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及容积测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78390发布日期:2023-11-09 21:1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及容积测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零件部件容积测量,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及容积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1、由于汽车发动机里的缸盖零部件燃烧室是个不规则曲面构成的空间,其容积值的大小通过液体注入后的量值计算出来,当前的测量液注入是采用数码滴定仪计量显示读取的数值,测量液的清洁度异物杂质、气泡等要求将直接影响到仪器的管路堵塞和流量,使得测量液的二次回收处理步骤由其重要。

2、目前的测量液回收处理方法为:通过手指按压吸液瓶,致使瓶内产生负压对准后吸入测量液,然后再将瓶内存储的测量液倒进带有高精度过滤纸的漏斗式过滤瓶,利用自然向下渗透的过滤方式,滤纸精度越高过滤等待时间越长,过滤后的测量液存于瓶内备用,当满瓶后再次倒入数码滴定仪的储液瓶使用,且回收处理步骤必须要分开单独操作。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测量液清洁度,测量液需要重复进行二次过滤,渐进式使用由低到高的两种精度过滤纸,使得测量液能达到重复使用的标准,过滤速度也是由快变慢。因此,目前的测量液回收处理方法工作效率低,吸力不稳定,操作流程多且烦琐。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测量液回收处理方法工作效率低,吸力不稳定,操作流程多且烦琐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及容积测量方法。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包括:

4、储液件,所述储液件设有储液腔;

5、测量件,所述测量件设有第一进液口及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测量件用于测量测量液的加注体积;

6、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有第二进液口及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所述测量液;及

7、驱动泵,所述驱动泵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8、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缸盖的燃烧室,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出液口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以能够向所述燃烧室内加注所述测量液,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二进液口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以能够伸入至所述燃烧室内。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远离所述缸盖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入部,所述第一导入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远离所述燃烧室的一端,以能够将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出液口的一端导入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入部设置为导入槽,所述导入槽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端连通,所述导入槽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端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相同,且所述导入槽的内径沿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方向趋于增大。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燃烧室的方向趋于减小,且所述第一安装孔靠近所述燃烧室的一端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径相适配。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缸盖之间。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还包括吸嘴,所述吸嘴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二进液口的一端连通,所述吸嘴用于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并伸入至所述燃烧室内。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件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及第五安装孔,所述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及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并伸入至所述储液腔的底部,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四安装孔并伸入至所述储液腔的顶部,所述第五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泵连通,所述第五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五安装孔并伸入至所述储液腔的顶部。

17、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容积测量方法,应用于所述的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包括:

18、将第一出液口移动至燃烧室的上方,以能够向所述燃烧室内加注测量液;

19、测量件启动,并将储液件内的测量液经过所述测量件加注至所述燃烧室内;

20、当所述燃烧室注满所述测量液时,读取所述测量件上的数值;

21、将所述第一出液口移出所述燃烧室,并将第二进液口伸入至所述燃烧室内;

22、驱动泵启动,使得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测量液能够被吸入至所述过滤件内进行过滤,且过滤后的所述测量液能够进入所述储液腔进行储存;

23、当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测量液被全部吸出时,所述驱动泵关闭,并将所述第二出液口移出所述燃烧室。

24、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及容积测量方法,当需要测量燃烧室的容积时,将第一出液口移动至燃烧室的上方,使得储液件、测量件及缸盖能够依次连通后,启动测量件,并将储液件内的测量液经过所述测量件加注至所述燃烧室内,从而使得测量件能够测量加注至燃烧室内的测量液的体积。当所述燃烧室注满所述测量液时,读取所述测量件上的数值,实现燃烧室的容积值的测量。当需要对燃烧室内的测量液进行回收处理时,将所述第一出液口移出所述燃烧室,并将第二进液口伸入至所述燃烧室内,使得缸盖、过滤件及储液件依次连通后,驱动泵启动,进而使得驱动泵能够抽取储液腔内的气体,保证储液腔内产生稳定的负压,从而使得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测量液能够被吸入至所述过滤件内进行过滤,且过滤后的所述测量液能够进入所述储液腔进行储存。当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测量液被全部吸出时,所述驱动泵关闭,并将所述第二出液口移出所述燃烧室,实现测量液的回收利用。相对于目前的测量液回收处理方法,本申请中的储液件具有测量液回收后存储备用功能,过滤件具有保持清洁的测量液循环再用的功能,且驱动泵能够提供稳定的动力来源,实现测量液的回收、过滤一体化,操作便捷,提高循环系统的工作效率。另外,储液件、测量件、缸盖及过滤件能够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环的循环管理系统,且在完成容积测量后的测量溶液将被吸入至过滤件,经过滤件过滤后直接存储在密闭的储液腔中,有效阻隔外界灰尘、异物等,避免测量液再次受污染而影响测量精度,提高循环系统的可靠性及测量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缸盖的燃烧室,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出液口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以能够向所述燃烧室内加注所述测量液,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二进液口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以能够伸入至所述燃烧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缸盖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入部,所述第一导入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远离所述燃烧室的一端,以能够将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出液口的一端导入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入部设置为导入槽,所述导入槽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端连通,所述导入槽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端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相同,且所述导入槽的内径沿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方向趋于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燃烧室的方向趋于减小,且所述第一安装孔靠近所述燃烧室的一端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径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缸盖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还包括吸嘴,所述吸嘴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二进液口的一端连通,所述吸嘴用于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并伸入至所述燃烧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件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及第五安装孔,所述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及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并伸入至所述储液腔的底部,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四安装孔并伸入至所述储液腔的顶部,所述第五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泵连通,所述第五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五安装孔并伸入至所述储液腔的顶部。

10.一种容积测量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容积测量的循环系统及容积测量方法,循环系统包括储液件、测量件、过滤件及驱动泵。其中,所述储液件设有储液腔;所述测量件设有第一进液口及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测量件用于测量所述测量液的加注体积;所述过滤件设有第二进液口及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所述测量液;所述驱动泵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本申请中的储液件具有测量液回收后存储备用功能,过滤件具有保持清洁的测量液循环再用的功能,且驱动泵能够提供稳定的动力来源,实现测量液的回收、过滤一体化,操作便捷,提高循环系统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覃乃俭,黄炳光,王鹤,关康奎,钟汝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