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液的浓度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24538发布日期:2024-03-05 15:2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液的浓度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测量领域,应用于橡胶制备过程中胶液的检测,具体涉及一种胶液的浓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橡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包括塑炼、混炼、成型等多个步骤,最后经过成型的橡胶制品,例如轮胎等。这些橡胶制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制备工艺直接决定了橡胶制品的质量。胶液一般为粘稠状的液体状,化学炼胶技术是将合成橡胶与填料在液体状态下完成混合,生产复合橡胶新材料的一种先进技术,采用该技术制备的新材料在业内被誉为“液体黄金”。将生胶胶液和填料浆液及添加剂等进行液-液混合,省去了高耗能的多段混炼步骤,同时液-液混合提高了填料和添加剂在橡胶中的分散度,进而大幅提升产品性能。此外,企业制胶过程的参数选择和工艺水平直接影响其制品质量,从而直接与社会的认可度相关,然而企业对于其掌握的核心技术,例如参数选择和工艺流程的保护力度不够。

2、现有技术中,对制胶过程中的胶料的取样检测方式有相应的介绍,并且对于胶料浓度的监测方式也有相应的方式,例如物理的测量方式,光学的测量方式(光谱,散射等)。例如公开号为cn 111238858 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胶料在线取样装置,其包括输送组件、切胶组件、接料组件、加热组件及喷码组件等,通过该装置能自动化的实现对在线胶料的裁切取样及送检流程,从而在确保省时省力效果的同时,提升胶料的送检效率,以便生产厂家能适时调整工艺参数,进而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但此种方式虽然实现了自动化的取料检测,但是依然需要额外的获取切料后进行检测,实时检测性较低,且数据未在检测端进行保密处理。公开号为cn115112574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硅橡胶微含水量的检测方法、系统、计算设备和介质,其方法包括对硅橡胶在预设频率下进行电磁波扫描,预设频率为太赫兹频率;获取电磁波的扫描数据,扫描数据包括时域信号;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根据频域信号及参考光谱获取硅橡胶的含水量信息;参考光谱为硅橡胶在未含有水时的光谱信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通过电磁波在预设频率下对硅橡胶进行扫描,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取硅橡胶的含水量信息。相比于传统的称重方法,该检测方法实现了对硅橡胶中含有的水进行快速检测,并且具有精度高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其利用电磁波扫描结合光谱参考对比的方式实现对胶制产品水浓度的测量,然而其存在耗时长,并且参数数据未在检测端进行保密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胶液的浓度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制胶工艺流程中的浓度检测,在保证混合过程中配合剂和辅料在胶液中的分散度的情况下,对工艺流程中的浓度情况进行检测,并保证数据检测和收集的保密性,从而使得可在反应釜中加热搅拌的过程中精确控制参数,提高制品质量。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液的浓度检测方法,其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3、(1)准备制备原料,其中制备原料包括生胶、配合剂和辅料;

4、(2)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在生胶预处理过程进行热烘使其适当软化,按照第一频率采集多个生胶预处理时的温度值,并对应对浓度成分进行检测获取浓度值;

5、(3)将采集的温度值构成预处理温度集合,采集的浓度值构成预处理浓度集合,将预处理浓度集合直接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中,对预处理温度集合进行加密后存储于第二存储器中;

6、(4)进行塑炼处理,按照与步骤(2)同样的采集频率采集多个生胶塑炼过程时的温度值和浓度值,并按照采集时间点进行映射匹配后构成塑炼浓度-温度集合,对浓度-温度集合进行加密后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中;

7、(5)控制混炼过程中的温度,将塑炼后的生胶、配合剂和辅料在反应釜中控温搅拌;

8、(6)按照与步骤(2)同样的采集频率采集多个混炼过程时的温度值和浓度值,将浓度值和温度值按照采集时间点进行映射匹配后构成混炼浓度-温度集合,对混炼浓度-温度集合进行加密后存储在第三存储器中;

