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收机构、接收装置和老化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02792发布日期:2023-07-06 23:0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收机构、接收装置和老化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激光器老化测试,尤其涉及一种接收机构、接收装置和老化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1、光纤激光器制造出后,一般会进行长期老化耐久可靠性测试,该测试过程中,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射入一接收机构内,该接收机构能够长时间接收激光器发出的能量,该能量主要以热量体现。

2、相关技术公开的接收机构为箱体结构,箱体的侧壁上设有水冷管路,利用水冷吸收激光打在箱体侧壁上产生的热量,从而达到激光器长期老化耐久可靠性的测试。但相关技术的接收机构在接收激光器的能量过程中,尤其是接收功率较高的激光器的能量,该接收机构的不同侧壁之间的温差较大,即不同侧壁吸收能量差别明显,如此不利于接收机构的耐受性,吸收能量较多的侧壁容易损坏而其余吸收能量较少的侧壁虽然仍可继续使用,但接收机构无法继续使用,使接收机构使用寿命降低,造成测试成本浪费。

3、因此,如何提升激光器老化耐久测试用于接收能量的接收机构的使用寿命,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接收机构、接收装置和老化测试设备,通过在正对激光射入孔的壁板上设置反光面与激光射入孔的轴向不垂直的反光部,使射入接收机构的激光被充分反射至其他壁板上,以使所有壁板均充分发挥冷却作用,从而提升接收机构的使用寿命。

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收机构,用于接收激光器的激光能量,所述接收机构为内部中空的箱体结构,构成该箱体结构的壁板分别为冷却板,各冷却板密封连接,所述接收机构的一冷却板上设有激光射入孔,与所述激光射入孔相对的冷却板面上设有用于反射激光的反光部,所述反光部的反光面的法向与所述激光射入孔的轴向具有夹角。

3、可选的,所述反光部沿所述激光射入孔的轴向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激光射入孔的孔径面积,所述反光部朝靠近所述激光射入孔侧凸设或远离所述激光射入孔侧凹设;所述反光部朝靠近所述激光射入孔侧凸设时,所述反光部的凸出面为反光面;所述反光部朝远离所述激光射入孔侧凹设时,所述反光部的凹入面为反光面。

4、可选的,所述反光部的反光面为弧形面或多个平面依次相接构成的面组或弧形面与平面依次连接构成的面组。

5、可选的,所述接收机构包括分别作为冷却板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侧板组,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侧板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密封连接构成内部中空的箱体结构,所述激光射入孔的轴向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上,所述反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板的靠近所述第一端板侧的面上。

6、可选的,所述侧板组包括沿周向依次密封连接围设的多个子板,所述多个子板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密封连接。

7、可选的,所述侧板组包括沿周向依次密封连接围设且沿第一方向密封连接的多个子板,位于所述侧板组沿第一方向两端的所述子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密封连接。

8、可选的,所述第二端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板的厚度。

9、可选的,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以及所述侧板组分别为内设水路的水冷板,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以及所述侧板组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二端板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口径分别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板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口径,所述第二端板的水路流道密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板的水路流道密度。

10、可选的,所述侧板组还包括连接件,部分或全部沿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子板采用所述连接件连接。

11、可选的,所述接收机构包括分别作为水冷板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侧板组,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侧板组包括沿周向依次密封连接围设且沿第一方向密封连接的多个子板和连接件,沿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子板采用所述连接件密封连接,位于所述侧板组沿第一方向两端的所述子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密封连接构成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端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端板的厚度;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以及所述侧板组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二端板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口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一端板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口径,所述第二端板的水路流道密度大于所述第一端板的水路流道密度,所述第一端板的水路流道、所述第二端板的水路流道以及所述侧板组的每个子板上的水路流道分别均匀排布设置;所述激光射入孔的轴向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上,所述反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板的靠近所述第一端板侧的面上,所述反光部沿第一方向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激光射入孔的径向轮廓面积,所述反光部朝靠近所述激光射入孔侧凸设,所述反光部的凸出面为反光面,所述反光部的反光面为多个平面镜依次相接构成的面组。

12、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如上所述的接收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件、活动件以及锁件,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上分别设有弧形缺口,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锁件可拆装连接,所述锁件锁接所述活动件和所述固定件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上的弧形缺口对应同轴;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设有所述激光射入孔的冷却板上且设置于所述接收机构的外侧,所述固定件的弧形缺口与所述激光射入孔同轴;沿所述激光射入孔的轴向,所述激光射入孔不受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遮挡。

13、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老化测试设备,所述老化测试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接收机构或如上所述的接收装置。

14、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了在与激光射入孔相对的壁板上设置反光部,该反光部的反光面与激光射入孔的轴向不垂直,即激光射入后被反光面反射至其他壁板上,而不是沿射入方向往复反射,以便使所有壁板均能够充分发挥冷却作用。进而克服了因接收机构的各壁板吸收能量差别较大而导致吸收能量较多的壁板容易损坏的问题,达到了将激光充分反射使所有壁板均能够充分发挥冷却作用,从而提升接收机构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接收机构,用于接收激光器的激光能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构为内部中空的箱体结构,构成该箱体结构的壁板分别为冷却板,各冷却板密封连接,所述接收机构的一冷却板上设有激光射入孔,与所述激光射入孔相对的冷却板面上设有用于反射激光的反光部,所述反光部的反光面的法向与所述激光射入孔的轴向具有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部沿所述激光射入孔的轴向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激光射入孔的孔径面积,所述反光部朝靠近所述激光射入孔侧凸设或远离所述激光射入孔侧凹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部的反光面为弧形面或多个平面依次相接构成的面组或弧形面与平面依次连接构成的面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构包括分别作为冷却板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侧板组,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侧板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密封连接构成内部中空的箱体结构,所述激光射入孔的轴向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上,所述反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板的靠近所述第一端板侧的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包括沿周向依次密封连接围设的多个子板,所述多个子板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密封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包括沿周向依次密封连接围设且沿第一方向密封连接的多个子板,位于所述侧板组沿第一方向两端的所述子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密封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板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以及所述侧板组分别为内设水路的水冷板,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以及所述侧板组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还包括连接件,部分或全部沿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子板采用所述连接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构包括分别作为水冷板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侧板组,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侧板组包括沿周向依次密封连接围设且沿第一方向密封连接的多个子板和连接件,沿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子板采用所述连接件密封连接,位于所述侧板组沿第一方向两端的所述子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密封连接构成中空的长方体结构;

11.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接收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件、活动件以及锁件,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上分别设有弧形缺口,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锁件可拆装连接,所述锁件锁接所述活动件和所述固定件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上的弧形缺口对应同轴;

12.一种老化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化测试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接收机构或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收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收机构、接收装置和老化测试设备,接收机构为内部中空的箱体结构,构成该箱体结构的壁板分别为冷却板,各冷却板密封连接,接收机构的一冷却板上设有激光射入孔,与激光射入孔相对的冷却板面上设有用于反射激光的反光部,反光部的反光面的法向与激光射入孔的轴向具有夹角。在与激光射入孔相对的壁板上设置反光部,反光部的反光面与激光射入孔的轴向不垂直,即激光射入后被反光面反射至其他壁板上,使所有壁板均能够充分发挥冷却作用。进而克服了因接收机构的各壁板吸收能量差别较大而导致吸收能量较多的壁板容易损坏的问题,达到了将激光充分反射使所有壁板均能够充分发挥冷却作用,从而提升接收机构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卿笃胜,肖石磊,孔文锋,钟家文,张槐,查从文,马淑贞,朱登川,高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