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3465发布日期:2023-08-05 19:5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电测试,具体涉及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


背景技术:

1、风电机组通过机舱顶部的风速仪和机舱尾部的风向标测量风速和风向等参数,从而控制偏航系统使风机叶轮平面法向与入流方向一致,使其能够最大化地捕获风能。由于风向标安装时初始位置的标定存在误差,机舱形状、叶轮旋转对风向存在扰动,随着机组运行时间增长,风向标测量精准度也会随之降低,这导致风机在运行时会有对风误差,严重影响了风能利用效率,降低了机组发电量。风通过桨叶后,来到机舱顶部的风速仪,受流体力学影响,此处的风速与正常流经此处的风速存在较大偏差,这导致获得的功率特性曲线与真实的功率特性曲线存在较大偏差。

2、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如国土测绘、智能交通监控、无人机巡检、无人机测量等,目前无人机大多通过电池充电驱动旋翼结构,电池驱动的无人机大多采用锂电池进行供电。

3、无线供电技术已大规模应用在电子产品、照明、医疗等领域,具备电压稳定、防浪涌、便利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可以很大程度地方便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供电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

4、现有的无人机根据人为经验,对风速和风向进行非线性修正,使测试量贴近真实值,减少误差,并安装激光雷达测风仪,测量真实的风速和风向。

5、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

6、1)根据人为经验,对风速和风向进行非线性修正。此方法无法获得精确的、真实的风速、风向信息,此方法误差大,无法消除误差。若修正效果差,会导致更大的对风误差,严重影响风能利用效率,影响机组发电量。会导致更大的风速误差,造成功率特性曲线有较大偏差。

7、2)安装激光雷达测风仪,测量真实的风速和风向。若测量某一台风机的真实风速和风向,需要将此激光雷达测风仪安装在一特定位置,当需要测量另一台风机的真实风速和风向时,需将此激光雷达测风仪拆除后,安装到另一指定位置。这种方法操作复杂,测量周期长,测量不方便,需要大量人工操作。

8、3)现有的激光雷达测风仪需电源线接入电源进行供电。有线充电的方式因频繁插拔电源线,容易磨损插口,也容易折坏电源线,带来安全隐患。充电口容易受到灰尘或杂质的影响,容易导致端子之间的接触不良。同时,如果周围无充电装置或电源,当电量耗尽就会导致无法工作。

9、综上,现有装置会造成功率特性曲线有较大偏差,操作复杂,测量周期长,测量不方便,需要大量人工操作,且需电源线接入电源进行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装置会造成功率特性曲线有较大偏差,操作复杂,测量周期长,测量不方便,需要大量人工操作,且需电源线接入电源进行供电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本体和底座;

3、所述本体与底座连接;

4、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充电口、风向传感器、测风装置控制器、风速传感器、第一无线信号传输模块、第一数据储存模块、位置传感器、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测风装置主体、接收器和双旋翼风装置;

5、所述底座包括第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第二充电口、底座主体、发射器和支架;

6、所述测风装置主体两侧均设置有双旋翼风装置;

7、所述测风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充电口和接收器;

8、所述测风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

9、所述测风装置主体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

10、所述测风装置主体上设置有风向传感器、测风装置控制器、风速传感器、第一数据储存模块和位置传感器;

11、所述底座主体固定在支架上;

12、所述底座主体顶部设置有发射器;

13、所述底座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充电口;

14、所述测风装置主体上的第一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与底座主体上的第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通过网络信号连接。

15、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风装置主体一侧安装有蜂鸣扬声器。

1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一摄像模组、扬声器和第一信号天线;

17、第一摄像模组、扬声器和第一信号天线测风装置主体均设置在测风装置主体上。

18、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上设置有第一主摄像头和第一辅摄像头。

19、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旋翼风装置包括风警示灯、固定块、旋翼、旋翼臂、旋转轴和安装块;

20、所述风警示灯安装在固定块上;

21、所述旋翼臂固定在固定块上;

22、所述旋翼臂与安装块连接;

23、所述安装块中心安装有旋翼和旋转轴。

24、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器包括接收隔磁片和接收线圈;

25、所述接收隔磁片内部设置有接收线圈。

2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装置控制器、显示屏、第二数据存储模块、键盘、鼠标、第二摄像模组和信号天线;

27、所述装置控制器、显示屏、第二数据存储模块、键盘、鼠标、第二摄像模组和信号天线均安装在底座主体上。

28、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上设置有第二主摄像头和第二辅摄像头。

29、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滑轮、支撑板和支撑架;

30、所述支撑架与支撑板连接;

31、所述支撑板下方安装有滑轮。

32、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器包括发射线圈和发射隔磁片;

33、所述发射隔磁片内部设置有发射线圈。

3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装置会造成功率特性曲线有较大偏差,操作复杂,测量周期长,测量不方便,需要大量人工操作,且需电源线接入电源进行供电的问题。具体有益效果包括:

3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本装置可飞行至任一风电机组机舱顶部或任一地理坐标,测量真实的风速、风向和位置坐标信息,辅助风电场修正风向、风速数值,进行偏航精度优化,获得真实的功率特性曲线,减少风机对风误差,提高风能利用效率,提高机组发电量。本测风智能装置及底座行动自由,可短时间内飞行至任一风电机组机舱顶部完成真实的风速、风向信息测量,可短时间内测量整场所有风机顶部的真实风速、风向,辅助对整场风机进行优化,提高了测量效率,缩短了测量周期,减少了人员工作量,使风速、风向的测量变得便捷。本装置可通过有线、无线、太阳能三种模式进行充电。减短了充电时间,延长了测风装置飞行器的续航时间,无线充电和太阳能充电不需要连电源线,使充电变得方便。



技术特征:

1.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本体和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风装置主体(23)一侧安装有蜂鸣扬声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一摄像模组(3)、扬声器(4)和第一信号天线(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模组(3)上设置有第一主摄像头(1)和第一辅摄像头(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旋翼风装置包括风警示灯(15)、固定块(16)、旋翼(17)、旋翼臂(18)、旋转轴(19)和安装块(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包括接收隔磁片(6)和接收线圈(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装置控制器(24)、显示屏(25)、第二数据存储模块(26)、键盘(28)、鼠标(29)、第二摄像模组(37)和信号天线(3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37)上设置有第二主摄像头(35)和第二辅摄像头(3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滑轮(30)、支撑板(31)和支撑架(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包括发射线圈(33)和发射隔磁片(34);


技术总结
一套双旋翼风电智能测风装置,属于风电测试技术领域。所述本体与底座连接;所述测风装置主体两侧均设置有双旋翼风装置;所述测风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充电口和接收器;所述测风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测风装置主体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测风装置主体上设置有风向传感器、测风装置控制器、风速传感器、第一数据储存模块和位置传感器;所述底座主体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底座主体顶部设置有发射器;所述底座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充电口;所述测风装置主体上的第一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与底座主体上的第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通过网络信号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邸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