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定位,尤其涉及一种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导航定位功能是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之一,实际应用中,也常常需要判断电子设备的定位精度是否符合预期。相关技术中,判断电子设备的定位精度时,会采用高精度设备的定位结果作为参考,与电子设备的定位结果进行对比,进而确定电子设备的定位精度。然而,高精度设备在真正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复杂、恶劣的环境导致定位结果异常,但相关技术中始终认为高精度设备的定位结果是可信的,未区分定位结果置信度的情况下直接将高精度设备输出的异常的定位结果作为参考会导致电子设备的定位精度结果判断异常。
2、然而,相关技术中缺少对当前定位结果的置信度的评估,进而导致用户在使用时无法及时了解定位设备的定位结果的可信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方法及装置,解决相关技术中未对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进行评估的问题,使得用户能够及时了解设备的定位结果的可信度。
2、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确定方法,包括:
3、获取第一卫星定位数据、第二卫星定位数据和天线基线长度;所述第一卫星定位数据通过定位设备的第一卫星定位天线得到,所述第二卫星定位数据通过所述定位设备的第二卫星定位天线得到;所述天线基线长度为所述第一卫星定位天线与所述第二卫星定位天线之间的距离长度;
4、根据所述第一卫星定位数据得到所述定位设备对应的第一定位结果;
5、根据所述第二卫星定位数据得到所述定位设备对应的第二定位结果;
6、根据所述第一定位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果得到定位误差,根据所述定位误差和所述天线基线长度得到所述定位设备的目标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结果;其中,所述目标定位结果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果中的至少一个相关。
7、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获取第一卫星定位数据、第二卫星定位数据和天线基线长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8、获取惯性定位数据,所述惯性定位数据通过所述定位设备的惯性测量单元得到;
9、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卫星定位数据得到所述定位设备对应的第一定位结果,包括:对所述第一卫星定位数据和所述惯性定位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定位结果;
10、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卫星定位数据得到所述定位设备对应的第二定位结果,包括:对所述第二卫星定位数据和所述惯性定位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二定位结果。
11、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定位误差和所述天线基线长度得到所述定位设备的目标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结果,包括:
12、确定所述定位误差与所述天线基线长度之间的长度差值;
13、根据所述长度差值和置信度评估策略得到所述目标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结果,所述置信度评估策略与所述天线基线长度相关。
14、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长度差值和置信度评估策略得到所述目标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结果,包括:
15、根据所述长度差值的大小查询所述置信度评估策略包括的多个预设数值范围确定所述长度差值所属的目标数值范围;所述目标数值范围为所述多个预设数值范围中的一个;所述多个预设数值范围与所述天线基线长度相关;
16、根据所述置信度评估策略包括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数值范围对应的置信度等级为所述目标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结果,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多个预设数值范围分别与置信度等级之间的关系。
17、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长度差值和置信度评估策略得到所述目标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8、将多个百分比值分别与所述天线基线长度相乘得到多个长度阈值;
19、根据所述多个长度阈值对零至所述天线基线长度范围进行划分得到所述多个预设数值范围;
20、建立所述多个预设数值范围分别与置信度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预设对应关系。
21、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卫星定位天线为主天线,所述第二定位天线为从天线的情况下,所述目标定位结果为所述第一定位结果;或者,所述第一卫星定位天线为从天线,所述第二定位天线为主天线的情况下,所述目标定位结果为所述第二定位结果;或者,所述目标定位结果为所述第一定位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果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的定位结果。
22、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输出所述目标定位结果对应的置信度评估结果。
23、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置信度确定装置,包括:
24、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卫星定位数据、第二卫星定位数据和天线基线长度;所述第一卫星定位数据通过定位设备的第一卫星定位天线得到,所述第二卫星定位数据通过所述定位设备的第二卫星定位天线得到;所述天线基线长度为所述第一卫星定位天线与所述第二卫星定位天线之间的距离长度;
25、定位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卫星定位数据得到所述定位设备对应的第一定位结果;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卫星定位数据得到所述定位设备对应的第二定位结果;
26、置信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定位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果得到定位误差,根据所述定位误差和所述天线基线长度得到所述定位设备的目标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结果;其中,所述目标定位结果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果中的至少一个相关。
27、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28、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29、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置信度确定方法。
30、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31、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置信度确定方法。
32、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电子设备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置信度确定方法。
33、第六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接口电路和逻辑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于芯片之外的其他芯片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逻辑电路,或者将来自所述逻辑电路的信号发送给所述芯片之外的其他芯片,所述逻辑电路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方法。
34、本公开提供一种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通过获取定位设备上的双天线分别采集的卫星定位数据,再结合两份卫星定位数据以及预先测量出的天线基线长度得到对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目标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结果,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未对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进行评估的问题,使得用户能够及时了解设备的定位结果的可信度。
1.一种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卫星定位数据、第二卫星定位数据和天线基线长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定位误差和所述天线基线长度得到所述定位设备的目标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结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长度差值和置信度评估策略得到所述目标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结果,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长度差值和置信度评估策略得到所述目标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定位结果的置信度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