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0035发布日期:2024-03-13 20:5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浊度仪光源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源系统。


背景技术:

1、水的浊度是水中不同大小、比重、形状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微生物等杂质对光所产生效应的表达语,是水的“清”和“浑”的量化了的表示。浊度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采用地表水作水源的净水厂的主要任务是降低水的浊度 ,使之符合国家饮用水的标准。浊度在线测量不仅在净水处理各工序过程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也在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得到了应用。根据水的不同用途,对浊度有不同的要求,对浊度仪的需要也相应不同;需要运用在不同地方测量原水或纯净水的浊度,以及悬浮物高的水的浊度。

2、浊度仪一般使用卤素灯作为测量光源。卤素灯发出的光波长是连续的,覆盖范围从紫外到近红外波段,能够满足不同的液体检测项目使用不同工作波长的需要。卤素灯发出的光向各方向发散、能量分散,对有颜色的液体不能很好的分辨液体浊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满足对不同种类液体的浊度测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源系统。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源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光源系统,包括

4、主板本体;

5、过光板,过光板设置在主板本体上,并与主板本体垂直设置,过光板上开设过光孔;

6、发光源,发光源设置在过光板一侧,并避让开过光孔,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分别为波长不同的白光和红外光;

7、光栅,设置在过光板另一侧,光栅为反射光栅,用来将射入光栅表面的光进行衍射;

8、反光件,反光件包括反射发光源发出的光的第一反光镜、反射第一反光镜所射出光的第二反光镜,以及将光栅衍射出的光进行反射的第三反光镜,第一反光镜位于发光源所在过光板一侧且第一反光镜距离两发光源位置相同,第二反光镜与第三反光镜位于过光板另一侧;

9、透光板,透光板开设透光孔,第三反光镜反射的光通过透光孔对液体进行浊度监测。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从发光源射出,到达第一反光镜,通过第一反光镜反光,反射出来的光穿过过光孔到达第二反光镜,通过第二反光镜将光反射到光栅上,光栅将反射的光衍射到第三反光镜上,并通过第三反光镜将光反射到透光孔,光通过透光孔进入仪器对液体进行浊度检测,发光源包括红外光和白光,白光可检测无色液体,红外光可检测有色液体的浊度,满足对不同种类液体的浊度测量。

11、优选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共用过光板、光栅、反光件和透光板结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共用一套反光透光结构,实现结构共享,降低使用两发光源成本,可便利的对不同种类液体的浊度测量。

13、优选的,第一反光镜为凹面反光镜。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面反光镜可以起到反光和聚光的作用,光源的光比较发散,通过凹面反光镜可以将发散的光源汇聚,且光源到达凹面反光镜之后在凹面反光镜的作用下可以将汇聚后的光源射至过光孔,汇聚后的光能量增大,具有更快的扫描速度,可更快更精准的对液体进行检测。

15、优选的,第一反光镜下方固定设置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由第一驱动件驱动带动第一反光镜转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所检测的液体不同使用不同的发光源,无色液体一般使用白光检测,有色液体的检测一般使用红外光,通过转动第一反光镜,将反光镜最大程度的朝向发光光源,方便选择第一光源或第二光源的光进行汇聚,最大程度的将所需光线反射到过光孔内,增加光强度,有助于提升对液体浑浊度的检测效率。

17、优选的,第二反光镜为凹面反光镜,凹面反光镜将过光孔的光发射到光栅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面反光镜可将穿过过光孔汇聚后光线以平行光的模式反射射入光栅上,射入光栅上的光为平行光,便于光栅对射入的光进行衍射。

19、优选的,光栅下方固定设置第二转动座,第二转动座由第二驱动件驱动,并带动光栅转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行光由第二反光镜平行射入光栅,光栅对射入的平行光进行衍射,在光栅下方设置第二转动座,并由第二驱动件驱动,带动光栅发生转动,以便改变平行射入光栅的角度,进而适应不同的衍射角度需求,进一步满足对不同种类液体的浊度测量。

21、优选的,第三反光镜为凹面反光镜,光栅衍射后的光射入第三反光镜上,并由第三反光镜反射到透光孔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行光经过光栅衍射后将不同光波的光区分开,通过旋转光栅将检测所需的光通过第三反光镜二次反射和聚光,将最终的狭小光斑汇聚至透光孔,通过第三反光镜可加强所需光的亮度并将光栅反射过后的光再次汇聚射出,提升对液体浊度测量的效果和效率。