9、(7)对第一第二、第三存储器的调用权限进行不同等级的设置,设置不同的调用限制;

10、(8)对浓度和温度数据进行调用时,验证调用者的权限,满足权限要求时,将存储在第一、二和/或第三存储器中加密数据按照调用需求进行反馈。

11、其中,对浓度成分进行检测的方式采用光谱法实现。

12、其中,所述步骤(3)中对预处理温度集合进行加密具体包括:

13、(3.1)随机生成一组与预处理温度集合中温度值个数对应的随机数组合,将随机数组合中的随机数分别对应的与预处理温度集合中温度值相加,构建随机预处理温度集合;

14、(3.2)将随机数组合进行打包加密后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中,将随机预处理温度集合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中。

15、其中,所述步骤(4)中对浓度-温度集合进行加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6、(4.1)调用进行打包加密后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中的随机数组合,进行解码后获得随机数组合数据;

17、(4.2)将随机数组合中的随机数进行反复排列处理后分别对应的与塑炼浓度-温度集合的温度值相加,构建随机塑炼塑炼浓度-温度集合,并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中。

18、其中,所述步骤(6)中对混炼浓度-温度集合进行加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9、(6.1)将预处理温度集合中温度值个数转化为偶数位的个数二进制数,将偶数位的个数二进制数平均分成个数相同的两个预设二进制数;

20、(6.2)将混炼浓度-温度集合中的浓度值和温度值分别转化为浓度二进制数和温度二进制数;

21、(6.3)将两个预设二进制数分别插入浓度二进制数和温度二进制数的中间,构成加密的二进制浓度值和二进制温度值;

22、(6.4)分别将二进制浓度值和二进制温度值转换为十进制,构成加密的混炼浓度-温度集合;

23、(6.3)将加密的混炼浓度-温度集合存储在第三存储器中。

24、其中,所述步骤(8)还包括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完成对浓度和温度的监控和分析,调控制备过程在期望的环境和参数下进行。

25、其中,所述步骤(6.1)中如果转化后为奇数位的个数二进制数,则在前面补0构成偶数位的个数二进制数。

26、本发明的胶液的浓度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利用随机和二进制方式结合不同路径的存储方式,在检测浓度的同时,利用采集时间点进行浓度和温度的的映射匹配,对采集数据进行有效的加密保护,防止核心工艺参数数据外泄。同时,前后测度数据采集标准一致且前后关联,精度更好。同时,对工艺流程中的浓度情况进行检测,并保证数据检测和收集的保密性,从而使得可在反应釜中加热搅拌的过程中精确控制参数,提高制品质量且温度数据采集整体采集可控,便于制备过程的整体监控和分析。



技术特征:

1.一种胶液的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浓度成分进行检测的方式采用光谱法实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预处理温度集合进行加密具体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浓度-温度集合进行加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对混炼浓度-温度集合进行加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还包括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完成对浓度和温度的监控和分析,调控制备过程在期望的环境和参数下进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1)中如果转化后为奇数位的个数二进制数,则在前面补0构成偶数位的个数二进制数。


技术总结
一种胶液的浓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原料准备,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并获取浓度值和温度值,构成预处理集合并进行加密,进行塑炼处理并采集温度值和浓度值,构成塑炼浓度‑温度集合并进行加密,控制混炼过程,在反应釜中控温搅拌,采集混炼过程时的温度值和浓度值,构成混炼浓度‑温度集合并进行加密,设置不同等级的调用权限,调用时验证调用者的权限,满足权限要求时按照调用需求进行反馈,该方法能够实现制胶工艺流程中的浓度检测,在保证混合过程中配合剂和辅料在胶液中的分散度的情况下,对工艺流程中的浓度情况进行检测,并保证数据检测和收集的保密性,从而使得可在反应釜中加热搅拌的过程中精确控制参数,提高制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巴孟晨,于吉晔,尹晓梦,代春旺,孙宾,贺图峰,陈杰,刘清滢,牛俊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