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力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1039发布日期:2023-07-27 21:1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力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测力计,尤其涉及一种测力计。


背景技术:

1、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的大小的工具,运用于物理力学,主要由弹簧、挂钩、刻度盘构成,任何测量都是将某一个物理量与标准比较的过程,力的测量就是将力的作用效果与已知力的作用效果比较的过程。

2、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9605988u,一种管型测力计,其包括外筒和内筒,内筒底端连接有挂环和挂钩,所述挂环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外筒侧壁上开设有与连接块适配的连接槽,所述挂钩由挂环上拆卸下来时,所述连接块嵌设在连接槽内,所述挂钩与外筒侧壁抵接,所述外筒与挂钩的厚度之和最小,本实用新型具有在不影响管型测力计的收纳的同时,有效避免挂钩发生丢失从而导致装置难以对物体进行测力的效果。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避免挂钩发生丢失从而导致装置难以对物体进行测力,但是其不便对刻度进行读取时,需要一直提着或者拉着测力计进行刻度的读取,其刻度暴露在空气中,长时间的放置容易受到空气中水分子和灰尘的侵蚀,造成刻度的不清晰,让人难以记性刻度的读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刻度的读取,并且保护刻度不会受到空气种水分子和灰尘侵蚀的测力计。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测力计,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把手移动块,所述把手移动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外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透明罩,所述外筒内部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内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和内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挂钩。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罩的材质为透明材质,能够观察到其内部的情况,透明罩将其内部的刻度进行封闭,使得刻度不会受到外界空气中的水分子和灰尘的侵蚀,进而保证刻度的清晰,便于使用者进行刻度的读取,同时也使得外界的空气不会进入到外筒内,进而保证弹簧不会受到外界水分子的侵蚀,使得其锈蚀而不能正常的进行使用。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把手包括把手主体,所述把手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把手转动柱。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转动柱可在把手移动块的内部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对测力计进行提拉。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把手移动块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内部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槽用于把手的转动,滑块可在把手移动槽内进行移动,使得把手可以被收起,进而使得测力计在放置时所占用的空间更小,便于对其进行收纳和放置。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外筒包括外筒主体,所述外筒主体外侧的上方设有把手移动槽,所述外筒主体外侧的下方设有螺孔,所述外筒主体的内部设有固定装置槽,所述外筒主体内部的中间设有指针连接柱槽,所述外筒主体内部的中间设有指针槽,所述外筒主体的外侧设有刻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孔用于挂钩固定块的固定,使得挂钩不会轻易地丢失,指针槽用于指针的移动,指针连接柱槽用于指针连接柱的移动,固定装置槽用于固定装置的固定。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装置包括顶紧块,所述顶紧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紧柱,所述顶紧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顶紧柱外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固定块,所述顶紧柱外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固定块,所述顶紧柱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和内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紧块的材质为橡胶材质,能够增大其与内筒的摩擦力,使得其能够轻易地被固定住,外固定块固定在外筒的外侧,内固定块固定在外筒的内部,移动块可在顶紧柱的外侧进行移动,顶紧柱可在内固定块和外固定块的内部进行移动,通过按动连接块,使得顶紧柱可在内固定块和外固定块的内部进行移动,进而使得顶紧块顶住内筒,使得其被固定住,进而使得指针停止移动,便于使用者对其指向的刻度进行记录和观察,记录完成后松开手,顶紧柱则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弹回到原位,使得内筒能够再次进行移动。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底座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设有底座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槽用于固定挂钩。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挂钩包括螺柱,所述螺柱的外侧设有螺纹,所述螺柱的内部设有螺柱槽,所述螺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放置有挂钩主体,所述挂钩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挂钩固定块,所述挂钩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柱,可使得其被固定在底座的底部,挂钩固定块可将其固定在外筒的外侧,使得其被固定住,进而保证其不会轻易地丢失。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指针包括指针主体,所述指针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针连接柱。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针主体用于指向刻度,便于读取刻度。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内筒包括内筒主体,所述内筒主体的底部设有内筒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筒槽用于固定挂钩,内筒可在外筒的内部进行移动。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透明罩,能够使得其内部的刻度不会受到外界空气的侵蚀,进而使得刻度清晰,便于读取,透明罩的材质为透明材质,能够观察到其内部的情况,透明罩将其内部的刻度进行封闭,使得刻度不会受到外界空气中的水分子和灰尘的侵蚀,进而保证刻度的清晰,便于使用者进行刻度的读取,同时也使得外界的空气不会进入到外筒内,进而保证弹簧不会受到外界水分子的侵蚀,使得其锈蚀而不能正常的进行使用。

2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固定装置,能够在测量时使得其顶住内筒,进而使得其被固定住,进而使得指针停留在测量出,便于使用者对刻度进行观察,通过按动固定装置,使得顶紧柱在内固定块和外固定块的内部进行移动,进而使得顶紧块顶住内筒,使得其被固定住,进而使得指针停止移动,便于使用者对其指向的刻度进行记录和观察。



技术特征:

1.一种测力计,包括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把手移动块(2),所述把手移动块(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外筒(3),所述外筒(3)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5),所述外筒(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透明罩(4),所述外筒(3)内部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筒(10),所述内筒(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指针(9),所述内筒(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6),所述底座(6)和内筒(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挂钩(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包括把手主体(101),所述把手主体(1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把手转动柱(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移动块(2)包括转动块(201),所述转动块(201)的内部设有转动槽(202),所述转动块(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包括外筒主体(301),所述外筒主体(301)外侧的上方设有把手移动槽(302),所述外筒主体(301)外侧的下方设有螺孔(303),所述外筒主体(301)的内部设有固定装置槽(307),所述外筒主体(301)内部的中间设有指针连接柱槽(306),所述外筒主体(301)内部的中间设有指针槽(304),所述外筒主体(301)的外侧设有刻度(3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顶紧块(501),所述顶紧块(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紧柱(506),所述顶紧柱(5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05),所述顶紧柱(506)外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固定块(502),所述顶紧柱(506)外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固定块(504),所述顶紧柱(506)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块(503),所述移动块(503)和内固定块(502)之间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5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包括底座主体(601),所述底座主体(601)的内部设有底座槽(6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7)包括螺柱(701),所述螺柱(701)的外侧设有螺纹(702),所述螺柱(701)的内部设有螺柱槽(703),所述螺柱(7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环(704),所述连接环(704)的内侧放置有挂钩主体(705),所述挂钩主体(7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挂钩固定块(706),所述挂钩主体(7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70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针(9)包括指针主体(901),所述指针主体(9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针连接柱(9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0)包括内筒主体(1001),所述内筒主体(1001)的底部设有内筒槽(10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力计,涉及测力计技术领域,包括把手,把手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把手移动块,把手移动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外筒,外筒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外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透明罩,外筒内部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筒,内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指针,内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和内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挂钩,本技术通过设有固定装置,能够对内筒进行固定,使用者在进行测量时能够通过按动固定装置,使得其顶住内筒,使得其被固定住,进而使得指针停留在测量处,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观察,通过透明罩使得刻度不会受到空气的侵蚀。

技术研发人员:邵国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利仁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