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32183发布日期:2024-02-02 21:5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轮胎生产,尤其涉及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1、在轮胎的设计阶段及批量生产阶段,各个轮胎企业都会对每一批生产的轮胎进行取样分析,其中断面分析就是对轮胎内部骨架材料尺寸、胶料尺寸、部件分布等进行分析,验证设计与实际生产是否相符。

2、常规的轮胎剖析,仅是测量轮胎带束层、胎体或钢丝趾口单独一点处钢丝帘线的角度,并没有测量轮胎不同位置的钢丝帘线角度与密度,无法了解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在轮胎中的变化,无法直观的了解轮胎内钢丝帘线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可以测量轮胎不同位置的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方便了解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在轮胎中的变化,直观的了解轮胎内钢丝帘线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利于研发人员进行产品设计。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对轮胎胎面进行切割剥离,露出带束层;

5、步骤2:对带束层进行分层,分别测量每层带束层的宽度,并将每层带束层平分成多个测量定位点,测量每层带束层上测量定位点处的钢丝帘线的角度和密度;

6、步骤3:对轮胎胎侧进行切割剥离,露出胎体层与趾口保护层;

7、步骤4:将胎体层与趾口保护层分为多个测量定位点,测量胎体层和趾口保护层上测量定位点处的钢丝帘线的角度和密度。

8、步骤5:将测量到的轮胎钢丝帘线角度与密度数据绘制成图表,得到带束层、胎体和趾口位置处钢丝帘线角度、密度变化规律。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0、本发明通过在带束层、胎体和趾口位置设置多个定位点,并在定位点处进行钢丝帘线角度和密度测量,可以实现测量轮胎不同位置的钢丝帘线角度、密度变化,方便了解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在轮胎中的变化,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轮胎内钢丝帘线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为以后的产品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特征:

1.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轮胎胎面进行切割时,在轮胎胎面设定角度之间切一个花纹块分瓣断面,且保证切割面垂直轮胎圆周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带束层进行分层时,将带束层分层四层,每层带束层的宽度均不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每层带束层平分成多个测量定位点,具体为:将每层带束层分为五个测量定位点,其中,第一带束层定位点位于带束层端面中心,第二带束层定位点和第三带束层定位点分别位于距离带束层边部设定距离处,第四带束层定位点位于第一带束层定位点和第二带束层定位点之间,第五带束层定位点位于第一带束层定位点和第三带束层定位点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测量每层带束层上测量定位点处的钢丝帘线的角度,具体为:使用量角器进行角度测量,测量时将主尺调至断面中心线重合,副尺与钢丝帘线完全重合,记录数据,测量时需在剖析断面上测量,测量时将断面固定,水平放置,可测量完上层带束后,再进行下一层带束剖析测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测量每层带束层上测量定位点处的钢丝帘线的密度,具体为:使用游标卡尺进行密度测量,测量时画1条设定长度的取样线,取样线必须垂直于测量的钢丝,以钢丝外侧边缘做为起点,计算钢丝根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胎体层分为多个测量定位点,具体为:将胎体层分为八个测量定位点,其中,第一胎体层定位点位于端面中心,第四胎体层定位点位于胎侧中点位置,第二胎体层定位点与第三胎体层定位点位于第一胎体层定位点和第四胎体层定位点三等分点处,第六胎体层定位点位于钢丝趾口内反包端点位置,第五胎体层定位点位于第四胎体层定位点和第六胎体层定位点中分点处,第七胎体层定位点位于钢圈下沿中心点;第八胎体层定位点位于胎体反包端点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趾口保护层分为多个测量定位点,具体为:将趾口保护层分为三个测量定位点,其中,第一趾口层定位点位于钢丝趾口内反包端点位置,第二趾口层定位点位于钢圈下沿中心点,第三趾口层定位点位于钢丝趾口外反包端点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测量胎体层和趾口保护层上测量定位点处的钢丝帘线的角度,具体为:使用量角器进行角度测量,测量时将主尺调至与断面中心线重合,副尺与钢丝帘线完全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测量胎体层和趾口保护层上测量定位点处的钢丝帘线的密度,具体为:使用游标卡尺进行密度测量,测量时画1条设定长度的取样线,取样线必须垂直于测量的钢丝,以钢丝外侧边缘做为起点,计算钢丝根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测量装置,属于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对轮胎进行切割并对胎面进行剥离;对带束层进行分层,分别测量每层带束层的宽度,并将每层带束层平分成5个定位点;分别对每层带束层的五个定位点测量胎面钢丝帘线角度和密度;对断面胎体部分剥离,将胎体分为8个定位点,将趾口分为3个定位点;分别测量胎体定位点和趾口定位点处钢丝帘线的角度和密度。本发明通过在带束层、胎体和趾口位置设置多个定位点,并在定位点处进行钢丝帘线角度和密度测量,可以实现测量轮胎不同位置的钢丝帘线角度、密度变化,方便了解轮胎钢丝帘线角度、密度在轮胎中的变化,利于研发人员进行产品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马鹏之,邱新新,晋琦,秦清旺,胡源,赵长松,孔德鲁,韩松亮,张硕,常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力轮胎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