扰设备基本参数、俯仰取值、方位取值、计算传播损耗并模拟计算雷达接收机处的信号功率值、计算传播损耗并模拟计算雷达接收机处的干扰信号功率值、根据雷达接收机处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值和干扰信号功率值,计算干信比、判断干信比与接收门限的比值,本发明对于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简单,操作起来较为容易,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在计算过程中不易出错,准确度更高,从而对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进行快速准确的计算,有利于现实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刚,张剑锋,周武林,岳红霞,吴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众享天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