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冲击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8929发布日期:2023-04-22 09:4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高速冲击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可靠性评价,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冲击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出行交通工具,这就导致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与性能越来越高。汽车在性能方面的表现如何与车身质量密切相关,随着汽车轻量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金属制件塑料化,这就需要对塑料制件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测试主要包括落球冲击实验与碎石冲击实验,这两种实验是相对独立的。落球冲击实验是将规定质量的球从不同高度落下;或在规定高度下将不同质量的球落下,以测定胶接试样在承受落球冲击击下产生裂痕所需的能量的实验,即对部件在承受撞击情况下的可靠性。碎石冲击实验是通过压缩空气将弹珠喷射在部件上,以模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飞溅起的沙石对部件造成的冲击情况,即对部件在行驶过程中承受飞石刮撞情况下的可靠性。

2、现有的实验装置都是针对两个测试分别设置对应的实验装置,所以无法实现在同一装置上对部件进行两个实验,实验装置集成性不足。并且由于现有的结构是通过压缩空气的方式将弹珠喷出,但是高压气体的稳定性较差,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实验结果差异较大,进而影响实验结果,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2、实验装置集成性不足,实验结果不准确。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冲击实验装置,包括:

4、撞击机构;所述撞击机构包括套管、滑设在所述套管内的伸缩杆、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伸缩杆上的撞针、与所述撞针对应设置的枪管、与所述枪管可拆卸连接的料斗;

5、动力机构,与所述撞击机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源、与所述电源连接的励磁支路与驱动支路、与所述励磁支路连接的励磁绕组、与所述驱动支路连接的驱动线圈;所述励磁绕组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驱动线圈与所述伸缩杆连接;及

6、测试机构,与所述撞击机构对应设置;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外箱、设置在所述外箱内的升降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用于固定待实验元件,所述枪管穿过所述外箱向靠近待实验元件方向延伸设置。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呈圆形阵列状布置,所述安装孔至少布置有两层。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撞针的周缘位置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枪管的内径尺寸与所述撞针的外径尺寸相对应。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励磁支路与所述驱动支路上均设置有变压器及整流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支路上设置有旋转式电位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板、穿设所述底板的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一侧的齿条、与所述齿条连接的齿轮、与所述齿轮连接的升降驱动件。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与所述齿条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底板。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基板、与所述基板连接的衔接柱、与所述衔接柱连接的摆杆、与所述摆杆连接的治具板、设置在所述摆杆与所述基板之间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一端与所述基板相铰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相铰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斗上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自所述料斗的一侧插入所述料斗内。

16、上述高速冲击实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7、通过将料斗与枪管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实现对枪管的更换,同时将撞针可拆卸的安装在伸缩杆上,实现对撞针的更换;通过更换不同的枪管与撞针,实现在落球冲击实验中对单个球体进行撞击,在碎石冲击实验中对各个弹珠进行撞击,实现将两个实验集成在一个实验装置上即可完成,集成性高,提高实验效率。

18、通过在套管上设置励磁绕组,在伸缩杆上设置驱动线圈,励磁绕组与驱动线圈通电产生磁场,驱动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与励磁绕组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将伸缩杆向枪管方向移动,进而通过撞针撞击枪管内的弹珠,使弹珠获得与伸缩杆移动速度相同的初速度,相比传统通过压缩空气将弹珠喷出的方式,极大减少周围环境温度对弹珠获得初速度的影响,进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呈圆形阵列状布置,所述安装孔至少布置有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针的周缘位置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枪管的内径尺寸与所述撞针的外径尺寸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支路与所述驱动支路上均设置有变压器及整流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支路上设置有旋转式电位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板、穿设所述底板的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一侧的齿条、与所述齿条连接的齿轮、与所述齿轮连接的升降驱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所述齿条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底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基板、与所述基板连接的衔接柱、与所述衔接柱连接的摆杆、与所述摆杆连接的治具板、设置在所述摆杆与所述基板之间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一端与所述基板相铰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相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上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自所述料斗的一侧插入所述料斗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可靠性评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冲击实验装置,包括撞击机构、动力机构及测试机构;撞击机构包括套管、滑设在套管内的伸缩杆、可拆卸安装在伸缩杆上的撞针、与撞针对应设置的枪管、与枪管可拆卸连接的料斗;动力机构包括电源、励磁支路、驱动支路、励磁绕组及驱动线圈;励磁绕组与套管连接,驱动线圈与伸缩杆连接。通过将料斗与枪管之间及撞针与伸缩杆之间可拆卸连接,实现单个球体或多个弹珠撞击的不同实验要求,实现将两个实验集成在一个实验装置上,集成性高,提高实验效率。励磁绕组与驱动线圈通电产生磁场相互作用,通过撞针撞击枪管内弹珠,减少环境温度对弹珠获得初速度的影响,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戴婷,李卫领,匡莉,庞承焕,吴博,李建军,陈平绪,叶南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高材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