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0791发布日期:2023-08-18 15:3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监测装置,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热力管井监测是指对热力管井进行监测,以确保热力管井的安全运行,它可以帮助检测热力管井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及发现可能存在的缺陷和故障。

2、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固定在井盖底部,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容易受到井盖外界的影响,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度低,当井盖用吊绳把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吊装在井内使用时,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安装时容易和井壁发生碰撞,容易出现热力管井监测装置碰撞损坏的情况,需要安装时较为小心,增加了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以解决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固定在井盖底部,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容易受到井盖外界的影响,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度低,当井盖用吊绳把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吊装在井内使用时,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安装时容易和井壁发生碰撞,容易出现热力管井监测装置碰撞损坏的情况,需要安装时较为小心,增加安装难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处理模块;所述监测处理模块外部绑定有外固定吊装,外固定吊装上方设有井盖模块,监测处理模块两侧上下部均设置有侧滑槽架,侧滑槽架设置的矩形滑槽和内支撑杆尾端连接滑柱滑动连接,内支撑杆首端和外保护板内侧转动连接,外保护板内侧中部阵列有中支撑弹簧,监测处理模块底部设置有传感器,监测处理模块和热力管道的流量计量器等电性连接,监测处理模块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天线远程传输,减少线路的铺设。

4、进一步的,所述中支撑弹簧尾端和监测处理模块侧面固定连接,外保护板为凵字形结构,外保护板环绕在监测处理模块的两侧,监测处理模块受到外保护板保护,外保护板和井壁碰撞时,外保护板压缩中支撑弹簧,内支撑杆沿着侧滑槽架滑动。

5、进一步的,所述监测处理模块的两侧均前后镜像设置有侧滑槽架,外保护板内侧前后均镜像有内支撑杆,中支撑弹簧支撑外保护板和监测处理模块间隔设置,外保护板对监测处理模块进行保护,中支撑弹簧缓冲受到的冲击力,外保护板和热力管井的井壁碰撞,避免监测处理模块下放时和热力管井的井壁碰撞破坏的情况。

6、进一步的,所述外固定吊装上部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带,上连接带为织物带结构,上连接带顶端和上连接架固定连接,上连接带根据热力管井深度设置长度。

7、进一步的,所述井盖模块中部设置有无线天线,井盖模块底部滑轨滑动连接有延长架,延长架下部开设有v形连接滑槽,v形连接滑槽的v形凹槽始终保持上连接架在最低的中部位置。

8、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天线顶部贯穿至井盖模块顶部,无线天线顶部和井盖模块顶部为齐平设置有,无线天线和监测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v形连接滑槽和上连接架滑动连接,外固定吊装处于井盖模块的下方,先通过上连接带将监测处理模块放入到热力管井中。

10、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外保护板对监测处理模块进行保护,中支撑弹簧缓冲受到的碰撞冲击力,外保护板和热力管井的井壁碰撞,避免监测处理模块和热力管井的井壁碰撞破坏情况。

12、2、本实用新型内支撑杆对外保护板的移动路径进行引导,外保护板前后移动拉动中支撑弹簧弯曲缓冲,外保护板能够承受左右方向的同时也能够承受前后方向的碰撞缓冲,无需前后额外设置缓冲。

13、3、本实用新型监测处理模块通过外固定吊装深入到热力管井的内部,相较于固定在井盖模块底部监测准确度更高,井盖模块翻转后,延长架移动至热力管井的井口中部,避免上连接带和热力管井的井口接触磨损,在井盖模块开启后减少监测处理模块位置变化,方便对监测处理模块监测数值的维护校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处理模块(1);所述监测处理模块(1)外部绑定有外固定吊装(2);所述外固定吊装(2)上方设有井盖模块(3);所述监测处理模块(1)两侧上下部均设置有侧滑槽架(101),侧滑槽架(101)和内支撑杆(102)尾端滑动连接,内支撑杆(102)首端和外保护板(103)内侧转动连接,外保护板(103)内侧中部阵列有中支撑弹簧(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撑弹簧(104)尾端和监测处理模块(1)侧面固定连接,外保护板(103)为凵字形结构,外保护板(103)环绕在监测处理模块(1)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处理模块(1)的两侧均前后镜像设置有侧滑槽架(101),外保护板(103)内侧前后均镜像有内支撑杆(102),中支撑弹簧(104)支撑外保护板(103)和监测处理模块(1)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吊装(2)上部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带(201),上连接带(201)顶端和上连接架(202)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模块(3)中部设置有无线天线(301),井盖模块(3)底部滑动连接有延长架(302),延长架(302)下部开设有v形连接滑槽(30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天线(301)顶部贯穿至井盖模块(3)顶部,无线天线(301)顶部和井盖模块(3)顶部为齐平设置有,无线天线(301)和监测处理模块(1)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连接滑槽(303)和上连接架(202)滑动连接,外固定吊装(2)处于井盖模块(3)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吊装时容易和井壁发生碰撞,导致热力管井监测装置碰撞损坏的情况的问题。一种热力管井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处理模块;所述监测处理模块外部绑定有外固定吊装;所述外固定吊装上方设有井盖模块;所述监测处理模块两侧上下部均设置有侧滑槽架,侧滑槽架和内支撑杆尾端滑动连接,内支撑杆首端和外保护板内侧转动连接,外保护板内侧中部阵列有中支撑弹簧,中支撑弹簧尾端和监测处理模块侧面固定连接,外保护板环绕在监测处理模块的两侧。本实用外保护板和热力管井的井壁碰撞,避免监测处理模块和热力管井的井壁碰撞破坏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时会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时会勇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