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95445发布日期:2023-08-10 04:3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桩基工程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当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和强度要求时,可以利用下部坚硬土层或岩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而设计成深基础,其中较为常用的为桩基础。

2、桩基础作为一种深基础,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沉降稳定快、良好的抗震性能等特性,因此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3、桩基工程一般又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桩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对孔底沉渣厚度均有指标要求,端承型桩不应大于100mm;摩擦型桩不应大于300mm。沉渣厚度的大小不仅影响端阻力的发挥,而且也影响侧阻力的发挥值,所以桩基工程沉渣厚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4、传统的桩底沉渣厚度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操作人员采用绳子拴挂重物往桩孔下放掂量重物重力变化的方式来判断桩孔沉渣面所在位。虽然上述依靠手感的方式判断沉渣面所在位置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是这种判读方式误差极大,很容易对桩底的沉渣厚度产生误判。

5、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传统的桩底沉渣厚度的检测方法容易对桩底的沉渣厚度产生误判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包括:

3、长度可调地的下探管组件,所述下探管组件开设有穿孔;

4、捞渣筒,所述捞渣筒的侧壁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沿所述捞渣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观察孔内安装有透光板,所述捞渣筒的侧壁的外侧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沿所述捞渣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捞渣筒具有相对两开口端,一开口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探管组件;

5、活动翻板,所述活动翻板的一侧可转动地安装于另一开口端的一侧,所述活动翻板的另一侧向上翻转并贴合于所述捞渣筒的一侧壁,所述一侧壁安装有弹性夹板,所述弹性夹板压抵于所述活动翻板的另一侧;

6、驱动索,所述捞渣筒的另一侧壁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第一索管,所述驱动索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索管中,所述驱动索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索管的下端口的外部,所述驱动索的一端横跨所述另一开口端并连接于所述活动翻板的另一侧,所述驱动索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索管的上端口,在所述捞渣筒下沉至桩孔孔底后,向上提拉所述驱动索的另一端以令所述驱动索的一端向下翻转所述活动翻板,使得所述活动翻板封闭所述另一开口端。

7、进一步的,所述另一开口端的外缘安装有转轴,所述活动翻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转轴。

8、进一步的,所述另一开口端的外缘安装有转向辊,所述转向辊与所述转轴同向设置,所述转向辊和所述转轴分别设置于所述另一开口端的相对两侧,所述转向辊设置于所述第一索管的下方,所述驱动索缠绕于所述转向辊。

9、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辊为磁性辊,所述活动翻板为磁性金属板,所述转向辊磁性吸附于所述活动翻板。

10、进一步的,所述下探管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多个管节和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可拆卸地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管节。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管的两端形成有外螺纹,所述管节的两端的外部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套管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管节的端部。

12、进一步的,所述下探管组件的一端的管节的端部形成有内螺纹,所述一开口端形成有外螺纹,所述下探管组件的一端的管节螺纹连接于所述一开口端。

13、进一步的,所述管节的侧壁的外侧连接有供所述驱动索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设的第二索管,所述第二索管沿所述管节的轴向方向设置。

14、本发明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将下探管组件放置于桩孔中;

16、调节所述下探管组件的长度,使得捞渣筒的另一开口端下沉至所述桩孔的孔底;

17、在所述桩孔的孔底沉渣进入所述捞渣筒的零一端口内后,向上提拉驱动索的另一端以令所述驱动索的一端向下翻转活动翻板,使得所述活动翻板封闭所述另一开口端;

18、将所述捞渣筒从所述桩孔中取出;

19、经由所述捞渣筒的透光板和刻度线观测所述捞渣筒内的沉渣的厚度以判断所述孔底沉渣的厚度。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其底部是一个带刻度和观察窗口的捞渣筒,捞渣筒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下探管组件。捞渣筒底部可转动地安装的活动翻板在驱动索的驱动下封闭捞渣筒的下开口端,从而实现捞渣筒的下端口的封闭闭合,使桩底沉渣留置于捞渣筒内,检测人员可通过观察孔观察筒内沉渣情况,从而可精准推测出桩孔孔底沉渣厚度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开口端的外缘安装有转轴,所述活动翻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开口端的外缘安装有转向辊,所述转向辊与所述转轴同向设置,所述转向辊和所述转轴分别设置于所述另一开口端的相对两侧,所述转向辊设置于所述第一索管的下方,所述驱动索缠绕于所述转向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为磁性辊,所述活动翻板为磁性金属板,所述转向辊磁性吸附于所述活动翻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探管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多个管节和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可拆卸地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管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的两端形成有外螺纹,所述管节的两端的外部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套管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管节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探管组件的一端的管节的端部形成有内螺纹,所述一开口端形成有外螺纹,所述下探管组件的一端的管节螺纹连接于所述一开口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节的侧壁的外侧连接有供所述驱动索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设的第二索管,所述第二索管沿所述管节的轴向方向设置。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底部是一个带刻度和观察窗口的捞渣筒,捞渣筒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下探管组件。捞渣筒底部可转动地安装的活动翻板在驱动索的驱动下封闭捞渣筒的下开口端,从而实现捞渣筒的下端口的封闭闭合,使桩底沉渣留置于捞渣筒内,检测人员可通过观察孔观察筒内沉渣情况,从而可精准推测出桩孔孔底沉渣厚度情况。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桩底沉渣厚度的检测方法容易对桩底的沉渣厚度产生误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滕茂瑞,谢元勋,郑有恒,屈道新,梁贵超,韦荣弟,李为,郜江晶,凌思逸,谢植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