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池检测,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金属壳体模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电动汽车失火爆炸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其中,电解液的泄露是引发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2、锂离子电池模组是由电池电芯按照各种串并联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以满足不同的电压、容量及功率输出需求。常见的模组壳体有塑料壳体和金属壳体,其中,金属壳体模组对绝缘要求更为严格。如果电解液从金属壳体模组中泄露,电解液会腐蚀外部的线路板和绝缘层,并导致模组短路,继而发生起火爆炸现象。因此,对金属壳体模组进行电解液泄露的检测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金属壳体模组检测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金属壳体模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电容器、电流检测报警器,第一导电部固定在金属壳体模组外壁,第二导电部固定在金属壳体模组的正极或负极处,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以及电容器串联形成闭合回路,电流检测报警器并联接入闭合回路中。
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还包括有壳体,电容器和报警器均安装在壳体的内部,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线管,电容器与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之间通过电线电连接,且电线从线管穿过。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壳体上安装有通电开关,通电开关用于接通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以及电容器串联的闭合回路。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还包括有指示灯,指示灯串联接入闭合回路中。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电流检测报警器包括蜂鸣器、信号转换器、a/d转换器、一次绕组、硅钢片铁芯、二次绕组;
7、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分别缠绕在硅钢片铁芯的相对两侧;
8、一次绕组并联接入闭合回路中;
9、二次绕组与a/d转换器串联形成闭合电路,且a/d转换器通过外接导线与信号转换器电连接,信号转换器与蜂鸣器电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第一导电部为第一导电环,第一导电环为铜制圆环,且第一导电环内镶嵌有磁铁,第一导电环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金属壳体模组外壁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第二导电部为第二导电环,第二导电环为铜制半圆环,且第二导电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金属壳体模组的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处。
12、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锂离子电池金属壳体模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金属壳体模组的电解液泄露进行检测,从而避免因电解液泄露而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引发的起火爆炸问题,可用于电池厂的电性能测试以及电池回收时的安全检测,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应用方面也具有潜在价值。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4、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组件接电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流检测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调节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开关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一种锂离子电池金属壳体模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电容器(9)、电流检测报警器(10),第一导电部固定在金属壳体模组外壁,第二导电部固定在金属壳体模组的正极或负极处,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以及电容器(9)串联形成闭合回路,电流检测报警器(10)并联接入闭合回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金属壳体模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壳体(5),电容器(9)和报警器(10)均安装在壳体(5)的内部,壳体(5)的外壁上安装有线管(4),电容器(9)与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之间通过电线电连接,且电线从线管(4)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金属壳体模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5)上安装有通电开关(8),通电开关(8)用于接通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以及电容器(9)串联的闭合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金属壳体模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指示灯(3),指示灯(3)串联接入闭合回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金属壳体模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流检测报警器(10)包括蜂鸣器(101)、信号转换器(102)、a/d转换器(103)、一次绕组(106)、硅钢片铁芯(105)、二次绕组(1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金属壳体模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部为第一导电环(1),第一导电环(1)为铜制圆环,且第一导电环内镶嵌有磁铁,第一导电环(1)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金属壳体模组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金属壳体模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电部为第二导电环(2),第二导电环(2)为铜制半圆环,且第二导电环(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金属壳体模组的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