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爆式可燃气体传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5765发布日期:2023-08-09 19:1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爆式可燃气体传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气体检测,特别涉及一种隔爆式可燃气体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1、隔爆式气体传感器外壳不但要满足防爆标准的要求,还要实现气体检测功能,其内部感应元件需要与外部环境气体接触,这通常是在接触部位前方安装一满足防爆标准要求的呼吸元件来实现。呼吸元件与传感器外壳的连接处有间隙,对用于便携式产品的小尺寸传感器,为满足防爆标准要求,一般采用灌胶、过盈配合等装配方式,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不足。

2、此外,外壳与内部元件之间存在空间,由于呼吸元件的存在,该空间会延缓气体的进、出时间,从而影响传感器的反应和回零时间。同时,这些空间的存在意味着内部会残留更多的爆炸性气体,会对产品的防爆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出一种隔爆式可燃气体传感器结构,解决现有的传感器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爆式可燃气体传感器结构,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用于对气体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组件,所述壳体第一端设有用于输入待检测气体的呼吸元件,所述壳体第二端设有用于将所述传感器组件密封于所述壳体内的密封胶层;

3、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靠近呼吸元件一侧安装有若干传感器,所述电路板靠近密封胶层一侧安装有若干导电插针,若干所述导电插针穿设于所述密封胶层;所述呼吸元件与所述传感器之间设有一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开设有若干用于容纳所述传感器的容纳孔,所述传感器穿过所述容纳孔与所述呼吸元件对接。

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呼吸元件与所述壳体设置为不锈钢一体结构。

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胶层设置为环氧树脂胶层。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设置为两个。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插针设置为导电铜针。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优化了传感器内部结构,增加限位支架对传感器进行安装,消除了传感器与呼吸元件之间的空间,外部气体穿过呼吸元件后直接进入传感器进行检测,提升产品的防爆和计量性能;同时,呼吸元件与壳体采用一体结构,提升生产效率,保证防爆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爆式可燃气体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用于对气体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组件,所述壳体第一端设有用于输入待检测气体的呼吸元件,所述壳体第二端设有用于将所述传感器组件密封于所述壳体内的密封胶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爆式可燃气体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元件与所述壳体设置为不锈钢一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爆式可燃气体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层设置为环氧树脂胶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爆式可燃气体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设置为两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爆式可燃气体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针设置为导电铜针。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隔爆式可燃气体传感器结构,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用于对气体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组件,所述壳体第一端设有用于输入待检测气体的呼吸元件,所述壳体第二端设有用于将所述传感器组件密封于所述壳体内的密封胶层;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靠近呼吸元件一侧安装有若干传感器,所述电路板靠近密封胶层一侧安装有若干导电插针,若干所述导电插针穿设于所述密封胶层;所述呼吸元件与所述传感器之间设有一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开设有若干用于容纳所述传感器的容纳孔,所述传感器穿过所述容纳孔与所述呼吸元件对接。本申请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传感器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文声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元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