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超速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3363发布日期:2023-11-06 19:3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子超速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子超速试验机。


背景技术:

1、电机转子是电机中的旋转部分,电机转子因装配制造原因,转子的内应力没有得到释放,电机转子内部的磁极因高速旋转位置会发生变化,往往没有经过高速测试的电机返厂率高,使用寿命短,在电机使用过程中满负荷运转后会因为不平衡量变化过大而产生震动,因此转子超速试验就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更经济的转子超速试验机。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转子超速试验机,包括床身,及与床身相连的电箱,及与床身相连的油冷机,及与床身相连的控制箱,及设置于床身底部的地脚,及设置于床身内的纵向滑轨,及设置于滑轨上可进行上下升降的尾座安装板,及设置于尾座安装板上的尾座单元,及设置于滑轨之间的伺服电机,及设置于尾座安装板上包裹于尾座单元的防护罩,及设置于床身上的装配窗口,及设置于床身内侧与装配窗口相对应的防护门,及设置于防护门两端垂直设置的气缸,及设置于尾座单元正下方的主轴单元,及设置于主轴单元上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具,所述尾座单元包括固定于尾座安装板上的尾座支架,及设置于尾座支架上的爪盘,及设置于爪盘底部的精密气动三爪,及设置于精密气动三爪底部的精密高速轴承,及设置于尾座支架侧壁上的第一振动传感器。

4、作为优选,所述夹具与工件接触端设置有液压油腔,所述主轴单元侧边设置有第二震动传感器。

5、作为优选,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丝杆可带动尾座安装板在滑轨上进行上下升降。

6、作为优选,所述防护门紧贴于装配窗口内侧,所述防护门通过气缸可紧贴装配窗口进行上下升降。

7、作为优选,所述精密气动三爪可沿着爪盘径向移动,所述精密气动三爪底部设置有三个用于安装精密高速轴承的安装槽。

8、作为优选,所述地脚为六个,两两对称设置于床身底部。

9、作为优选,所述工件上端位于三个精密高速轴承之间,工件下端位于夹具内与液压油腔相抵。

10、本实用新型转子超速试验机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转子超速试验机的震动传感器可实时监控转子在监测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幅度;防护罩和防护门的设置,可以保证在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测试后的电机不会在使用中由于不平衡量变化过大而产生震动,减少了电机返厂率;电机转子在允许的额定转速并持续运行一端时间,可以使工件的内应力得到足够释放。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子超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及与床身相连的电箱,及与床身相连的油冷机,及与床身相连的控制箱,及设置于床身底部的地脚,及设置于床身内的纵向滑轨,及设置于滑轨上可进行上下升降的尾座安装板,及设置于尾座安装板上的尾座单元,及设置于滑轨之间的伺服电机,及设置于尾座安装板上包裹于尾座单元的防护罩,及设置于床身上的装配窗口,及设置于床身内侧与装配窗口相对应的防护门,及设置于防护门两端垂直设置的气缸,及设置于尾座单元正下方的主轴单元,及设置于主轴单元上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具,所述尾座单元包括固定于尾座安装板上的尾座支架,及设置于尾座支架上的爪盘,及设置于爪盘底部的精密气动三爪,及设置于精密气动三爪底部的精密高速轴承,及设置于尾座支架侧壁上的第一振动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超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与工件接触端设置有液压油腔,所述主轴单元侧边设置有第二震动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超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丝杆可带动尾座安装板在滑轨上进行上下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超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紧贴于装配窗口内侧,所述防护门通过气缸可紧贴装配窗口进行上下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超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气动三爪可沿着爪盘径向移动,所述精密气动三爪底部设置有三个用于安装精密高速轴承的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超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为六个,两两对称设置于床身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超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上端位于三个精密高速轴承之间,工件下端位于夹具内与液压油腔相抵。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超速试验机,包括床身,及设置于床身内的纵向滑轨,及设置于滑轨上可进行上下升降的尾座安装板,及设置于尾座安装板上的尾座单元,及设置于滑轨之间的伺服电机,及设置于尾座安装板上包裹于尾座单元的防护罩,及设置于床身上的装配窗口,及设置于床身内侧与装配窗口相对应的防护门,及设置于防护门两端垂直设置的气缸。由于震动传感器可实时监控转子在监测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幅度;防护罩和防护门的设置,可以保证在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测试后的电机不会在使用中由于不平衡量变化过大而产生震动,减少了电机返厂率;电机转子在允许的额定转速并持续运行一端时间,可以使工件的内应力得到足够释放。

技术研发人员:唐安伟,雷一涛,陈坤见,唐安军,穆凯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亿洋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