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全铝外锁铆钉的气密性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9661发布日期:2023-08-30 12:1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电池用全铝外锁铆钉的气密性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铆钉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重量轻、体积小、安全性好且绿色环保等优点,不仅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和数码相机等领域,而且还应用于各种电动工具领域,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在各种锂离子电池中,圆柱形铝壳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2、全极耳的圆柱形铝壳锂离子电池在进行注液完成后,需要将盖板上的注液孔进行封堵。目前使用的较好封堵装置是铆钉,采用铆的方式将钉壳连同钉芯的钉头一起封堵在盖板的注液孔处。不仅可实现较好的封堵效果,而且还能对集流盘和盖板起到连接固定作用。但是,此种封堵装置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且快速的检测装置,对其在封堵后的密封效果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池用全铝外锁铆钉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它可对电池用全铝外锁铆钉使用后的封堵效果进行气密性有效且快速检测,使用十分方便。

2、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3、电池用全铝外锁铆钉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它主要由主体、气嘴和底座组成,所述主体上开设有相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在该上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气嘴内开设有上气孔,在该气嘴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气嘴通过其外螺纹旋置安装在主体上通孔的内螺纹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气嘴的上气孔相对应的下气孔,所述底座活动安装在主体的下通孔处。

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底座通过该凸台活动安装在主体的下通孔处。

5、优选的,所述气嘴的下端面设置有上密封圈。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下密封圈。

7、优选的,所述主体整体呈c形。

8、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封堵后的电池放置在底座上,通过转动气嘴,利用气嘴和底座将电池需要检测部的集流盘和盖板紧密夹置,然后,向气嘴内注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最后将本检测工装置于液体中,在主体的底部若有气冒出,则说明气密性不符合要求,反之,则说明气密性符合要求,整个检测过程十分方便,且操作简单。



技术特征:

1.电池用全铝外锁铆钉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主体、气嘴和底座组成,所述主体上开设有相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在该上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气嘴内开设有上气孔,在该气嘴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气嘴通过其外螺纹旋置安装在主体上通孔的内螺纹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气嘴的上气孔相对应的下气孔,所述底座活动安装在主体的下通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全铝外锁铆钉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底座通过该凸台活动安装在主体的下通孔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用全铝外锁铆钉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的下端面设置有上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用全铝外锁铆钉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下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用全铝外锁铆钉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整体呈c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用全铝外锁铆钉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它主要由主体、气嘴和底座组成,所述主体上开设有相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在该上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气嘴内开设有上气孔,在该气嘴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气嘴通过其外螺纹旋置安装在主体上通孔的内螺纹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气嘴的上气孔相对应的下气孔,所述底座活动安装在主体的下通孔处,本发明优点是:整个检测过程十分方便,且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程志毅,胡家锋,汤正斌,李胜南,郑雷,文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博士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