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3980发布日期:2023-09-17 02:53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位观测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文地质勘察指为查明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而进行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旨在掌握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成因、分布及其运动规律,为合理开采利用水资源,正确进行基础、打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包括地下、地上水文勘察两个方面,地下水文勘察主要是调查研究地下水在全年不同时期的水位变化、流动方向、化学成分等情况,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侵蚀性,判定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阶段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影响,并提出防治建议。探测地下水位时,一般需要将探测组件投入观测井内,现有地下水位观测装置无法准确判断探测组件触及水面,导致测量水位出现严重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地下水位观测装置无法准确判断探测组件触及水面,导致测量水位出现严重的误差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包括:支撑组件;卷绕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卷绕轮上缠绕有测量绳;探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测量绳的末端,所述探测组件包括重锤和悬浮件;第一支撑轮,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轮设置于所述卷绕轮的一侧,所述测量绳绕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轮的上方;第二支撑轮,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轮远离所述卷绕轮的一侧,所述测量绳绕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轮的上方,所述测量绳在所述第一支撑轮与所述第二支撑轮之间形成支撑段;位置开关,设置于所述支撑段的下方,用于控制所述卷绕轮,所述位置开关的触头位于所述支撑段的正下方。

4、可选地,所述位置开关的触头位于所述支撑段的中点的正下方。

5、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轮与所述第二支撑轮之间设有立柱,所述位置开关设置于所述立柱的顶部。

6、可选地,所述位置开关的触头的上方设有配重件,所述配重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支撑段穿设于所述配重件的下方,并与所述配重件的下表面相接触。

7、可选地,所述配重件包括滑架和滚轮,所述滑架滑动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架。

8、可选地,所述立柱为高度可调的伸缩柱。

9、可选地,所述立柱包括两个柱段,两个所述柱段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两个所述柱段之间设有导向杆和螺纹杆。

10、可选地,所述测量绳的表面设有刻度。

11、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轮上设有观测尺,所述观测尺穿过所述第二支撑轮的轴线,并能够沿所述第二支撑轮的径向滑动。

12、可选地,所述观测尺设置成围绕所述第二支撑轮的u型结构,所述观测尺的闭合的一端设有观测窗口。

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4、本申请提供的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卷绕轮、探测组件、第一支撑轮、第二支撑轮和位置开关;卷绕轮转动连接于支撑组件,卷绕轮上缠绕有测量绳;探测组件,设置于测量绳的末端,探测组件包括重锤和悬浮件;第一支撑轮连接于支撑组件,第一支撑轮设置于卷绕轮的一侧,测量绳绕设于第一支撑轮的上方;第二支撑轮连接于支撑组件,第二支撑轮设置于第一支撑轮远离卷绕轮的一侧,测量绳绕设于第二支撑轮的上方,测量绳在第一支撑轮与第二支撑轮之间形成支撑段;位置开关设置于支撑段的下方,用于控制卷绕轮,位置开关的触头位于支撑段的正下方,当探测组件触及水面时,测量绳松弛,支撑段下垂呈向下弯曲的弧形,使得支撑段与位置开关的触头相互接触,触发位置开关,使卷绕轮停止转动,无需人工判断探测组件是否触及水面,提高了测量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开关(6)的触头(61)位于所述支撑段(211)的中点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轮(4)与所述第二支撑轮(5)之间设有立柱(14),所述位置开关(6)设置于所述立柱(14)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开关(6)的触头(61)的上方设有配重件(7),所述配重件(7)滑动连接于所述立柱(14),所述支撑段(211)穿设于所述配重件(7)的下方,并与所述配重件(7)的下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7)包括滑架(71)和滚轮(72),所述滑架(71)滑动连接于所述立柱(14),所述滚轮(72)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架(7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4)为高度可调的伸缩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4)包括两个柱段,两个所述柱段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两个所述柱段之间设有导向杆(141)和螺纹杆(14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绳(21)的表面设有刻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轮(5)上设有观测尺(8),所述观测尺(8)穿过所述第二支撑轮(5)的轴线,并能够沿所述第二支撑轮(5)的径向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尺(8)设置成围绕所述第二支撑轮(5)的u型结构,所述观测尺(8)的闭合的一端设有观测窗口(8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位观测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包括:支撑组件、卷绕轮、探测组件、第一支撑轮、第二支撑轮和位置开关;所述卷绕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卷绕轮上缠绕有测量绳;所述探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测量绳的末端;所述第一支撑轮设置于所述卷绕轮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轮远离所述卷绕轮的一侧,所述测量绳在所述第一支撑轮与所述第二支撑轮之间形成支撑段;位置开关,设置于所述支撑段的下方,用于控制所述卷绕轮,所述位置开关的触头位于所述支撑段的正下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下水位观测装置无法准确判断探测组件触及水面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薛茹,宋涛,王忠亮,杨昆,李东阳,孟红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