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清洁电表盖内壁的电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3037发布日期:2023-09-17 02:2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便于清洁电表盖内壁的电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表,具体为便于清洁电表盖内壁的电表。


背景技术:

1、电能表的简称,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电能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在日常生活中,电表主要用于记录用电量,一般电表都会安装在电表盒中。电表箱是用于电表存放的设备;用于制造低压电缆分支箱箱体的材料是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箱体的主要组成分为abs工程塑料、聚碳酸酯透明pc材料、dmc、smc四种材料注塑、压制而成。这种复合材料由两部分组成:基体—聚酯类树脂;增强材料(简称pc、smc),所以又称其为透明pc材料、纤维增强的聚酯材料。透明pc材料、纤维增强型不饱和聚酯是一种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这种两种材料具有不溶、阻燃可回收特点,后一种材料具有不熔不可回收利用弊端其物理结构为三维网状结构,这四种材料通过功能性填料改性及特种纤维的增强已成为一种高性能的工程材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这种材料就被广泛地应用在电气领域中。而电表盒采用的材料具有电性能好、耐化学腐蚀、轻质高强、抗疲劳性能好、缺口敏感性、热导率低、膨胀系数小、优异的耐紫外线抗老化性能、使用寿命长、阻燃、无烟、无毒。

2、现有的电表盒的正面也会设置观察窗口便于工作人员抄取电表读数,但是长时间使用,电表盒内壁上会积灰,从而会导致观察窗口不便于观看电表的读数,需要人们定时进行清理,目前多通过打开电表盖后,用毛刷或其他物品进行擦除,但该方式仍需要打开电表盖,非常不方便,影响了人们的使用,工作效率低,同时毛刷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定期进行更换,以保证清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清洁电表盖内壁的电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于清洁电表盖内壁的电表,包括电表盒体和电表盒体一侧铰接连接的电表盖,所述电表盒体内中间位置设有电表主体,所述电表盖中间位置嵌设有观察窗,所述电表盖内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电表盖内观察窗两侧对称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上端延伸至电表盖上部对应电表盒体正面侧壁开设的传动槽内并与传动槽内顶部活动连接,远离所述电表盒体一侧的丝杆下端延伸至电表盒体下方连接有把手,所述传动槽内丝杆外侧对应位置套设有链轮,所述链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电表盖内侧丝杆外侧对应位置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之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内侧设有刷板,所述支架通过限位机构与刷板相连接,所述支架上下壁面对应位置均设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一侧连接有软管。

3、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电表盒体内靠近电表盖一侧壁上设有聚风罩,且聚风罩位于电表主体一侧,所述聚风罩内侧设有排风机,所述聚风罩一端连接有三通阀,且三通阀与聚风罩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软管的一端相连接,通过设有的清理机构,使其能够在不打开电表盖的同时直接扭转把手驱动两个丝杆转动,进而使得刷板对观察窗进行清理,同时能够对清理的灰尘进行吸走并吹至电表盒体外,避免产生的灰尘影响观察电表主体。

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支架两侧对称设有的l形板,所述l形板靠近支架一侧壁对应位置设有若干凸块,所述支架一侧壁开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支架的两端且位于l形板内侧对应位置均设有弹簧,通过设有的限位机构,使其能够方便刷板的拆装,方便对其进行更换,使用更加方便。

5、进一步的,所述滑块通过丝杆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螺母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电表盖转动连接,一般驱动滑块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动支架进而带动刷板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对观察窗进行清理。

6、进一步的,所述电表盒体两侧对应聚风罩位置均开设有若干通孔,且若干通孔倾斜开设并呈线性等距阵列方式分布,通孔的使用以便对将首席的灰尘排出电表盒体外,同时对电表盒体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

7、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凸块分布设置与刷板两侧,所述凸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且凸块与l形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架和l形板固定连接,以便通过弹簧对l形板提供复位的力,使其推动l形板对刷板限位固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丝杆、链轮、链条、滑块、支架、刷板、吸尘罩、聚风罩、排风机、三通阀和软管配合开设的通孔使用,使其能够通过扭转把手带动丝杆,从而驱动滑块带动支架和刷板移动,进而使得刷板对电表主体内壁进行处理,并将清理的灰尘抽吸排出电表盒体外,从而避免积尘导致观察窗不便于观看电表主体的读数,使用更方便,同时能够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l形板、凸块和弹簧的使用,使其能够对刷板限制固定,方便刷板拆装,以便更换刷板以保证清扫效果。



技术特征:

1.便于清洁电表盖内壁的电表,包括电表盒体(1)和电表盒体(1)一侧铰接连接的电表盖(3),所述电表盒体(1)内中间位置设有电表主体(2),所述电表盖(3)中间位置嵌设有观察窗(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洁电表盖内壁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电表盒体(1)内靠近电表盖(3)一侧壁上设有聚风罩(13),且聚风罩(13)位于电表主体(2)一侧,所述聚风罩(13)内侧设有排风机(14),所述聚风罩(13)一端连接有三通阀(16),且三通阀(16)与聚风罩(13)相连通,所述三通阀(16)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软管(17)的一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洁电表盖内壁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支架(10)两侧对称设有的l形板(18),所述l形板(18)靠近支架(10)一侧壁对应位置设有若干凸块(19),所述支架(10)一侧壁开设有与凸块(19)相适配的滑槽(20),所述支架(10)的两端且位于l形板(18)内侧对应位置均设有弹簧(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洁电表盖内壁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通过丝杆螺母与丝杆(5)螺纹连接,所述丝杆螺母与滑块(9)固定连接,所述丝杆(5)通过轴承与电表盖(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清洁电表盖内壁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表盒体(1)两侧对应聚风罩(13)位置均开设有若干通孔(15),且若干通孔(15)倾斜开设并呈线性等距阵列方式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清洁电表盖内壁的电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凸块(19)分布设置与刷板(11)两侧,所述凸块(19)与滑槽(20)滑动连接,且凸块(19)与l形板(1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0)和l形板(18)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便于清洁电表盖内壁的电表,包括电表盒体和电表盒体一侧铰接连接的电表盖,所述电表盒体内中间位置设有电表主体,所述电表盖中间位置嵌设有观察窗,本技术通过丝杆、链轮、链条、滑块、支架、刷板、吸尘罩、聚风罩、排风机、三通阀和软管配合开设的通孔使用,使其能够通过扭转把手带动丝杆,从而驱动滑块带动支架和刷板移动,进而使得刷板对电表主体内壁进行处理,并将清理的灰尘抽吸排出电表盒体外,从而避免积尘导致观察窗不便于观看电表主体的读数,使用更方便,同时能够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通过L形板、凸块和弹簧的使用,使其能够对刷板限制固定,方便刷板拆装,以便更换刷板以保证清扫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凤,朱颖峰,黄怡莞,温从卫,林超,王丽,王庆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