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79784发布日期:2024-03-22 10:32阅读:9来源:国知局
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宽泛点的,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设计的新型燃机,尽管冷却叶片开展了流量验证试验,但是真实机组中动叶表面压力分布几乎无法获得:一方面是由于旋转叶片表面压力测点难以布置,另一方便是由于旋转压力测点的失效率高,导致通过冷却叶片的流量难以通过计算获得。不利于保证叶片的安全运行环境,也不利于后续根据其他试验数据修正设计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无需在旋转叶片布置压力测点的间接测量方法,该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具有测量流量更准确、结果可靠性高的优点。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动叶供气流量经过预旋喷嘴进入预旋腔,通过预旋腔的流量为总流量m1,经过预旋腔左侧密封的泄露流量为m2,经过预旋腔右侧密封的泄漏流量为m3,经过预旋腔和接收孔进入动叶叶根通道的流量为m4;

4、布置总压测点和总温测点,在喷嘴出口的喉部截面布置静压测点,根据喉部静压计算得出流量m1;

5、获取左侧密封和右侧密封的节流面积和出口背压,根据总压、总温、流量系数、节流面积和出口背压计算得到m2和m3。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具有测量流量更准确、结果可靠性高的优点。本申请不含旋转测点,方法简单可靠,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整机运行过程某级动叶实际冷却气量,配合外部抽气管路布置的孔板更换或者调节阀开度,调整能够确保叶片供气流量充足,保证其安全与寿命;另一方面,获得较准确的流量,结合其他测点参数,有助于提高叶片冷却和空气系统的设计水平,改善相应设计工具。

7、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嘴出口处通过引压管获取喉部静压。

8、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喉部截面静压得出预旋腔左侧密封和预旋腔右侧密封的平均总压。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均总压为去掉切向速度头的流向总压。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喷嘴出口的喉部截面沿径向方向依次设置ⅰ-ⅳ静压测点,获取平均静压。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预旋喷嘴前静叶密封环腔内布置总压测点和总温测点,获取总压和总温。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口背压根据左侧盘腔静压测点和与右侧盘腔静压测点获取的静压计算。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喷嘴出口处通过引压管获取喉部静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喉部截面静压得出预旋腔左侧密封和预旋腔右侧密封的平均总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总压为去掉切向速度头的流向总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嘴出口的喉部截面沿径向方向依次设置ⅰ-ⅳ静压测点,获取平均静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旋喷嘴前静叶密封环腔内布置总压测点和总温测点,获取总压和总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背压根据左侧盘腔静压测点和与右侧盘腔静压测点获取的静压计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预旋腔的流量为总流量m1,经过预旋腔左侧密封的泄露流量为m2,经过预旋腔右侧密封的泄漏流量为m3,经过预旋腔和接收孔进入动叶叶根通道的流量为m4;布置总压测点和总温测点,在喷嘴出口的喉部截面布置静压测点,根据喉部静压计算得出流量m1;获取左侧密封和右侧密封的节流面积和出口背压,根据总压、总温、流量系数、节流面积和出口背压计算得到m2和m3;根据总流量和两侧泄露流量计算得到进入动叶叶根通道的流量。本发明提供的燃气轮机动叶冷却供气流量间接测量方法具备测量流量更准确、结果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润泽,闫学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电投集团北京重燃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