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0550发布日期:2023-06-18 00:3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观测器,尤其是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


背景技术:

1、垂直应变量观测可取得垂直向的地壳应变观测资料,将应变固体潮从平面应变观测提升到三维空间应变观测,从而将某一点的平面应变张量矩阵扩展到三维空间应变张量矩阵。

2、目前在观测器的操作过程中,观测器在使用中,观测器端头在伸入探测孔中,容易造成观测器端头与探侧孔内壁贴合,容易造成观测器端头碰损或者表面粘附泥土等杂质,降低观测器实用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


技术实现思路

1、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用于解决目前在观测器的操作过程中,观测器在使用中,观测器端头在伸入探测孔中,容易造成观测器端头与探侧孔内壁贴合,容易造成观测器端头碰损或者表面粘附泥土等杂质,降低观测器实用性的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包括底座、基面、探测孔、观测器主体、防护机构以及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底座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观测器主体,所述观测器主体放置在探测孔中,所述基面顶侧表面开设有探测孔,所述基面位于底座底侧;

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螺纹套筒以及支座,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在底座底侧表面,所述螺纹杆底端表面螺纹套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有支座。

4、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螺纹杆位于底座底侧表面四个拐角位置处。

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监测器,所述监测器与探测器主体电性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与螺纹杆数目相等,且支座放置在基面顶侧。

7、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一螺纹柱、连接筒、第二螺纹柱、第二连接柱以及限位板,所述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在观测器主体侧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螺纹连接在连接筒内腔,所述第一螺纹柱一侧设置有螺纹连接在连接筒内腔的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一端与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与限位板侧表面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柱一端与贯穿连接筒侧表面,且第一连接柱与连接筒连接处转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柱一端贯穿连接筒侧表面,且第二连接柱与连接筒连接处转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内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以及第二螺纹柱,且第一螺纹柱以及第二螺纹柱与连接筒内腔的螺纹连接方向相反。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俯视截面呈圆弧形结构,所述限位板侧表面与探测孔内壁贴合。

12、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机构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防护结构关于观测器主体对称分布。

13、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防护机构以及调节机构,解决了目前在观测器的操作过程中,观测器在使用中,观测器端头在伸入探测孔中,容易造成观测器端头与探侧孔内壁贴合,容易造成观测器端头碰损或者表面粘附泥土等杂质,降低观测器实用性的问题,连接筒调节内腔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柱以及第二螺纹柱进行位置调节,进而便于调节第一螺纹柱以及第二螺纹柱之间相向以及相反移动,进而可以根据需求调节限位板与探侧孔内壁滑动贴合,进而便于将观测器主体后续进行稳定移动,旋转螺纹套筒,通过螺纹筒调节底座进行放置平稳,便于使用者。



技术特征:

1.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基面(6)、探测孔(7)、观测器主体(5)、防护机构以及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底座(1)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观测器主体(5),所述观测器主体(5)放置在探测孔(7)中,所述基面(6)顶侧表面开设有探测孔(7),所述基面(6)位于底座(1)底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螺纹杆(2)位于底座(1)底侧表面四个拐角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监测器(10),所述监测器(10)与探测器主体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与螺纹杆(2)数目相等,且支座(4)放置在基面(6)顶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柱(9)、第一螺纹柱(8)、连接筒(11)、第二螺纹柱(12)、第二连接柱(13)以及限位板(14),所述第一连接柱(9)固定连接在观测器主体(5)侧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柱(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8),所述第一螺纹柱(8)螺纹连接在连接筒(11)内腔,所述第一螺纹柱(8)一侧设置有螺纹连接在连接筒(11)内腔的第二螺纹柱(12),所述第二螺纹柱(12)一端与第二连接柱(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13)与限位板(14)侧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9)一端与贯穿连接筒(11)侧表面,且第一连接柱(9)与连接筒(11)连接处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柱(13)一端贯穿连接筒(11)侧表面,且第二连接柱(13)与连接筒(11)连接处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1)内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8)以及第二螺纹柱(12),且第一螺纹柱(8)以及第二螺纹柱(12)与连接筒(11)内腔的螺纹连接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4)俯视截面呈圆弧形结构,所述限位板(14)侧表面与探测孔(7)内壁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防护结构关于观测器主体(5)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包括底座、基面、探测孔、观测器主体、防护机构以及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底座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观测器主体,所述观测器主体放置在探测孔中,所述基面顶侧表面开设有探测孔,所述基面位于底座底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螺纹套筒以及支座,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在底座底侧表面,所述螺纹杆底端表面螺纹套接有螺纹套筒。该种垂直应变量观测器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连接筒调节内腔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柱以及第二螺纹柱进行位置调节,进而便于调节第一螺纹柱以及第二螺纹柱之间相向以及相反移动,进而可以根据需求调节限位板与探侧孔内壁滑动贴合,进而便于将观测器主体后续进行稳定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霞,张晓清,赵玉红,李玉丽,苏维刚,孙玺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省地震局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