23、优选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为步进电机,并由一个控制器控制驱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驱动,可实现对所需不同光波的光的调节,实现对不同液体浊度的检测,且通过控制器控制切换,节省了不同液体浊度检测时的调控,能够更快速的对不同液体进行浊度检测。

25、优选的,还包括遮光件,遮光件包括遮盖在发光源及第一反光镜上方的第一遮光罩、遮盖在第二反光镜、第三反光镜和光栅以及透光板上的第二遮光罩,以及设置在第一遮光罩以及第二遮光罩之间的遮光板,遮光板避让过光板。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光源打开之后一部分光照射到第一反光镜上,一部分会发散,通过设置遮光件,将过光孔之前的两个发光源与之后的空间隔离开,以免发散的光源影响后续的光的纯净度,进而影响液体浊度检测的准确性。

27、优选的,遮光件还包括设置在过光孔周围的遮挡板,遮挡板设置在过光孔靠近发光源一侧,沿过光孔四周设置。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液体进行浊度检测时,两束发光源可同时打开,为保证通过过光孔的光为从第一反光镜处反射的光,设置遮挡板,防止两束光之间产生干涉,影响检测效果。

29、综上,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光从发光源射出,到达第一反光镜,通过第一反光镜反光,反射出来的光穿过过光孔到达第二反光镜,通过第二反光镜将光反射到光栅上,光栅将反射的光衍射到第三反光镜上,并通过第三反光镜将光反射到透光孔,光通过透光孔进入仪器对液体进行浊度检测,发光源包括红外光和白光,白光可检测无色液体,红外光可检测有色液体的浊度,满足对不同种类液体的浊度测量;

31、2.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共用一套反光透光结构,实现结构共享,降低使用两光源成本,可便利的对不同种类液体的浊度测量;

32、3.光栅和第一反光镜可通过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驱动转动,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驱动,可实现对所需不同光波的光的调节,实现对不同液体浊度的检测,且通过控制器控制切换,节省了不同液体浊度检测时的调控,能够更快速的对不同液体进行浊度检测。



技术特征:

1.一种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共用过光板(2)、光栅(4)、反光件(5)和透光板(6)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光镜(51)为凹面反光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光镜(51)下方固定设置第一转动座(511),第一转动座(511)由第一驱动件(512)驱动带动第一反光镜(5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光镜(52)为凹面反光镜,凹面反光镜将过光孔(21)的光发射到光栅(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光栅(4)下方固定设置第二转动座(41),第二转动座(41)由第二驱动件(42)驱动,并带动光栅(4)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反光镜(53)为凹面反光镜,光栅(4)衍射后的光射入第三反光镜(53)上,并由第三反光镜(53)反射到透光孔(61)内。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条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件(512)和第二驱动件(42)为步进电机,并由一个控制器控制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件(7),遮光件(7)包括遮盖在发光源(3)及第一反光镜(51)上方的第一遮光罩(71)、遮盖在第二反光镜(52)、第三反光镜(53)和光栅(4)以及透光板(6)上的第二遮光罩(72),以及设置在第一遮光罩(71)以及第二遮光罩(72)之间的遮光板(73),遮光板(73)避让过光板(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遮光件(7)还包括设置在过光孔(21)周围的遮挡板(74),遮挡板(74)设置在过光孔(21)靠近发光源(3)一侧,沿过光孔(21)四周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源系统,其包括主板本体;过光板,过光板上开设过光孔;发光源,发光源设置在过光板一侧,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分别为波长不同的白光和红外光;光栅,设置在过光板另一侧,用来将射入光栅表面的光进行衍射;反光件,反光件包括反射发光源发出的光的第一反光镜、反射第一反光镜所射出光的第二反光镜,以及将光栅衍射出的光进行反射的第三反光镜;透光板,透光板开设透光孔,第三反光镜反射的光通过透光孔,穿过待测液体到达检测器,以实现对液体的浊度监测。本申请具有满足对不同种类液体的浊度测量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明,纪飞,孙晓利,谢巍,徐少林,方强国,王志刚,张雷,邱绍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连华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