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测试工装和电芯热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1126发布日期:2023-09-07 22:1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热测试工装和电芯热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测试工装和电芯热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热测试工装结构通常采用以下两种结构,其中,一种工装结构内未设置隔热材料,待测试件的热量会通过工装结构散失,从而导致测试实验结果失真,产生误差,影响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另一种工装结构内壁设有隔热材料,此时需要在工装结构上安装测温结构,才能实现对于工装结构内的热量的测量,安装测温结构需要开孔等导致热量易从工装结构散失,热测试结果不可靠,并且测温结构较复杂。

2、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以及提高热测试结果可靠性的热测试工装,特别是在电池领域。具体地,在电芯热失控时,极短时间会释放较大的热量,这些热量很快辐射到周边电芯,导致其它电芯由于过大热源而引起其它电芯温度急剧升高,温度超过电芯内极化温度会触发其它电芯失控,相连电芯触发热蔓延,使整个区域或者包络热蔓延,最终起火失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测试工装的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热测试工装热测试结果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热测试设备,该电芯热测试设备包括上述热测试工装。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热测试工装,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容置有待测试件,所述待测试件在测试过程中产生热量;蓄能件,所述蓄能件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蓄能件能够吸收所述待测试件在测试过程中产生的至少一部分热量,并且吸收的热量能够被测量。

4、可选地,所述蓄能件包括相变材料件。

5、可选地,所述蓄能件为石蜡、泡沫镍、红磷、膨胀石墨、石多孔二氧化硅和水凝胶中的至少一种。

6、可选地,所述蓄能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相变材料件,相邻两个所述相变材料件不同。

7、可选地,所述相变材料件为层状件。

8、可选地,所述的热测试工装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位于所述待测试件和所述蓄能件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待测试件和所述蓄能件接触,以传递热量。

9、可选地,所述的热测试工装还包括: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蓄能件和所述本体的内壁面之间。

10、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热件为硅酸件或气凝胶。

11、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热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的内壁面和所述蓄能件之间。

12、可选地,所述的热测试工装还包括:第二隔热件,所述第二隔热件位于所述本体的内壁面和所述第一隔热件之间。

13、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多个盖板,多个所述盖板围合有所述收容空间,至少两个所述盖板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14、可选地,每两个相邻两个所述盖板之间通过螺母可拆卸地连接。

15、可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以穿过测试件,所述热测试工装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本体活动连接,以打开或者封闭所述第一通孔。

16、可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热测试工装还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活动件能够沿着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活动,以对所述待测试件施加压力。

17、可选地,所述的热测试工装还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间隔开分布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位于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待测试件之间,所述第二板与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对应;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

18、可选地,所述本体为绝缘件。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电芯热测试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热测试工装。

2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测试工装,通过在本体的收容空间内安装有蓄能件,蓄能件能够吸收热量并且吸收的热量能够被测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测试工装具有结构简单、减小热测试结果的误差值,提高热量测试结果的可信度等优点。

21、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件包括相变材料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件为石蜡、泡沫镍、红磷、膨胀石墨、石多孔二氧化硅和水凝胶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相变材料件,相邻两个所述相变材料件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件为层状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为硅酸件或气凝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的内壁面和所述蓄能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两个所述盖板之间通过螺母可拆卸地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以穿过测试件,所述热测试工装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热测试工装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绝缘件。

17.一种电芯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中任一所述的热测试工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测试工装和电芯热测试设备,热测试工装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容置有待测试件,所述待测试件在测试过程中产生热量;蓄能件,所述蓄能件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蓄能件能够吸收所述待测试件在测试过程中产生的至少一部分热量,并且吸收的热量能够被测量。本技术实施例的热测试工装通过在本体的收容空间内安装有蓄能件,蓄能件能够吸收热量并且吸收的热量能够被测定,本技术实施例的热测试工装具有结构简单、减小热测试结果的误差值,提高热量测试结果的可信度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家瑜,张大地,李元平,彭青波,鲁志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