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氦检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15854发布日期:2024-01-16 12:1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电池氦检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焊缝检测,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氦检治具。


背景技术:

1、二次电池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相关技术中,二次电池的顶盖焊接有正极柱、负极柱以及防爆阀,为了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在产品出厂时需要对顶盖的焊缝进行气密性检测。现有的检测治具通常使氦检治具与整个顶盖之间形成密封区域来进行检测,密封面积较大,容易在固定顶盖时导致产品变形,且所用氦气量较多,充气时间长,氦检效率低,还可能出现治具与顶盖之间密封不严导致氦检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氦检治具,为顶盖的正极柱、负极柱以及防爆阀分别设置小范围的氦检密封区域,密封面积较小,不易导致产品变形且密封性更好,氦检更稳定。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氦检治具,用于检测电池顶盖的极柱和防爆阀处的气密性,包括第一治具、能够压合于所述第一治具一侧的第二治具以及气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治具或第二治具上对应于所述极柱和防爆阀处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绕所述极柱和防爆阀外周设置;当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压合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围合的区域分别形成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

3、所述气路包括抽真空气道以及送氦气道,所述抽真空气道的里端与所述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连通、外端用于与抽真空装置连通,所述送氦气道的里端与所述极柱和防爆阀上背离所述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的一侧连通、外端用于与所述送氦装置连通。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治具上且均凸出于所述第二治具朝向顶盖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朝向顶盖的一侧面均设有用于增加与顶盖之间密封性的第一环状凸条。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包括一装配部和一密封部,所述装配部和相应的所述密封部同轴设置且所述装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密封部的外径,所述装配部远离所述密封部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环状凸条,所述装配部朝向所述密封部的一端面形成有一凸台阶面,所述凸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三环状凸条;

6、所述第二治具被限定为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安装台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台上朝向所述第一治具的一侧的压台,所述压台对应于所述极柱和防爆阀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装设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密封槽和用于装设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与所述第二密封槽均包括与相应的所述装配部匹配的装配槽以及供所述密封部从中伸出的穿槽,所述装配槽朝向所述穿槽的一端面形成有凹台阶面,所述凹台阶面与所述凸台阶面及其第三环状凸条压接,所述密封部及其第一环状凸条从所述密封槽中穿出所述穿槽以压持于所述顶盖上。

7、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内是否有氦气的氦气检测单元以及用于在所述氦气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里有氦气时刺破防爆阀的刺破组件;所述刺破组件包括线性移动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线性移动单元的输出端上的刺针,所述线性移动单元设置于动力电池顶盖上背离所述第二密封空间的一侧外,所述线性移动单元的输出端朝向所述防爆阀。

8、进一步的,所述刺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治具上远离所述第二治具的一侧,所述第一治具上沿压合方向开设有供所述刺针活动穿设的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防爆阀上远离所述第一治具的一侧面正对。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治具被限定为用于支撑所述顶盖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用于对所述顶盖进行水平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送氦气道和抽真空气道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台和第二治具上。

10、进一步的,所述送氦气道的里端沿所述压合方向贯通所述支撑台上正对所述极柱和防爆阀的部分、外端贯通所述支撑台的一侧面以与外界连通;所述抽真空气道的里端沿压合方向贯通所述第二治具上正对所述极柱和防爆阀的部分,外端贯通所述第二治具的一侧面并设置有一抽真空接头。

11、进一步的,所述抽真空气道包括沿所述极柱和防爆阀的分布方向设置的主气道以及与所述极柱和防爆阀一一对应的支气道,所述支气道的一端与所述主气道连通,另一端向对应的极柱或防爆阀的方向贯通所述第二治具以与对应的第一密封空间或第二密封空间连通。

12、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治具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治具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有沿其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针对不同尺寸的第一治具进行固定的可移动固定件;所述可移动固定件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块以及设于所述滑块上的用于压持所述第一治具的压块,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滑块朝向第一治具方向移动的限位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配合部。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一端面的立板,所述固定座设于若干所述立板上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治具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立板被限定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立板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底座上。

14、本发明的电池氦检治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压台上设置与正极柱和负极柱对应的第一密封圈和与防爆阀对应的第二密封圈,使治具与顶盖的三个待测部位之间分别形成小范围的氦检密封区域,如此不易导致产品变形且密封性更好,同时密封圈上设置用于增加密封性的环状凸条,进一步增加密封区域的密封性,使氦检更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氦检治具,用于检测电池顶盖的极柱和防爆阀处的气密性,包括第一治具、能够压合于所述第一治具一侧的第二治具以及气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治具或第二治具上对应于所述极柱和防爆阀处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绕所述极柱和防爆阀外周设置;当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压合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围合的区域分别形成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氦检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治具上且均凸出于所述第二治具朝向顶盖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朝向顶盖的一侧面均设有用于增加与顶盖之间密封性的第一环状凸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氦检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包括一装配部和一密封部,所述装配部和相应的所述密封部同轴设置且所述装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密封部的外径,所述装配部远离所述密封部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环状凸条,所述装配部朝向所述密封部的一端面形成有一凸台阶面,所述凸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三环状凸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氦检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内是否有氦气的氦气检测单元以及用于在所述氦气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里有氦气时刺破防爆阀的刺破组件;所述刺破组件包括线性移动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线性移动单元的输出端上的刺针,所述线性移动单元设置于动力电池顶盖上背离所述第二密封空间的一侧外,所述线性移动单元的输出端朝向所述防爆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氦检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治具上远离所述第二治具的一侧,所述第一治具上沿压合方向开设有供所述刺针活动穿设的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防爆阀上远离所述第一治具的一侧面正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氦检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具被限定为用于支撑所述顶盖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用于对所述顶盖进行水平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送氦气道和抽真空气道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台和第二治具上;所述抽真空气道的里端与所述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连通、外端用于与抽真空装置连通,所述送氦气道的里端与所述极柱和防爆阀上背离所述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的一侧连通、外端用于与所述送氦装置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氦检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氦气道的里端沿所述压合方向贯通所述支撑台上正对所述极柱和防爆阀的部分、外端贯通所述支撑台的一侧面以与外界连通;所述抽真空气道的里端沿压合方向贯通所述第二治具上正对所述极柱和防爆阀的部分,外端贯通所述第二治具的一侧面并设置有一抽真空接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氦检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气道包括沿所述极柱和防爆阀的分布方向设置的主气道以及与所述极柱和防爆阀一一对应的支气道,所述支气道的一端与所述主气道连通,另一端向对应的极柱或防爆阀的方向贯通所述第二治具以与对应的第一密封空间或第二密封空间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氦检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治具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治具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有沿其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针对不同尺寸的第一治具进行固定的可移动固定件;所述可移动固定件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块以及设于所述滑块上的用于压持所述第一治具的压块,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滑块朝向第一治具方向移动的限位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配合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氦检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一端面的立板,所述固定座设于若干所述立板上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治具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立板被限定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立板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底座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氦检治具,包括第一治具、第二治具、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以及气路,当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压合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围合的区域分别形成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所述气路包括抽真空气道以及送氦气道,所述抽真空气道用于对所述第一密封空间与所述第二密封空间抽真空,所述送氦气道用于向所述极柱和防爆阀上背离所述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的一侧输送氦气。本发明在压台上设置与正极柱和负极柱对应的第一密封圈和与防爆阀对应的第二密封圈,使治具与顶盖的三个待测部位之间分别形成小范围的氦检密封区域,如此不易导致产品变形且密封性更好,使氦检更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刘潇龙,王理栋,李亚勇,何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