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0389发布日期:2023-06-10 01:0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密封堵机构,属于气密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


背景技术:

1、气密性测试设备主要作用是检测产品的密封性能。气密性检测设备主要利用干净的压缩气体对产品直接或者间接充气(抽气),分析产品内部或者外部气体变化量,从而判断产品气密性(密封性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2、气密性测试设备以压缩空气为检测介质,通过向检测容腔内充入规定压力气体后对工件进行测试,如检测合格则设备亮绿灯,自动刻字ok标记,随后夹具自动解除压封状态,流转到下一工序。

3、但现有技术中的气密性测试设备在进行气密性测试时,工件的放置为固定放置,这样会导致当设备或者工件更换时,导致测试设备无法完全贴合工件的封堵孔,且由于气缸存在不稳定工作的公知问题,会导致工件受力不均匀导致的气密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2、技术方案: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上平移压紧组和高压封堵组;

3、所述高压封堵组包括:工台,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于所述工台底部的高压下压组和高压后堵组,固定安装于所述高压下压组和所述高压后堵组两侧的高压左侧浮动密封组和高压平移组;高压侧推缸组,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部、并与所述高压后堵组连接;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工台上。

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高压下压组包括:第一支撑板,通过多根支杆固定安装于所述工台底部;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于多根支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工台之间;拉紧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其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直线导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第一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堵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且穿过所述工台。

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高压后堵组包括:第三支撑板,通过多根支杆固定安装于所述工台底部;第二直线导轨,设有两组,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第二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上;第三直线导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第三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堵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板上、且穿过所述工台。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高压左侧浮动密封组设有两组浮动夹紧机构,所述浮动夹紧机构通过第四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浮动夹紧机构包括:第四直线导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板上,堵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直线导轨的滑块上、且端部弯折与所述高压下压组和高压后堵组的堵头接触;密封气缸,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堵块固定连接,缓冲块,固定于所述第四安装板一侧、且缓冲杆与所述连接板接触。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高压平移组设有两组,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高压下压组和高压后堵组上;

8、所述高压平移组由平移气缸和第五安装板组成;

9、其中一组高压平移组的第五安装板与所述高压下压组的第二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平移气缸的伸缩杆堵头与第一安装板的一端通孔接触;

10、另一端高压平移组的第五安装板与所述高压后堵组的第二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平移气缸的伸缩杆堵头与第三安装板的一端通孔接触。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高压侧推缸组包括:气缸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部,侧推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气缸安装座上、且伸缩杆与所述高压后堵组的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平移压紧组包括:第五直线导轨,设有两组,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第六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五直线导轨上的滑块上;移动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第六安装板连接;第四支撑板,通过多根支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六安装板上;第五支撑板,滑动连接于支杆上;封堵杆,设有若干根、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五支撑板的底部;下移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板上、且伸缩杆穿过第四支撑板与所述第五支撑板固定连接;封堵气缸,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板上、且穿过所述第五支撑板,所述封堵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设有堵头。

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缓冲块,所述第六安装板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缓冲块接触,以限制所述上平移压紧组的最大移动距离;

14、所述底座上设有控制台;所述上平移压紧组下方的底座上设有工件定位机构。

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六直线导轨、气动刻字机和位移气缸;

16、所述第六直线导轨固定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气动刻字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六直线导轨的滑块上,所述位移气缸固定安装于底座上、且通过连接块与所述气动刻字机固定连接。

1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密封堵机构,属于气密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气密封堵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上平移压紧组和高压封堵组;所述高压封堵组包括:工台,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于所述工台底部的高压下压组和高压后堵组,固定安装于所述高压下压组和所述高压后堵组两侧的高压左侧浮动密封组和高压平移组;高压侧推缸组,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部、并与所述高压后堵组连接;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工台上;从而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压封堵组使工件的多个面进行很好的固定,从而能很好的平衡工件所受外力,增加密封稳定性,防止工件因受力不均而窜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上平移压紧组和高压封堵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下压组包括:第一支撑板,通过多根支杆固定安装于所述工台底部;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于多根支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工台之间;拉紧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其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直线导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第一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堵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且穿过所述工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后堵组包括:第三支撑板,通过多根支杆固定安装于所述工台底部;第二直线导轨,设有两组,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第二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上;第三直线导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第三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堵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板上、且穿过所述工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左侧浮动密封组设有两组浮动夹紧机构,所述浮动夹紧机构通过第四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浮动夹紧机构包括:第四直线导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板上,堵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直线导轨的滑块上、且端部弯折与所述高压下压组和高压后堵组的堵头接触;密封气缸,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堵块固定连接,缓冲块,固定于所述第四安装板一侧、且缓冲杆与所述连接板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平移组设有两组,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高压下压组和高压后堵组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侧推缸组包括:气缸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部,侧推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气缸安装座上、且伸缩杆与所述高压后堵组的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移压紧组包括:第五直线导轨,设有两组,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第六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五直线导轨上的滑块上;移动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第六安装板连接;第四支撑板,通过多根支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六安装板上;第五支撑板,滑动连接于支杆上;封堵杆,设有若干根、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五支撑板的底部;下移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板上、且伸缩杆穿过第四支撑板与所述第五支撑板固定连接;封堵气缸,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板上、且穿过所述第五支撑板,所述封堵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设有堵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缓冲块,所述第六安装板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缓冲块接触,以限制所述上平移压紧组的最大移动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六直线导轨、气动刻字机和位移气缸;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密封堵机构,属于气密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高压多腔室的气密封堵机构,气密封堵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上平移压紧组和高压封堵组;所述高压封堵组包括:工台,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于所述工台底部的高压下压组和高压后堵组,固定安装于所述高压下压组和所述高压后堵组两侧的高压左侧浮动密封组和高压平移组;高压侧推缸组,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部、并与所述高压后堵组连接;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工台上;从而本技术通过高压封堵组使工件的多个面进行很好的固定,从而能很好的平衡工件所受外力,增加密封稳定性,防止工件因受力不均而窜动。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尤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飞玛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