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膜式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6648发布日期:2024-01-16 11:1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膜式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面风速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热膜式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


背景技术:

1、柜式排风罩俗称通风柜,与密闭罩相似。小零件喷漆柜、化学试验室通风柜是柜式排风罩的典型结构。大型室式通风柜,一侧面完全敞开,操作人员在柜内工作,主要用于大件喷漆、粉料装袋等。通风柜的工作口对柜内的气流分布影响很大,气流分布又直接影响柜式排风罩的工作效果。

2、在计算通风柜排风量公式中,需要精准测量通风柜的面风速,目前广泛应用的面风速传感器主要有机械式、超声波式和热线式三种,其中机械式风速计在低风速和高风速时测量精度低,而且响应速度慢,超声波式结构较大,安装使用不便利,热线式的热线探头比较长整体占据空间比较大,因此具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热膜式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其优点在于风速测量的理论基础是基于热线热膜风速仪的无限长圆柱的热损失方程,能够实现低风速的测量,大大缩小了尺寸结构,使传感器便于安装在测量设备上。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热膜式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包括通风柜进风口,所述通风柜进风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pt热膜、第二pt热膜、第三pt热膜和发热膜,所述第一pt热膜位于通风柜进风口的进风处,所述第二pt热膜、第三pt热膜和发热膜设置在通风柜进风口远离第一pt热膜的一端,所述发热膜位于第二pt热膜和第三pt热膜之间,所述第一pt热膜、第二pt热膜、第三pt热膜的阻值变化与温度成正比。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pt热膜、第二pt热膜和第三pt热膜与通风柜进风口之间设置隔热基。隔热基的设置,可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可降低pt热膜与通风柜进风口之间的热交换。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基由硅材料制成。硅材料制成的隔热基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大大降低了热交换。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膜为加热电阻。加热电阻的设置,当发热膜通电后即可进行发热,提高了发热的便捷性。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pt热膜、第二pt热膜和第三pt热膜均为测温电阻,所述第二pt热膜和第三pt热膜关于发热膜对称设置。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膜通过导线连接有恒定功率电源。恒定功率电源的设置,可使得发热膜能够持续恒温发热,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热膜式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通过设置有第一pt热膜、第二pt热膜、第三pt热膜和发热膜,当流体流过发热的pt热膜时,就会将一部分热量带走,在通风柜进风口处放置检测第一pt热膜,检测进风口温度常数,下游设置第二pt热膜和第三pt热膜,通过检测发热膜两侧第二pt热膜和第三pt热膜的温度变化不同,可以利用公式推导出对应的流体速度,风速测量的理论基础是基于热线热膜风速仪的无限长圆柱的热损失方程,能够实现低风速的测量,大大缩小了尺寸结构,使传感器便于安装在测量设备上。



技术特征:

1.一种热膜式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包括通风柜进风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柜进风口(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pt热膜(1)、第二pt热膜(3)、第三pt热膜(5)和发热膜(4),所述第一pt热膜(1)位于通风柜进风口(2)的进风处,所述第二pt热膜(3)、第三pt热膜(5)和发热膜(4)设置在通风柜进风口(2)远离第一pt热膜(1)的一端,所述发热膜(4)位于第二pt热膜(3)和第三pt热膜(5)之间,所述第一pt热膜(1)、第二pt热膜(3)、第三pt热膜(5)的阻值变化与温度成正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膜式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t热膜(1)、第二pt热膜(3)和第三pt热膜(5)与通风柜进风口(2)之间设置隔热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膜式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基由硅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膜式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4)为加热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膜式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t热膜(1)、第二pt热膜(3)和第三pt热膜(5)均为测温电阻,所述第二pt热膜(3)和第三pt热膜(5)关于发热膜(4)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膜式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4)通过导线连接有恒定功率电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膜式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涉及面风速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通风柜进风口,所述通风柜进风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Pt热膜、第二Pt热膜、第三Pt热膜和发热膜,所述第一Pt热膜位于通风柜进风口的进风处,所述第二Pt热膜、第三Pt热膜和发热膜设置在通风柜进风口远离第一Pt热膜的一端,所述发热膜位于第二Pt热膜和第三Pt热膜之间,所述第一Pt热膜、第二Pt热膜、第三Pt热膜的阻值变化与温度成正比。本技术风速测量的理论基础是基于热线热膜风速仪的无限长圆柱的热损失方程,能够实现低风速的测量,大大缩小了尺寸结构,使传感器便于安装在测量设备上。

技术研发人员:郭启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迅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