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及其面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42256发布日期:2023-10-06 07:5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及其面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显示面板自动化生产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


背景技术:

1、fpc是柔性电路板(柔性pcb),简称“软板”,又称“柔性线路板”,也称“软性线路板、挠性线路板”或“软性电路板、挠性电路板”。fpc一般用高分子材料pi做基材,该材料可以任意进行弯折、挠曲,用于在需要重复挠曲及一些小部件的链接,如翻盖手机翻盖弯折的部分、打印机链接打印头的部位、各种模组(如显示模组与主板的连接)。

2、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尺寸越来越小,使用fpc软板连接到pcb的技术需求也越来越高,精度要求在±0.05mm以内才能具备满足正确良好的连接,人工操作繁琐及效率低下等原因已经不具备市场生产需求。而部分自动化插接的设备也存在则定位不够精确的问题,容易发生误插、pcb板接口与fpc插接不到位、掉片、损伤pcb板接口的问题。此外,拼插过程中发现fpc存在滑移现象,造成了拼插精度欠佳的问题。

3、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插接工作手,以能适用于pcb板接口与fpc之间的精确、到位、灵活的插接。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通过结构设计,巧妙地将传统的fpc吸盘和机械夹持手集成为一体,在一台自动化设备上同时实现对fpc吸附式拼插和机械夹持式拼插,以能在实际生产实践中,根据fpc的尺寸规格、材质属性、插接对象灵活选择拼插方式,实现pcb板接口与fpc之间的精确、到位、灵活的拼插。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其包括用于吸附转移待插接对象的吸附件、夹持模组和连接模组,连接模组的一个端头底面为斜面,夹持模组包括夹持板,夹持模组的夹持板固定在连接模组端头部的斜面上,连接模组能平移和转动,待夹持状态下,夹持板与插接工作面夹角为锐角,夹持板成张嘴待夹持状态,连接模组受驱动后能绕固定点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模组相对吸附件的吸附面转动而实现闭合,夹持板成为闭嘴夹持状态。以上发明构思中,吸附件的吸附面能近似相当于插接工作面,吸附件上设置有真空吸附盘,将吸附件和夹持模组集成为一体,能灵活选用夹持方式以进行插接。

3、进一步的,其还包括驱动连接模组进行平移和转动的动力源以及关联动力源和连接模组的动力传递件,动力源固定于动力传递件的一端,动力传递件另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接模组。以上发明构思中,动力源提供原始的驱动力,通过动力传递件将动力输送给连接模组,实现连接模组的平移和转动,进而实现夹持模组向夹持工位的平移以及到位后向吸附件的吸附面转动闭合,进而实现夹持。

4、进一步的,其还包括运动导向结构件,运动导向结构件固定不动,其上开设有分别位于斜上方、斜下方的两个导向结构,连接模组活动连接在运动导向结构件的两个导向结构内以被导向结构限定发生平移和转动。连接模组被运动导向结构件引导,同时也受运动导向结构件的支撑或者悬挂。

5、进一步的,运动导向结构件包括相互独立且相对设置的两块运动导向板,运动导向板结构类似或者相同,每块运动导向板上分别设有位于斜上方、斜下方的两个导向结构为导向槽或者导向孔,斜上方导向结构为直线状,斜下方的导向结构呈弯曲状,弯曲状的导向结构包括长边通道和短边通道,长边通道与所述短边通道相连,长边通道平行于斜上方直线状的导向结构,短边通道向远离斜上方直线状的导向结构延伸。以上发明构思中,具体展示了通过导向槽或导向孔实现对连接模组导向的引导结构,沿着斜上方的直线状导向结构和斜下方导向结构的长边通道实现了连接模组的平移,待平移到位后,连接模组受斜下方的短边通道引导向下滑动,同时,围绕斜上方的直线状导向结构的末端转动,带动连接模组端头处斜面转动至与吸附件吸附面平行,进而实现夹持模组与吸附面贴合。

6、进一步的,连接模组呈块状,其两相对侧面的斜上方、斜下方分别设置有能与导向结构活动连接的导向柱,导向柱通过滚动件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结构内。导向柱插装在导向槽或者导向孔内,受导向槽或者导向孔的限定和引导。

