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标角度测量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4292发布日期:2023-11-23 00:2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游标角度测量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角度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游标角度测量尺。


背景技术:

1、某些特定的产品在进行出厂检验时,需要测量箱盖开启到位后的开盖角度。现有技术测量箱盖开启角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采用游标角度尺直接测量,但目前测量精度最高仅有2′;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电子倾斜仪,通过分别测量箱盖和箱口相对大地水平面的夹角,再计算两次读数的差值得出箱盖的开启角度值,但此方法测量步骤过于繁琐,且电子倾斜仪测量精度受环境影响大。

2、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能提高精度的角度测量装置,如授权公告号为cn2310979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万能角度测量尺,该测量尺具有圆弧形主尺和可沿主尺圆弧的外侧滑动的游标尺(即副尺),此外还设置有主尺架(即主尺尺体)和游标尺架(即副尺尺体),通过两个尺架的运动使得主尺和游标尺相互配合,进而进行读数。

3、然而,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测量尺在测量一些待测面较大的角度时,当主尺架与待测量的一个面进行抵接时,即此时主尺的一个端面与待测量面抵接,那么主尺的另外一个端面会与另外一个待测量面产生干涉,此时会导致游标尺架无法与另一个待测面进行贴合,导致无法进行测量。此外在小角度的测量过程中,两个尺架的铰接位置处无法放置在夹角内,导致无法进行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标角度测量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待测量面较大或测量角度较小时无法对角度进行测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游标角度测量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游标角度测量尺,包括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分别具有主刻度和游标刻度,以及分别用于与被测件的两待测面相贴合的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游标刻度与主刻度所在圆同心布置,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在主刻度的所在圆的圆心处铰接,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均沿径向延伸或平行于径向延伸,所述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上分别设有垂直于主尺尺体且朝主尺尺体同一侧凸出的第一外延边和第二外延边,第一外延边和第二外延边的凸出高度大于其凸出方向上的另一尺体的高度,第一外延边和第二外延边的沿径向延伸或平行于径向延伸的侧面分别构成所述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

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游标角度测量尺进行改进,通过设置第一外延边和第二外延边,第一外延边和第二外延边的凸出高度大于其凸出方向上的另一尺体的高度,方便在进行测量时,使用外延边搭接在需要测量的测量面上,因此不用将整个游标角度测量尺放置在夹角之内,避免了当所需要测量的面过大时,主尺尺体的端部和待测量的面干涉;或者在待测量的角度较小时,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的铰接处与夹角发生干涉的问题;同时,第一外延边和第二外延边上的侧面构成两个基准面,方便成型,且通过两个基准面的设置便于使得游标角度测量尺和待测的面贴合,使得角度测量更加精确,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待测量面较大或测量角度较小时无法对角度进行测量的问题。

5、进一步地,所述主尺尺体包括弧形尺体以及连接在弧形尺体一端的径向延伸的直线尺体,第一外延边设置在直线尺体上,副尺尺体为直线形且与直线尺体的端部铰接。

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节省材料,便于主尺尺体的成型;第一外延边设置在直线尺体上,便于成型基准面。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延边处于直线尺体的外侧边缘位置,所述第二外延边处于副尺尺体的外侧边缘位置。

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成型,且当需要将游标角度测量尺放入到待测夹角时,基准面处于边缘位置,便于放置。

9、进一步地,所述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层叠铰接,第二外延边朝向主尺尺体所在一侧凸出,主尺尺体上在外侧边缘位置处还设有朝向副尺尺体一侧凸出的挡止凸边。

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进行收纳,同时避免在收纳过程中副尺尺体超出行程导致游标角度测量尺的损坏。

11、进一步地,所述挡止凸边、第一外延边以及主尺尺体呈t形布置。

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挡止凸边和第一外延边一次成型。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延边和第二外延边均为沿径向延伸或平行于径向延伸的长条形凸边。

1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成型简单,且长条形的长度较长,使得基准面的面积大,便于稳定在放置在待测面上。

15、进一步地,所述副尺尺体上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向外延伸有手柄。

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进行操作,且避免与副尺尺体上的游标刻度发生干涉。

17、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与第二外延边在轴向上间隔设置。

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为人员的操作预留空间,避免手柄与待测量的面碰撞。

19、进一步地,弧形尺体上设有弧形长槽,副尺尺体上在对应于弧形长槽的位置处安装有穿过弧形长槽的锁紧旋钮。

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约束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的相对运动,且便于在读数之前对两者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读数时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相对晃动而导致读数不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游标角度测量尺,包括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21),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21)分别具有主刻度(14)和游标刻度(22),以及分别用于与被测件的两待测面相贴合的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游标刻度(22)与主刻度(14)所在圆同心布置,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21)在主刻度(14)的所在圆的圆心处铰接,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均沿径向延伸或平行于径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21)上分别设有垂直于主尺尺体且朝主尺尺体同一侧凸出的第一外延边(15)和第二外延边(23),第一外延边(15)和第二外延边(23)的凸出高度大于其凸出方向上的另一尺体的高度,第一外延边(15)和第二外延边(23)的沿径向延伸或平行于径向延伸的侧面分别构成所述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标角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尺体包括弧形尺体(11)以及连接在弧形尺体(11)一端的径向延伸的直线尺体(12),第一外延边(15)设置在直线尺体(12)上,副尺尺体(21)为直线形且与直线尺体(12)的端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标角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延边(15)处于直线尺体(12)的外侧边缘位置,所述第二外延边(23)处于副尺尺体(21)的外侧边缘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游标角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21)层叠铰接,第二外延边(23)朝向主尺尺体所在一侧凸出,主尺尺体上在外侧边缘位置处还设有朝向副尺尺体(21)一侧凸出的挡止凸边(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游标角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凸边(16)、第一外延边(15)以及主尺尺体呈t形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游标角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延边(15)和第二外延边(23)均为沿径向延伸或平行于径向延伸的长条形凸边。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游标角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尺尺体(21)上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向外延伸有手柄(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游标角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4)与第二外延边(23)在轴向上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游标角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弧形尺体(11)上设有弧形长槽(13),副尺尺体(21)上在对应于弧形长槽(13)的位置处安装有穿过弧形长槽(13)的锁紧旋钮(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角度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游标角度测量尺。一种游标角度测量尺,包括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分别具有主刻度和游标刻度,游标刻度与主刻度所在圆同心布置,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铰接,所述主尺尺体和副尺尺体上分别设有第一外延边和第二外延边,第一外延边和第二外延边的凸出高度大于其凸出方向上的另一尺体的高度。通过设置第一外延边和第二外延边,方便在进行测量时,使用外延边搭接在需要测量的测量面上,因此不用将整个游标角度测量尺放置在夹角之内,避免主尺的端部与待测量面接触或者铰接处与夹角干涉,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待测量面较大或测量角度较小时无法对角度进行测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冰,刘佳琳,李红,陈继刚,何朝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