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3668发布日期:2023-11-30 11:5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底泥取样装置,具体是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1、底泥采样是指为了研究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底泥中积累、分布、转化和迁移的规律,需要采集底泥样品。水的流量和流速直接影响沉积物沉积的速度、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受控制水体或受污染水域的沉积状况与自然条件下的不同。底泥采样要考虑自然因素,也要考虑人为因素。

2、随着当下科技的发展,对于河流的底泥取样越来越频繁,为此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取样装置,但传统的采样装置在对河流底泥进行取样时,难以控制装置内取样的量,造成取样效率低,为此需要一种定量的底泥取样装置,提高取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取样装置在对河流底泥进行取样时,难以控制装置内取样的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包括下端敞口的底泥取样筒,所述底泥取样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在定位套内沿轴线活动穿设有定量筒,在定位套与定量筒之间设置有定位固定组件;

4、定量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底泥取样筒内的限位环,在定量筒内沿轴线活动穿设有活塞杆,在活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限位环下方且与底泥取样筒相适应的活塞,在底泥取样筒的下端设置有开合机构。

5、上述的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所述底泥取样筒的上端敞口设置,在底泥取样筒的上端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有盖帽,所述定位套固定连接在盖帽的顶部。

6、上述的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所述定位固定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定位套侧面的定位螺杆,在定量筒侧面沿轴向开设有与定位螺杆相适应的若干定位孔,在定量筒的外圈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把,在定量筒的前侧面沿轴向设置有刻度线。

7、上述的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位于定量筒外,在活塞杆的上端外圈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把。

8、上述的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沿活塞杆的轴线活动穿设的连接杆,在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活塞杆外的转柄;

9、在底泥取样筒的下端敞口处固定连接有隔板,在隔板上间隔开设有两个进出口;在连接杆的下端近端部固定连接有与隔板活动贴合的密封板,在密封板上开设有与各进出口一一相应的通口;连接杆的下端活动穿过隔板,在连接杆的下端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有限位盖。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定位筒与定位套的配合对限位环进行轴向调节,当沿轴向拉动活塞杆带动限位环下方的活塞,使活塞移动至限位环时停止移动,完成对底泥的定量抽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解决取样装置在对河流底泥进行取样时,难以控制装置内取样的量,从而提高取样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包括下端敞口的底泥取样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取样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2),在定位套(2)内沿轴线活动穿设有定量筒(3),在定位套(2)与定量筒(3)之间设置有定位固定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取样筒(1)的上端敞口设置,在底泥取样筒(1)的上端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有盖帽(9),所述定位套(2)固定连接在盖帽(9)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固定组件(4)包括螺纹连接在定位套(2)侧面的定位螺杆(401),在定量筒(3)侧面沿轴向开设有与定位螺杆(401)相适应的若干定位孔(402),在定量筒(3)的外圈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把(403),在定量筒(3)的前侧面沿轴向设置有刻度线(4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6)的上端位于定量筒(3)外,在活塞杆(6)的上端外圈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把(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8)包括沿活塞杆(6)的轴线活动穿设的连接杆(801),在连接杆(801)顶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活塞杆(6)外的转柄(8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流底泥定量取样装置,包括下端敞口的底泥取样筒,所述底泥取样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在定位套内沿轴线活动穿设有定量筒,在定位套与定量筒之间设置有定位固定组件;定量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底泥取样筒内的限位环,在定量筒内沿轴线活动穿设有活塞杆,在活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限位环下方且与底泥取样筒相适应的活塞,在底泥取样筒的下端设置有开合机构。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解决取样装置在对河流底泥进行取样时,难以控制装置内取样的量,从而提高取样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尚潇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河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