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检验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00891发布日期:2023-12-16 03:3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检验钛铁合金中钛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合金成分分析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检验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钛铁合金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炼钢合金,在生产过程中起到细化组织晶粒、固定间隙元素、提高钢材强度等作用。在冶炼不锈钢和耐热钢时,钛与碳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能防止碳化铬生成,从而减少晶间腐蚀,提高铬镍不锈钢的焊接性能。用钛脱氧的产物易于上浮,可以减少钢锭上部的偏稀,从而改善钢锭质量,其中高钛铁又是冶炼铁基高温合金和优秀不锈钢等不可缺少的合金材料。随着对钢质量的要求提高,对钛铁质量和检测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行标准gb/t4701分别规定了钛铁的钛、铝、硅等含量的测定方法,该系列方法的试样分析步骤繁多、分析时间较长、消除干扰措施复杂、且该方法只能一次测定一个元素,检测过程中产生酸气及废液污染环境,既难以满足批量快速检测要求,也不符合企业绿色环保要求。需要一种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确定钛铁合金中钛、铝、硅量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检验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方法,用icp发射光谱法,缩短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检验时长;提高检验过程的安全性,环境污染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快速检验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取钛铁合金试样0.20~0.30g放入混合酸溶液中,室温下静置至试样完全溶解;

5、2)将试样溶液全部移入塑料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6、3)采用icap7000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处理后的试样溶液进行检验,每个待测元素选择2~3个波长进行测定,待测元素为钛、铝、硅,钛选择波长为334.941~337.28nm,铝选择波长为308.215~309.271nm,硅选择波长为212.412~251.611nm;

7、4)选用钛铁合金标准样品制作检验用工作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

8、称取4~5个钛、铝、硅含量有梯度的钛铁合金标准样品,按步骤1)~步骤3)将标准样品制成标准曲线溶液,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上进行测定,以标准样品中钛、铝、硅百分含量为横坐标,分析线强度值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随同工作曲线做空白。

9、所述的试样中钛的质量含量为20%~40%。

10、所述的混合酸为无机酸混合液。

11、所述的混合酸为盐酸、硝酸、氢氟酸按照体积比2:(1~1.5):1混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快速检验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方法采用icp发射光谱法,操作简便,缩短了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检验时长,检验过程安全,环境污染小,保护操作者的职业健康。该方法的分析精度与准确度达到国标化学湿法所规定的要求。

14、该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验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方法,主要是应用仪器检验来替代化学湿法检验,可以将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元素同时检验,大幅提高钛铁合金检验的效率。

15、快速检验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方法采用混合酸对试样进行前期处理,将钛铁样品充分溶解,无残渣残留;后期仪器检测部分,针对钛、铝、硅三个元素选择灵敏度高、干扰性小的最优分析波长,并利用已选定的工作条件对标准溶液系列进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然后用仪器检测钛铁合金样品中的钛、铝、硅元素。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检验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检验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样中钛的质量含量为2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检验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酸为无机酸混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检验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酸为盐酸、硝酸、氢氟酸按照体积比2:(1~1.5):1混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检验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方法,包括:1)取钛铁合金试样放入混合酸溶液中,室温下静置至试样完全溶解;2)将试样溶液全部移入塑料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3)采用iCAP7000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处理后的试样溶液进行检验,每个待测元素选择2~3个波长进行测定;4)选用钛铁合金标准样品制作检验用工作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优点是:操作简便,缩短了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含量的检验时长,检验过程安全,环境污染小,保护操作者的职业健康。主要应用仪器检验来替代化学湿法检验,可以将钛铁合金中钛、铝、硅元素同时检验,大幅提高钛铁合金检验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田玉伟,孙卓,于丽泓,魏艳冬,吴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