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

文档序号:36948121发布日期:2024-02-07 12:1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

本技术属于除垢剂测试相关,具体涉及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1、除垢剂在生产完成之后,需要通过将除垢剂和需要进行除垢的材料之间进行接触浸泡,通过观察材料的清洁程度,从而测试除垢剂清洁的性能和清洁所需的时间,但是在往测试设备中放入测试用的材料时,通过除垢剂浸泡过的材料碎屑会落入到测试设备中,在清洁时会出现缝隙中的碎屑无法清理出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清洁时会出现缝隙中的碎屑无法清理出的情况发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凹槽;

3、所述凹槽的前后两端内壁之间从左到右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

4、多个所述分隔板之间均设置有框架,多个所述框架的上端外壁中心处最前侧均固定连接有档杆以和壳体之间抵接对框架进行支撑,所述框架的上端外壁中心处内部内嵌有向上开口的弧形槽。

5、优选的,多个所述分隔板的左右两端外壁且位于框架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档条以限制框架的位置,多个所述档杆的另一端均套接有防滑套。

6、优选的,所述弧形槽和框架之间采用一体化连接,所述防滑套采用软橡胶材料制成。

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下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右端外壁中心处内部设置有向右开口的收纳槽以供收纳物品。

8、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前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笔筒,所述收纳槽的下端内壁靠近后侧设置有固定板。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外壁中心处靠近上侧设置有夹具,所述收纳盒的下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端外壁中心处从左到右等距设置有多个粘贴处以供便签的粘贴,所述分隔板将凹槽分为五个大小相同的槽位。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通过安装框架、档杆和弧形槽,在对除垢剂和材料之间进行反应检测时,可将材料和除垢剂放入到弧形槽之中进行收纳,待材料和除垢剂反应完成之后,材料上的杂质废屑会脱落并处在弧形槽之中,随后通过带动档杆移动即可将框架下端的弧形槽带出进行观察,在清理时,弧形槽的弧状形态没有直角处的缝隙,不会导致废屑落入到缝隙中无法清理的情况发生,且在清理时能够更加快速。

13、2、通过安装固定板和夹具,在除垢剂和材料之间进行反应的过程中,可将纸张通过夹具和固定板之间进行夹持,即可在纸张上书写反应时发生的不同情况时间等数据,在除垢剂进行测试完成之后,能够更加方便且准确的观察到除垢剂对不同材料之间的不同反应。



技术特征:

1.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凹槽(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隔板(3)的左右两端外壁且位于框架(4)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档条(10)以限制框架(4)的位置,多个所述档杆(7)的另一端均套接有防滑套(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9)和框架(4)之间采用一体化连接,所述防滑套(8)采用软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收纳盒(6),所述收纳盒(6)的右端外壁中心处内部设置有向右开口的收纳槽(11)以供收纳物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11)的前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笔筒(14),所述收纳槽(11)的下端内壁靠近后侧设置有固定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的前端外壁中心处靠近上侧设置有夹具(15),所述收纳盒(6)的下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外壁中心处从左到右等距设置有多个粘贴处(5)以供便签的粘贴,所述分隔板(3)将凹槽(2)分为五个大小相同的槽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垢剂性能测试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前后两端内壁之间从左到右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之间均设置有框架,多个所述框架的上端外壁中心处最前侧均固定连接有档杆以和壳体之间抵接对框架进行支撑,所述框架的上端外壁中心处内部内嵌有向上开口的弧形槽,在对除垢剂和材料之间进行反应检测时,待材料和除垢剂反应完成之后,材料上的杂质废屑会脱落并处在弧形槽之中,随后通过带动档杆移动即可将框架下端的弧形槽带出进行观察,在清理时,弧形槽的弧状形态没有直角处的缝隙,不会导致废屑落入到缝隙中无法清理的情况发生,且在清理时能够更加快速。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辉,李洪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石油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