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及其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35851发布日期:2024-05-07 19:10阅读:8来源:国知局
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及其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颗粒物浓度传感器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及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做室外大气监测的时候常把颗粒物传感器放在百叶盒里面,当雨水溅在百叶盒上时,容易产生水雾,如果室外下雨或者起雾导致进入颗粒物传感器采集的被测气流中含有水汽,那么会导致颗粒物浓度测量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颗粒物传感器在水雾环境下进行工作时,容易导致颗粒物浓度测量结果偏高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及其处理装置。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在被测气流的进气嘴处设置了海绵以对被测气流中的水汽进行吸附与阻挡,防止被测气流中的水汽进入后端测量通道,同时允许被测气流中的颗粒物通过海绵并进入后端的加热处理管道,另外设置了水雾报警功能,在颗粒物传感器识别到被测气流中的大于2.5微米颗粒物数量和大于10微米颗粒物数量的比例异常大,可以判定被测气流中含有水汽,此时颗粒物传感器发出警报,提醒用户此时测量的颗粒物浓度数据不准确。

4、颗粒物传感器上还设置了湿度传感器,在湿度达到一定条件的时候使用加热装置对被测气流进行加热,以促进被测气流中的水汽蒸发,消除水雾对粉尘检测的影响。

5、实施本发明的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及其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通过加热以及海绵吸附阻挡的方式,降低被测气流中的水汽,从而提高颗粒物浓度检测的精度,增加了检测装置的场景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端盖、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处理管道;加热处理管道中空,一端设有出气嘴,另一端设有连接部,内部设有导热材料制成的导气管,导气管连通在出气嘴与连接部之间;加热装置的加热部位于加热处理管道的内部;端盖的一端设有用于流入被测气流的进气嘴,内部沿着轴向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一端与进气嘴连通,另一端的形状大小与所述连接部相适应,以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部设有海绵,用于对进气嘴中进入的被测气流中的水汽进行吸附与阻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海绵的材质为pu密度范围10~100ppi,厚度范围为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湿度传感器,用于对流经所述处理装置中的被测气流中进行湿度检测,在检测到湿度大于湿度预设值时,所述处理装置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处理管道上或者内部的温度,在检测到的温度大于温度预设值时,所述处理装置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停止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处理管道由导热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凹槽内部的形状大小相适应,以使得海绵的截面能够恰好填充完所述凹槽的径向方向。

8.一种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以及颗粒物浓度传感器,所述颗粒物浓度传感器连接处理装置的出气嘴,用于对出气嘴流出的被测气流进行浓度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装置,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被测气流中2.5微米以上颗粒物计数的占比大于2.5微米以上颗粒物计数占比预设值和/或10微米以上颗粒物计数的占比大于10微米以上颗粒物计数占比预设值时,所述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醒此时测量的颗粒物浓度中可能不准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消除水雾影响的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及其处理装置,包含端盖、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处理管道;加热处理管道中空,一端设有出气嘴,另一端设有连接部,内部设有导热材料制成的导气管,导气管连通在出气嘴与连接部之间;加热装置的加热部位于加热处理管道的内部;端盖的一端设有用于流入被测气流的进气嘴,内部沿着轴向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一端与进气嘴连通,另一端的形状大小与所述连接部相适应,以进行连接。本发明能够通过加热以及海绵吸附阻挡的方式,降低被测气流中的水汽,从而提高颗粒物浓度检测的精度,增加了检测装置的场景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友辉,何涛,杨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