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9943发布日期:2023-07-28 06:4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能质量分析仪,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


背景技术:

1、电能质量分析仪,是对供电质量进行检测及分析的专用便携式产品。可以提供充电中的谐波分析及功率品质分析,能够对充电过程进行长时间的数据采集监测。同时配备电能质量数据分析软件,能够对上传至计算机的测量数据进行各种分析。

2、现有技术中,电能质量分析仪多为手持式结构,可随身携带并现场接线使用。虽然其电学构造已相对成熟,但其外部结构仍有改进空间。具体来看,常规产品的外部结构普遍缺少着力点,因而不便于手持携带;而且常规产品缺少防滑性的支撑结构,因而难以稳定的以一定倾角放置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以解决常规产品的外部结构普遍缺少着力点,因而不便于手持携带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常规产品缺少防滑性的支撑结构,因而难以稳定的以一定倾角放置使用。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如何扩展仪器外壳的可选构型。

4、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包括仪器主体,底部护罩,顶部护罩,凹台,接线柱,槽体,固定杆,挂环,握柄,支撑板,边框,凸出杆,插孔,圆角,橡胶凸棱,其中,在仪器主体的底端套接有底部护罩,在仪器主体的顶端套接有顶部护罩,在仪器主体的顶端具有凹台,顶部护罩不覆盖凹台,仪器主体的接线柱位于凹台中,在仪器主体的侧端具有槽体,在槽体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挂环挂接在固定杆上,在挂环上具有握柄,在支撑板的两侧具有边框,在边框的内侧上部具有凸出杆,在仪器主体的侧端具有插孔,凸出杆插接在插孔中,在边框的下端具有圆角,在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凸棱。

6、作为优选,底部护罩和顶部护罩均为橡胶材质。

7、作为优选,仪器主体呈长方体形状,底部护罩覆盖仪器主体底面的四个顶角,顶部护罩覆盖仪器主体顶面的四个顶角。

8、作为优选,握柄为塑料材质,握柄夹持固定于挂环上。

9、作为优选,在仪器主体的背侧具有卡槽,在支撑板上具有卡头,当支撑板贴合在仪器主体背侧时,所述卡头与所述卡槽相互卡固。

10、作为优选,在仪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与仪器主体卡接固定,所述端盖覆盖在凹台上端。

11、作为优选,边框的长度大于支撑板的长度,在仪器主体背侧具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位于支撑板上方且位于边框侧方。

12、在以上技术方案中,仪器主体为电能质量分析仪的主体结构,其内部构造可依照本领域的一般技术常识实施;底部护罩和顶部护罩分别用于保护仪器主体的底部和顶部,底部护罩和顶部护罩均为弹性材质,因此,当仪器主体坠落时可对其起到防撞缓冲作用;凹台用于使接线柱内嵌于其中,从而使接线柱不容易受到外部撞击;接线柱为电能质量分析仪的既有结构,用于接线使用;槽体用于设置固定杆;固定杆用于供挂环连接于其上;挂环可用于手持;挂环上的握柄可作为手持时的着力点;支撑板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起到支撑、放置作用;边框用于设置凸出杆;边框上的凸出杆用于同仪器主体上的通孔插接,从而使边框与仪器主体形成转动连接结构,因而可打开或关闭支撑板;边框下端采用圆角过渡更易于手持;橡胶凸棱用于增大支撑板下端的摩擦力,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该技术方案对仪器的外部结构进行了创新性改进,不仅为其增设了保护结构,而且对支撑部位和手持部位进行了优化改良。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在仪器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弹性材质的护罩,可起到一定的防撞保护作用;同时,将仪器的接线柱内嵌于顶部的凹台中,进一步起到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仪器侧端设置槽体并安装固定杆,进而将带有握柄的挂环安装在固定杆上,便于使用者手持。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仪器后侧增设了带有边框的支撑板,边框与仪器之间承载转动连接结构,并在底端设置橡胶凸棱起到防滑作用,从而能够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对本实用新型起到支撑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仪器主体(1),底部护罩(2),顶部护罩(3),凹台(4),接线柱(5),槽体(6),固定杆(7),挂环(8),握柄(9),支撑板(10),边框(11),凸出杆(12),插孔(13),圆角(14),橡胶凸棱(15),其中,在仪器主体(1)的底端套接有底部护罩(2),在仪器主体(1)的顶端套接有顶部护罩(3),在仪器主体(1)的顶端具有凹台(4),顶部护罩(3)不覆盖凹台(4),仪器主体(1)的接线柱(5)位于凹台(4)中,在仪器主体(1)的侧端具有槽体(6),在槽体(6)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挂环(8)挂接在固定杆(7)上,在挂环(8)上具有握柄(9),在支撑板(10)的两侧具有边框(11),在边框(11)的内侧上部具有凸出杆(12),在仪器主体(1)的侧端具有插孔(13),凸出杆(12)插接在插孔(13)中,在边框(11)的下端具有圆角(14),在支撑板(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凸棱(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底部护罩(2)和顶部护罩(3)均为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其特征在于,仪器主体(1)呈长方体形状,底部护罩(2)覆盖仪器主体(1)底面的四个顶角,顶部护罩(3)覆盖仪器主体(1)顶面的四个顶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握柄(9)为塑料材质,握柄(9)夹持固定于挂环(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在仪器主体(1)的背侧具有卡槽,在支撑板(10)上具有卡头,当支撑板(10)贴合在仪器主体(1)背侧时,所述卡头与所述卡槽相互卡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在仪器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与仪器主体(1)卡接固定,所述端盖覆盖在凹台(4)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边框(11)的长度大于支撑板(10)的长度,在仪器主体(1)背侧具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位于支撑板(10)上方且位于边框(11)侧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充电分析仪。该技术方案对仪器的外部结构进行了创新性改进,不仅为其增设了保护结构,而且对支撑部位和手持部位进行了优化改良。具体来看,本技术在仪器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弹性材质的护罩,可起到一定的防撞保护作用;同时,将仪器的接线柱内嵌于顶部的凹台中,进一步起到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在仪器侧端设置槽体并安装固定杆,进而将带有握柄的挂环安装在固定杆上,便于使用者手持。此外,本技术在仪器后侧增设了带有边框的支撑板,边框与仪器之间承载转动连接结构,并在底端设置橡胶凸棱起到防滑作用,从而能够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对本技术起到支撑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杜思宇,张俊,吴龙,张良武,郭登科,赵理威,赵兴,董龙,李科,张锋,王旭,刁惠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昌吉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