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2886发布日期:2023-11-18 12:3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装备制造,尤其涉及一种测试台。


背景技术:

1、 产品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新老技术共存时的产品线往往共用生产、测试设备;这使得测试工位节拍ct(cycle time)成为衡量生产效率的核心指标之一。

2、 其中,下线测试eol(end of line) 是 产品精益生产管理和上市交付前必要的一环,在新老产品线共存的场景下,eol测试往往成为提升生产效率的瓶颈。

3、如图4所示,现有的解决方案通过新增加的双工位方案来降低ct,虽可在理想状态下使ct降低约50%,但由于设备成本投资较高,使得其技术经济指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试台,包括多个工位;其工位至少包括2个eol工位,eol工位用于eol测试;该eol测试用于产线末端即end of line测试,eol测试包含至少2个测试科目,每个测试科目包含多项测试内容;不同的测试科目在不同工位进行eol测试;每个测试科目的测试时长均小于预设值。

2、具体地,该测试台包括第一在前工位序列、第二目标工位、第三在后工位序列;其中,第二目标工位(020)用于eol测试,该eol测试包括预设数量的测试模块;该测试模块执行预设的测试科目。

3、进一步地,其测试科目至少包括第一标准科目、第二备选科目;在第二目标工位执行第一标准科目,在第一在前工位序列和/或第三在后工位序列执行第二备选科目。

4、具体地,其下线测试工位序列与测试模块通过线槽部件电气和/或通信连接;其测试模块与受检产品电气连接,用于进行硬件电路测试和/或内部数据读写测试。

5、进一步地,其测试模块包括第一供电单元、第二通信单元、第三功能测试单元;其第一供电单元及第二通信单元与下线测试工位序列的对应工位电气和/或通信连接,对应工位为执行第一标准科目和/或第二备选科目的工位。

6、具体地,其第三功能测试单元仅与第二目标工位电气和/或通信连接并完成第一标准科目的测试;其测试台用于比较同一受检产品在执行所有科目时受检产品的第一标志信息,若第一标志信息校验通过或相互一致,则输出测试通过信息;否则,输出未通过信息并将受检产品剔除或转运至预设位置。

7、其中:第一在前工位序列包括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在后工位序列包括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第一工位为上料工位,用于接收受检产品,第六工位为下料工位,用于转出已完成测试的所述受检产品。

8、进一步地,第一在前工位序列、第二目标工位、第三在后工位序列可依次布放并呈环形分布;其第三在后工位序列中的末尾工位与第一在前工位序列的首位工位相邻;不同测试科目所包含的测试模块配置在不同的机柜中;其中,第一标准科目与第二备选科目采用同一控制器或集成于现有的控制器中进行第三功能测试单元的管理和/或控制。

9、其中,第三在后工位序列还可设置有第四废品工位序列或废品工位;若受检产品未通过检测,则将受检产品转运至第四废品工位序列或废品工位。

10、具体地,其第一标准科目以外的其他科目与其所在的第一在前工位序列和/或第三在后工位序列中处于同一工位的eol测试以外的其它测试过程同步执行。

11、其中,受检产品为电子模块;其电子模块包括车载控制器、车载电子设备;其第二工位用于密封圈安装、其第五工位用于激光打标、第六工位为第三在后工位序列中的末尾工位;其第一工所述第一在前工位序列的首位工位。

12、综上,本发明通过分解重构工位功能、测试序列、测试设备等资源,按照标准科目和备选科目分类,并在目标工位前后通过比对工位测试时长,将拆分后各部分科目的测试时长之差控制在理想的范围。

13、 基于此,在不增加产线面积的前提下,于受控的范围内将下线eol(end of line)测试的工位节拍ct(cycle time)显著降低,克服了产线的瓶颈,使得拓展测试科目后的测试设备,维持了相对稳定的测试效率。

14、此外,通过特征码的同步和校验处理,确保了受检产品的工厂信息一致性,从而在测试阶段也保持了较高的信息安全水平和异常处置能力。

1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采用的“第一”、“第二”等类似的语汇,仅仅是为了描述技术方案中的各组成要素,并不构成对技术方案的限定,也不能理解为对相应要素重要性的指示或暗示;带有“第一”、“第二”等类似语汇的要素,表示在对应技术方案中,该要素至少包含一个。



