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5971发布日期:2023-10-21 18:3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食品检测,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食用菌是可食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现已成为中国农业的第六大产业。食用菌对重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富集和生物转化作用,产地环境中的土壤和水以及栽培基质污染重金属都将显著增加食用菌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导致其重金属含量超标,其累积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给人体带来潜在的危害,人们通常通过重金属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重金属检测设备在对食用菌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通过人工将食用菌进行粉碎和混合,操作繁琐,且耗时较长,而且混合不均匀也极容易导致检测出的结果出现误差,影响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旨在解决有现有相关技术中对食用菌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通过人工将食用菌进行粉碎和混合,操作繁琐,且耗时较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包括:

3、主体,所述主体的内侧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设置为沿横向依次连通的承料腔以及检测腔,所述主体的上侧在对应所述承料腔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口,所述检测腔内设置有检测仪,所述检测仪用以对待检样品进行紫外可分光光度检测;

4、破碎结构,包括筒体以及破碎轴,所述筒体呈下端开口设置、且其开口连通所述连通口,所述筒体的侧壁沿横向开设有一入料口、且在所述入料口活动设置有一盖部,所述盖部在其活动行程可打开或关闭所述入料口,所述破碎轴沿上下向延伸轴线转动安装在所述筒体内、以与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之间间隔形成加工空间;

5、承料结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瓶体,所述瓶体在其活动行程内具有位于所述承料腔,且其瓶口在上下向对应所述连通口的第一位置、以及位于所述检测腔,且置于所述检测仪的第二位置;以及,

6、给水结构,所述给水结构用以在所述瓶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向所述瓶体内注水。

7、可选地,所述给水结构包括给水部,所述给水部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位于所述破碎轴的上侧,所述给水部内设置有进水管路,所述给水部的下侧在对应所述加工空间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进水管路的出水口。

8、可选地,所述破碎结构还包括:

9、转轴,所述转轴沿上下向延伸轴线转动安装在所述筒体内,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给水部、且其上端部分向上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外侧;以及,

10、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至所述筒体上、且其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部分。

11、可选地,所述给水结构还包括:

12、蓄水箱,安装至所述主体的外侧;

13、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蓄水箱的出水端;以及,

14、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另一端连通所述进水管路。

15、可选地,所述连通口的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在对应所述加工空间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过孔。

16、可选地,所述盖部沿横向活动安装在所述筒体上;

17、所述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以驱动所述盖部朝靠近所述入料口的方向活动。

18、可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至少一弹簧,所述弹簧沿横向弹性伸缩设置,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筒体与所述盖部之间。

19、可选地,所述盖部在靠近所述筒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沿横向延伸的限位杆,所述筒体在对应所述限位杆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用以供所限位杆嵌入;

20、所述弹簧对应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安装在所述筒体与所述限位杆之间。

21、可选地,所述检测仪在靠近所述承料腔的一侧呈开口设置;

22、所述承料结构还包括:

23、置物板,所述置物板沿横向活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用以供所述瓶体放置;以及,

24、驱动推杆,所述驱动推杆用以驱动所述置物板活动。

25、可选地,所述置物板的上端凹设有置物槽,所述瓶体对应设于所述置物槽内。

2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有所述破碎结构,在对食用菌样品进行重金属检测时,可活动所述盖部,使得所述入料口打开,操作人员可将食用菌样品自所述入料口置入所述筒体内,关闭所述盖部,所述破碎轴开始转动工作,由于所述破碎轴与所述筒体的腔壁之间间隔形成有所述加工空间,在所述加工空间内,食用菌样品被所述破碎轴破碎研磨成合适大小,在重力作用下,破碎研磨后的食用菌样品自所述入料口进入至所述承料腔内、且被所述瓶体容置,同时所述给水结构同步工作,像所述瓶体内注入液体,从而在所述瓶体内制备形成有待检溶液,通过活动所述瓶体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使得所述检测仪对待检溶液进行重金属检测。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自动化粉碎混合制备食用菌溶液,以简便操作,减少试验检测耗时。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结构包括给水部,所述给水部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位于所述破碎轴的上侧,所述给水部内设置有进水管路,所述给水部的下侧在对应所述加工空间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进水管路的出水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结构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结构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的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在对应所述加工空间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过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沿横向活动安装在所述筒体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至少一弹簧,所述弹簧沿横向弹性伸缩设置,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筒体与所述盖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在靠近所述筒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沿横向延伸的限位杆,所述筒体在对应所述限位杆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用以供所限位杆嵌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在靠近所述承料腔的一侧呈开口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的上端凹设有置物槽,所述瓶体对应设于所述置物槽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所述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包括主体、破碎结构、承料结构以及给水结构,所述主体的内侧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设置为沿横向依次连通的承料腔以及检测腔,所述主体的上侧在对应所述承料腔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口,所述检测腔内设置有检测仪,所述检测仪用以对待检样品进行紫外可分光光度检测。本技术旨在解决有现有相关技术中对食用菌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通过人工将食用菌进行粉碎和混合,操作繁琐,且耗时较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运生,夏柯,张黎明,王皓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随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