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多肽的方法

文档序号:35376968发布日期:2023-09-08 19:2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多肽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涉及毛细管凝胶电泳对多肽的分析,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分子量低于10kda的多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1、聚集一直是蛋白质或多肽类生物制药的研究和开发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之一。一些外部或内部因素,如高温和光照暴露,可导致蛋白质或多肽聚集,从而降低此类产品的质量和有效性,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因此,聚集含量的定量分析对于评价蛋白或多肽药物处方的质量、实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毛细管凝胶电泳(cge)作为一项从传统的板凝胶电泳发展而来的技术,以其自动化、快速、高分辨率和在线定量等优点,逐步成为诸多生物制药分子大小异质性的表征工具之一。但是毛细管凝胶电泳,尤其是联用sds的毛细管凝胶电泳(ce-sds)更多地应用于抗体等大分子量蛋白,在分子量小多肽(如胰岛素,约6kda)领域的应用却未获得应用,我们推测是由于现有方法下多肽样品峰易与系统峰混杂导致分析困难。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393>胰岛素注射液中提到,用分子排阻色谱法检测胰岛素液体制剂中的高分子物种。但是分子排阻色谱的吸附作用导致的低柱效也是不可避免的,导致分离效率低,无法分离不同类型的聚集体。我们认为使用高分辨率的ce-sds可以用于多肽聚集体的检测,作为传统的分子排阻色谱的互补技术,以满足当前业界多肽类生物药聚集体分析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的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对象主要为大分子蛋白(大于10kda),提供了一种使用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多肽的方法,此外该技术可以解决分子排阻色谱法分析聚体分辨率不足的缺点,同时检测共价结合的聚集体,作为分子排阻色谱的互补技术。

2、本发明的实现方式如下: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分子量低于10kda的多肽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4、1)用样品缓冲液稀释待检测的多肽样品;

5、2)对步骤1)稀释后的样品进行孵育;

6、3)对步骤2)孵育后的样品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

7、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样品缓冲液选自ph 9.0的tris-hcl缓冲液,tris浓度为100mm。

8、进一步的,所述样品缓冲液中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浓,所述样品缓冲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10mg/ml。

9、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孵育温度为70℃。所述孵育时间为10分钟。

10、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多肽的浓度为0.25-1mg/ml。

1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孵育后的样品在6-15kv电压下进样3-20s。优选的,步骤3)所述的毛细管电泳分析的条件为:孵育后的样品在10kv电压下进样5s。

12、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多肽样品的分子量范围在1-10kda。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发明对现有的ce-sds方法进行了优化,利用ce-sds实现了多种多肽的分析,开发了针对分子量低于1万的多肽ce-sds检测的方法。本发明用ce-sds分析多肽,增加了多肽分析检测的途径。解决分子排阻色谱法分析多肽聚体时分辨率不足的缺点,同时检测共价结合的聚集体,作为分子排阻色谱的互补技术,从多维度对多肽聚集体进行分析。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分子量低于10kda,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缓冲液选自ph 9.0±0.1的tris-hcl缓冲液,tris浓度为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缓冲液中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10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温度为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时间为1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稀释后的样品中,多肽的浓度为0.25-1mg/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毛细管电泳分析的条件为:孵育后的样品在6-15kv电压下进样3-20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毛细管电泳分析的条件为:孵育后的样品在10kv电压下进样5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肽样品的分子量范围在1-10kda。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多肽的方法,所述多肽分子量低于10kDa,本发明的毛细管凝胶电泳可以准确地表征多肽的杂质尤其是聚集体,成为分子排阻色谱法的有效补充。解决分子排阻色谱法分析多肽聚体时分辨率不足的缺点,同时检测共价结合的聚集体,作为分子排阻色谱的互补技术,从多维度对多肽聚集体进行分析。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杰,王思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