7、进一步的,斜上方导向结构的长度与弯曲状导向结构的长边长度相等,以能限定连接模组平移结束后围绕活动连接在直线状导向结构末端的导向柱发生转动。

8、进一步的,弯曲状导向结构的弯曲角度、弯曲状导向结构的较短边的长度以及连接模组斜面相对吸附件吸附面的夹角一共三个参数之间具有关联性,三个参数相互配合,共同实现连接模组受驱动后转动。

9、进一步的,连接模组上相对于连接夹持模组的另一端头设置有限位导向结构,动力传递件通过限位导向结构与连接模组铰接。

10、进一步的,动力传递件一端具有与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结构相固定连接的螺纹或者卡口,另一端两相对的侧面设置有铰接销轴,通过铰接销轴与连接模组的限位导向结构进行铰接。

11、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面板检测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多功能插接工作手。

12、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申请中,设计了连接模组和夹持模组,其与吸附件集成为一体,夹持模组转动闭合后实现对fpc的夹持,其插接取料方式采用吸附和夹持配合的方式,能克服传动的吸附转移方式由于真空吸附盘不能在插接完成后及时解除吸附导致的fpc滑移,机械夹持能有效避免插接过程中fpc的滑移,插接精度高。在只能采用吸附转移时,夹持模组不工作,只采用吸附件工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功能全面的插接手。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给出了实现夹持拼接方式的具体结构,通过动力源、动力传递件、运动导向结构件以及连接模组的结构设计和配合,实现机械夹持的稳定可控。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夹持模组(2)、连接模组(3)和用于吸附转移待插接对象的吸附件(1),连接模组(3)的一端底面为斜面,夹持模组(2)固定在连接模组(3)一端的斜面上,连接模组(3)能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驱动连接模组(3)进行平移和转动的动力源(4)以及关联动力源(4)和连接模组的动力传递件(5),动力源(4)固定于动力传递件(5)的一端,动力传递件(5)另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接模组(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运动导向结构件(7),运动导向结构件(7)固定于所述夹持模组,其上开设有分别位于斜上方、斜下方的两个导向结构,连接模组(3)活动连接在运动导向结构件(7)的导向结构内以被限定发生平移和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其特征在于,分别位于斜上方、斜下方的两个导向结构为导向槽或者导向孔,斜上方导向结构为直线状,斜下方的导向结构呈弯曲状,弯曲状的导向结构包括长边通道和短边通道,所述长边通道与所述短边通道相连,所述长边通道平行于斜上方直线状的导向结构,所述短边通道向远离斜上方直线状的导向结构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其特征在于,连接模组(3)两相对侧面的斜上方、斜下方分别设置有与导向结构活动连接的导向件,导向件通过滚动件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结构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其特征在于,斜上方导向结构的长度与弯曲状导向结构的长边长度相等,以能限定连接模组(3)平移结束后围绕活动连接在直线状导向结构末端的导向件发生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其特征在于,弯曲状导向结构的弯曲角度、弯曲状导向结构的较短边的长度以及连接模组(3)斜面相对吸附件吸附面的夹角角度三个参数之间具有关联性,三个参数相互配合,共同实现连接模组(3)受驱动后转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其特征在于,连接模组(3)上相对于连接夹持模组(2)的另一端头设置有限位导向结构,动力传递件(5)通过限位导向结构与连接模组(3)铰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其特征在于,动力传递件(5)一端具有与动力源(4)的动力输出结构相固定连接的螺纹或者卡口,另一端两相对的侧面设置有铰接销轴(8),通过铰接销轴(8)与连接模组(3)的限位导向结构进行铰接。

10.一种面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多功能插接工作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插接工作手及其面板检测装置,属于显示面板自动化生产领域,其包括用于吸附转移待插接对象的吸附件、夹持模组和连接模组,连接模组的一个端头底面为斜面,夹持模组固定在连接模组端头部的斜面上,连接模组能平移和转动,待夹持状态下,夹持模组与插接工作面夹角为锐角,夹持模组成张嘴待夹持状态,连接块受驱动后能绕固定点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模组相对吸附件的吸附面转动而实现闭合,夹持模组成为闭嘴夹持状态。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面板检测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多功能插接工作手。本技术的插接工作手实现了插接取料方式为吸附和夹持配合的方式,能有效避免插接过程中FPC的滑移,插接精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龙,肖治祥,朱涛,叶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