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搅拌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3985发布日期:2023-10-06 12:5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搅拌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冷却取样,尤其涉及一种螺旋搅拌冷却器。


背景技术:

1、反应釜在将物料(如具有一定黏度的液体)加热混合完毕后,为了判断物料的混合质量,现今通常使用冷却取样装置来将反应釜中的部分物料取出,并冷却,进而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分析物料的混合程度。

2、现有的一些冷却取样装置主要由取样筒与冷却盘管组成,其中,冷却盘管设置在取样筒的壁体内,在工作时,将部分物料放入取样筒内,并使冷却水流经冷却盘管,使得冷却水将物料传递到取样筒上的热量带离,通过上述动作,进而实现物料的冷却取样作业。

3、但是在上述过程中,由于物料静置在取样筒内,且处于筒体的底部位置,使得物料与取样筒壁体的接触面积较小,进而导致物料的冷却效率不佳,而为了实现对物料的有效冷却,往往需要延长冷却的时间,从而使得物料检测的效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螺旋搅拌冷却器,具备加快冷却效率的优点,用以解决物料冷却效率低,导致物料检测效率受影响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搅拌冷却器,包括:取样筒,所述取样筒的壁体内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的两端均与冷却输水机构连通,用以实现冷却水在冷却盘管内的循环流动,所述取样筒内腔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输料绞龙,所述输料绞龙的下端与取样筒的底面形成转动连接,所述输料绞龙的上端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输料绞龙的外侧套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外侧周向等距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端与内筒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端与取样筒的内壁连接,所述内筒上端的外侧位置固定有伞形板,所述伞形板的外侧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伞形板的外侧与取样筒的内壁存在间距,所述伞形板的上侧设置有摊铺机构,通过摊铺机构带动物料在伞形板表面与取样筒的内壁上移动。

3、进一步,所述摊铺机构包括输气机构、导气孔与扁平孔,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输气机构,所述转轴的内部设置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上侧与输气机构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转轴的内部且位于导气孔与伞形板之间的位置开设有呈对称设置的扁平孔,所述扁平孔的内侧与导气孔的下侧连通,所述扁平孔的外侧与取样筒的内腔连通。

4、进一步,所述扁平孔的朝向与伞形板的上侧面相互平行。

5、进一步,所述摊铺机构包括接触杆与匀料件,所述转轴的周向外侧面等距设置有接触杆,所述接触杆的内端与转轴连接,所述接触杆处于伞形板的上侧位置,所述取样筒与伞形板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匀料件,所述匀料件的内侧面与接触杆的外侧连接,所述匀料件外侧面与取样筒内壁之间的间距沿转轴的转动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6、进一步,所述接触杆与伞形板的上侧面相互平行,所述接触杆的外端呈周向倾斜设置。

7、进一步,所述摊铺机构为拨料件,所述转轴的周向外侧面等距设置有拨料件,所述拨料件为锥形结构,所述拨料件的尖端与转轴连接,所述拨料件处于伞形板的上侧位置,所述拨料件外侧面与取样筒内壁之间的间距沿转轴的转动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8、进一步,所述拨料件的下侧面与伞形板的上侧面相互平行,所述拨料件的外端呈周向倾斜设置。

9、本申请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0、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螺旋搅拌冷却器,通过输料绞龙与内筒的设置,使得处于取样筒底部的物料被输料绞龙向上运送,并最终甩向取样筒上侧的壁体,使得上述物料沿取样筒的上侧壁体逐渐下滑,通过上述动作,进而增加物料与取样筒壁体的接触面积,使得物料的冷却效率加快。

11、通过输料绞龙与伞形板的设置,在物料被输料绞龙甩向取样筒上侧壁体的过程中,部分受力较小的物料会落到伞形板表面,进而沿伞形板表面逐渐铺开,通过上述动作,使得未接触取样筒上侧壁体的物料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增大,进而加快该物料的冷却效率。

12、通过导气孔与扁平孔的设置,在物料被输料绞龙甩向取样筒上侧壁体的过程中,输气机构通过导气孔与扁平孔,进而向取样筒的上侧壁体输送气体,由于扁平孔的朝向与伞形板的上侧面平行,进而使得上述气体对伞形板上的液体施加推力,从而加快伞形板表面物料的铺开速度。

13、通过导气孔与扁平孔的设置,在输气机构通过扁平孔向取样筒的上侧壁体输送气体的过程中,气体接触上述被甩向取样筒上侧壁体的物料,进而对该物料施加周向拨动力,通过上述动作,促使物料在取样筒上侧壁体处周向铺开,使得取样筒上侧壁体的各处均能有效与物料接触,从而进一步加快物料的冷却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旋搅拌冷却器,包括:取样筒(1),所述取样筒(1)的壁体内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的两端均与冷却输水机构连通,用以实现冷却水在冷却盘管内的循环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筒(1)内腔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输料绞龙(2),所述输料绞龙(2)的下端与取样筒(1)的底面形成转动连接,所述输料绞龙(2)的上端固定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上端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输料绞龙(2)的外侧套接有内筒(4),所述内筒(4)的外侧周向等距设置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内端与内筒(4)连接,所述固定杆(5)的外端与取样筒(1)的内壁连接,所述内筒(4)上端的外侧位置固定有伞形板(6),所述伞形板(6)的外侧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伞形板(6)的外侧与取样筒(1)的内壁存在间距,所述伞形板(6)的上侧设置有摊铺机构,通过摊铺机构带动物料在伞形板(6)表面与取样筒(1)的内壁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搅拌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摊铺机构为拨料件(12),所述转轴(3)的周向外侧面等距设置有拨料件(12),所述拨料件(12)为锥形结构,所述拨料件(12)的尖端与转轴(3)连接,所述拨料件(12)处于伞形板(6)的上侧位置,所述拨料件(12)外侧面与取样筒(1)内壁之间的间距沿转轴(3)的转动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搅拌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件(12)的下侧面与伞形板(6)的上侧面相互平行,所述拨料件(12)的外端呈周向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冷却取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螺旋搅拌冷却器,主要由取样筒、输料绞龙、转轴、内筒与固定杆构成,所述取样筒内腔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输料绞龙,所述输料绞龙的下端与取样筒的底面形成转动连接,所述输料绞龙的上端固定有转轴,所述输料绞龙的外侧套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外侧周向等距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端与内筒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端与取样筒的内壁连接。本发明通过输料绞龙与内筒的设置,使得处于取样筒底部的物料被输料绞龙向上运送,并最终甩向取样筒上侧的壁体,使得上述物料沿取样筒的上侧壁体逐渐下滑,通过上述动作,进而增加物料与取样筒壁体的接触面积,使得物料的冷却效率加快。

技术研发人员:谢其志,曹道义,马启东,谢庆杰,武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久盛电力辅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