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01075发布日期:2023-11-21 14:2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一个典型的圆柱型锂电池,其结构包括:外壳、盖帽、正极(即正极片)、负极(即负极片)、隔膜、电解液等。其中,铝极耳作为正极与电池盖的连接件,起到在正常工作时导电,短路异常时及时熔断的作用,为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提供电子的导出与导入以及必要的熔断保护。

2、铝极耳在实际使用工况中,由于电解液存在部分hf(氢氟酸)或h+(氢离子),导致铝极耳会发生腐蚀,造成铝极耳局部al(铝)溶出,扩散到电极表面,从而影响电池部分性能。同时,铝极耳局部腐蚀,还会造成腐蚀位置的横截面积减小,在大倍率充放电时由于会在腐蚀位置局部发热,造成熔断,使得电池失效。

3、因此,如果铝极耳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将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严重时,铝极耳熔断导致电池功能失效,因此针对铝极耳在实际使用工况的腐蚀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4、但是,目前对铝极耳的检测只是包括尺寸、边缘毛刺、表面洁净度及力学等方面的测试,而对铝极耳在电池中的防腐蚀性能检测处于缺失状态。

5、因此,目前急需开发出一种技术,来对铝极耳在电池实际使用工况下的防腐蚀性能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

2、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3、第一阶段操作:对于待测试的多个铝极耳,分别进行预设的处理操作,获得每个铝极耳的单位面积得失电子数;

4、第二阶段操作:根据多个铝极耳的单位面积得失电子数的大小,判断多个铝极耳相互之间的防腐蚀性能优劣。

5、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其设计科学,能够快速、可靠地对铝极耳在电池实际使用工况下的防腐蚀性能进行检测,对铝极耳的防腐蚀性能进行甄别,从而筛选出防腐蚀性能优良的铝极耳,进而有效避免出现由于铝极耳被腐蚀所带来的电池性能下降问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6、对于本发明,其针对电池中铝极耳发生防腐的环境,提供了对铝极耳进行防腐性检测的一种电化学方法,可模拟铝极耳在圆柱型电池的实际使用工况,并对铝极耳进行防腐蚀性能测试,借助循环伏安曲线及得失电子数计算进行分析,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直接地对铝极耳的防腐蚀性能进行甄别,横向对比分析多个铝极耳的防腐能力,从而有效避免出现由于铝极耳被腐蚀而带来的电池性能下降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段操作,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s1至步骤s4,具体如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封装电极(5)的前后两侧表面,分别包括工作面(1)、封装面(2)和导电连接面(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对待测试的铝极耳进行局部封装处理,具体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测试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电化学电解槽(10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测试装置位于干燥间中,露点<-39℃。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密封盖上,垂直贯穿插入一个热电偶(1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恒温系统,包括:顶部开口的热交换容器(11)以及控温装置(1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出液口(10)的高度,高于进液口(9)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预设的计算公式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所述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第一阶段操作:对于待测试的多个铝极耳,分别进行预设的处理操作,获得每个铝极耳的单位面积得失电子数;第二阶段操作:根据多个铝极耳的单位面积得失电子数的大小,判断多个铝极耳相互之间的防腐蚀性能优劣。本发明公开的锂电池铝极耳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设计科学,能够快速、可靠地对铝极耳在电池实际使用工况下的防腐蚀性能进行检测,对铝极耳的防腐蚀性能进行甄别,从而筛选出防腐蚀性能优良的铝极耳,进而有效避免出现由于铝极耳被腐蚀所带来的电池性能下降问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韩腾飞,李佩朋,王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力神电池(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