技术特征:

1. 一种测试台(001),包括多个工位;所述工位至少包括2个eol工位,所述eol工位用于eol测试,所述eol测试用于产线末端即end of line测试,所述eol测试包含至少2个测试科目,每个所述测试科目包含多项测试内容;不同的所述测试科目在不同工位进行所述eol测试;每个所述测试科目的测试时长均小于预设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台(001),包括第一在前工位序列(010)、第二目标工位(020)、第三在后工位序列(030);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工位(020)用于所述eol测试,所述eol测试包括预设数量的测试模块(060);所述测试模块(060)执行预设的测试科目,所述测试科目至少包括第一标准科目(021)、第二备选科目(022);在所述第二目标工位(020)执行所述第一标准科目(021),在所述第一在前工位序列(010)和/或所述第三在后工位序列(030)执行所述第二备选科目(0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台(001),其中:下线测试工位序列与测试模块(060)通过线槽部件(050)电气和/或通信连接;所述测试模块(060)与受检产品电气连接,用于进行硬件电路测试和/或内部数据读写测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台(001),其中:所述测试模块(060)包括第一供电单元(095)、第二通信单元(096)、第三功能测试单元(097);所述第一供电单元(095)及所述第二通信单元(096)与所述下线测试工位序列的对应工位电气和/或通信连接,所述对应工位为执行所述第一标准科目(021)和/或所述第二备选科目(022)的工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台(001),其中:所述第三功能测试单元(097)仅与所述第二目标工位(020)电气和/或通信连接并完成所述第一标准科目(021)的测试;所述测试台(001)用于比较同一受检产品在执行所有科目时所述受检产品的第一标志信息,若第一标志信息校验通过或相互一致(333),则输出测试通过信息;否则,输出未通过信息并将受检产品剔除或转运至预设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台(001),其中:所述第一在前工位序列(010)包括第一工位(011)、第二工位(012),所述第三在后工位序列(030)包括第四工位(031)、第五工位(032)、第六工位(033);所述第一工位(011)为上料工位,用于接收所述受检产品,所述第六工位(033)为下料工位,用于转出已完成测试的所述受检产品。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测试台(001),其中:所述第一在前工位序列(010)、所述第二目标工位(020)、所述第三在后工位序列(030)依次布放并呈环形分布(080);所述第三在后工位序列(030)中的末尾工位与所述第一在前工位序列(010)的首位工位相邻;不同测试科目所包含的测试模块配置在不同的机柜中;所述第一标准科目(021)与所述第二备选科目(022)采用同一控制器或集成于现有的控制器中进行第三功能测试单元(097)的管理和/或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台(001),其中,所述第三在后工位序列(030)还包括第四废品工位序列(040)或废品工位(041);若所述受检产品未通过检测,则将所述受检产品转运至所述第四废品工位序列(040)或所述废品工位(041)。

9.如权利要求1至6及8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台(001),其中:除所述第一标准科目以外的其他科目与其所在的所述第一在前工位序列(010)和/或所述第三在后工位序列(030)中处于同一工位的所述eol测试以外的其它测试过程同步执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台(001),其中:所述受检产品为电子模块;所述电子模块包括车载控制器、车载电子设备;所述第二工位(012)用于密封圈安装、所述第五工位(032)用于激光打标、所述第六工位(033)为所述第三在后工位序列(030)中的所述末尾工位;所述第一工位(011)为所述第一在前工位序列(010)的所述首位工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台;通过分解重构工位功能、测试序列、测试设备等资源,按照标准科目和备选科目分类,并在目标工位前后通过比对工位测试时长,将拆分后各部分科目的测试时长之差控制在理想的范围;进而在不增加产线面积的前提下,于受控的范围内将下线EOL(End Of Line)测试的工位节拍CT(Cycle Time)显著降低,克服了产线的瓶颈,使得拓展测试科目后的测试设备,维持了相对稳定的测试效率;此外,通过特征码的同步和校验处理,确保了受检产品的工厂信息一致性,从而在测试阶段也保持了较高的信息安全水平和异常处置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刘冲,尹文磊,黄名,杨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