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5944发布日期:2023-10-02 05:5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天然气生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1、天然气净化厂是含硫天然气开发利用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其设置有脱硫装置,用于脱除原料天然气中的硫化氢、有机硫、部分二氧化碳等。脱硫装置常采用胺液脱硫工艺,胺液水溶液在脱硫吸收塔内低温高压的工况下通过气液逆流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脱硫脱碳。脱硫吸收塔运行的好坏直接决定产品天然气脱硫、脱碳是否合格,从而影响产品天然气的质量。

2、脱硫吸收塔的压差是吸收塔正常运行的重要参考参数之一,也是整个脱硫装置运行的关键参数,通过压差值的大小及变化趋势能直接判断吸收塔是否发生拦液、系统溶液是否发泡以及溶液脱硫情况等,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吸收塔压差值及时进行操作调整,避免出现脱硫装置波动、联锁停车、产品天然气不合格放空等事故事件的发生。

3、脱硫吸收塔中上部为气液逆流接触反应区,设置有多层塔盘,塔盘上有积液盘,积液盘内有脱硫溶剂,塔盘之间有一定的气相空间,目前常采用的差压测量方式是通过差压变送器连接到吸收塔中上部的气相空间进行直接测量,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方面,由于气相空间的气相介质夹带有脱硫溶液,为过饱和状态,吸收塔的高度一般较高,差压变送器与吸收塔的取压管道过长,含有过饱和状态脱硫溶液的气相介质一旦进入取压管道后,会解析出脱硫溶液,导致取压管道内易出现积液现象,常见的为呈凝液的脱硫剂,由于取压管道为φ12×2的不锈钢管,脱硫溶液为有机溶剂,具有较强的表面张力,当有大量积液产生时会在取压管道内形成液柱段,导致取压管道内的积液无法靠自重回流至脱硫吸收塔,聚集在管道内而影响差压变送器的测量结果;另一方面,若吸收塔中出现拦液或者溶液发泡现象,也可导致液态脱硫剂直接进入差压变送器与吸收塔之间的取压管道中,从而影响差压变送器的测量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通过改变差压变送器取压管道在脱硫系统中的连接位置来避免吸收塔中的脱硫溶液在运行异常时进入取压管道,同时也避免含有过饱和脱硫溶液的气相介质进入取压管道,从源头上极大的降低和减少取压管道内积液的来源,从而保证差压变送器的测量结果准确。此外由于取压管道整体长度可以允许设置得更短,因此实施成本更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包括脱硫吸收塔和与之连接的湿净化气重力分离器,还包括几字管和差压变送器;

4、所述脱硫吸收塔内中上部形成气液逆流接触反应区,其内介质的流动方向为气自下而上、液自上而下,且其内设置有多层塔盘,塔盘上设置有积液盘,积液盘内装有脱硫溶剂,塔盘之间形成气相空间;所述脱硫吸收塔内下部形成塔釜,其用于收集反应后的脱硫溶液;

5、所述几字管一端用以连接气源,另一端与所述脱硫吸收塔塔釜上部对应的塔身连通,几字管的突出管段上设置有第一取压口;

6、所述脱硫吸收塔与湿净化气重力分离器之间的连接管段设置有第二取压口,其中,连接管段与脱硫吸收塔的连接节点位于塔的中上部,且脱硫吸收塔内设有捕雾器;

7、所述差压变送器正负压室分别与第一取压口和第二取压口接通,且安装高度低于第一取压口和第二取压口的高度。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几字管垂直布置且其突出管段长度不大于1米,突出管段在立面的安装位置高于脱硫吸收塔的最底层塔盘。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取压口位于所述连接管段靠近几字管的垂直管段上。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取压口的轴线与所述垂直管段轴线垂直且第二取压口的朝向为背离所述脱硫吸收塔方向的±90°夹角内。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取压口的轴线与所述突出管段顶部轴线垂直且第一取压口的朝向为竖向朝上的±45°夹角内。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取压口与差压变送器之间配置有第一取压阀。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取压口与差压变送器之间配置有第二取压阀。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差压变送器的取压管路中配置有沉液段。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第一取压口和第二取压口均不再设置在脱硫吸收塔上,避免了脱硫剂进入与第一取压口/第二取压口连接的取压管的可能性,大幅减少了进入取压管气相介质中的液体含量,提高了进入取压管气相介质的质量,从而有效减少了取压管内的积液量,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第一取压口和第二取压口的设置能够使得对应的取压管整体长度得到控制,实施成本得到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包括脱硫吸收塔(1)和与之连接的湿净化气重力分离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几字管(6)和差压变送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几字管(6)垂直布置且其突出管段长度不大于1米,所述突出管段在立面的安装位置高于脱硫吸收塔(1)的最底层塔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压口位于所述连接管段(7)靠近几字管(6)的垂直管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压口的轴线与所述垂直管段轴线垂直且第二取压口的朝向为背离所述脱硫吸收塔(1)方向的±90°夹角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压口的轴线与所述突出管段顶部轴线垂直且第一取压口的朝向为竖向朝上的±45°夹角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压口与差压变送器(5)之间配置有第一取压阀(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压口与差压变送器(5)之间配置有第二取压阀(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压变送器(5)的取压管路中配置有沉液段。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天然气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差压测量系统其包括几字管、差压变送器、脱硫吸收塔和与之连接的湿净化气重力分离器;其中,几字管一端用以连接气源,另一端与脱硫吸收塔塔釜上部对应的塔身连通,几字管的突出管段上设置有第一取压口;脱硫吸收塔与湿净化气重力分离器之间的连接管段上设置有第二取压口,其中,连接管段与脱硫吸收塔中上部连通,脱硫吸收塔内设有捕雾器;差压变送器正负压室分别与第一取压口和第二取压口接通且安装高度低于第一取压口和第二取压口的高度。本技术能够在较低实施成本的基础上避免取压管中积液,保证脱硫吸收塔中压差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以减小取压管的整体长度,实施成本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高进,宋文中,周军,黄辉,慕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