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通径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9217发布日期:2023-10-28 14:2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通径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井下管材通径检测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管材通径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1、通径规是一种井下作业常用的检测工具,包括套管通径规和油管、钻杆通径规。油管和钻杆的通径规用于检测油管和钻杆的内径,一般在地面进行,又称油管规和钻杆规。其形状为一中空的长管柱体。其中一种两端无螺纹,利用蒸汽或长杆等作为动力将其从被检测管材一端推入,另一端顶出。另一种两端有连接螺纹,与连接管连接起来进行通管并清除管内油污等。

2、使用上述两种通径规进行通径检测时,一般使管材保持不动,操作通径规进行检测,利用蒸汽等作为动力,浪费能源,不经济环保;利用连接管或长杆推动通径规则需要场地大,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便于检测的管材通径检验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管材通径检验装置,包括管材支撑架,还包括轨道推动部、穿线器、挤压输送机和通径规,所述轨道推动部、管材支撑部、挤压输送机和通径规同轴设置,所述管材支撑架为框架形结构且顶部设置有多个线性排列的供管材运移的输送辊,所述轨道推动部与管材的前端接触且推动管材向后运动,所述穿线器内收纳有刚性材质的线缆,所述线缆的自由端与通径规连接,所述挤压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管材支撑架的后部且推动线缆使通径规沿管材内壁移动,所述通径规为水平放置的多层柱状结构且中心层的外径略小于管材的内径。

4、优选的,所述轨道推动部包括运行轨道和推动小车,所述运行轨道为框架式结构且在顶部设置有两根平行的轨道,所述推动小车运行于所述运行轨道上且与管材的前端接触。

5、优选的,所述挤压输送机包括壳体、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上夹持齿轮和下夹持齿轮,所述上夹持齿轮和下夹持齿轮的内端啮合连接且外端设置有夹持所述线缆的凹槽,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驱动轴伸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下夹持齿轮啮合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下夹持齿轮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驱动轴伸入所述壳体内部且底端设置有升降支架,所述上夹持齿轮与所述升降支架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管材支撑架的后部设置有通径规支架,所述通径规包括定位口、通径舱室和通径圆柱体,所述通径舱室为中空管状结构且外套于所述通径圆柱体外,所述通径舱室架设于所述通径规支架上,所述定位口为开口向前的喇叭形结构且与所述通径舱室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口的前端内径大于管材的后端外径,所述通径圆柱体为柱形结构且外径略小于管材的内径。

8、优选的,所述管材支撑架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由气缸驱动的举升支架,所述通径规支架和所述举升支架的后侧均设置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轨道推动部和挤压输送机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9、优选的,所述穿线器的一侧还设置有通径规放置架。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1、本装置采用了可以卷曲的具有刚性的线缆,可以极大地减少通径规的占用空间,方便操作人员对管材的内部进行检验,且避免了长杆形通径规进出管材不方便的问题,节能环保,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材通径检验装置,包括管材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道推动部、穿线器、挤压输送机和通径规,所述轨道推动部、管材支撑部、挤压输送机和通径规同轴设置,所述管材支撑架为框架形结构且顶部设置有多个线性排列的供管材运移的输送辊,所述轨道推动部与管材的前端接触且推动管材向后运动,所述穿线器内收纳有刚性材质的线缆,所述线缆的自由端与通径规连接,所述挤压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管材支撑架的后部且推动线缆使通径规沿管材内壁移动,所述通径规为水平放置的多层柱状结构且中心层的外径略小于管材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通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推动部包括运行轨道和推动小车,所述运行轨道为框架式结构且在顶部设置有两根平行的轨道,所述推动小车运行于所述运行轨道上且与管材的前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通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输送机包括壳体、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上夹持齿轮和下夹持齿轮,所述上夹持齿轮和下夹持齿轮的内端啮合连接且外端设置有夹持所述线缆的凹槽,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驱动轴伸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下夹持齿轮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材通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齿轮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驱动轴伸入所述壳体内部且底端设置有升降支架,所述上夹持齿轮与所述升降支架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通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支撑架的后部设置有通径规支架,所述通径规包括定位口、通径舱室和通径圆柱体,所述通径舱室为中空管状结构且外套于所述通径圆柱体外,所述通径舱室架设于所述通径规支架上,所述定位口为开口向前的喇叭形结构且与所述通径舱室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口的前端内径大于管材的后端外径,所述通径圆柱体为柱形结构且外径略小于管材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材通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支撑架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由气缸驱动的举升支架,所述通径规支架和所述举升支架的后侧均设置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轨道推动部和挤压输送机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通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器的一侧还设置有通径规放置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管材通径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通径检验装置,包括管材支撑架,还包括轨道推动部、穿线器、挤压输送机和通径规,所述轨道推动部、管材支撑部、挤压输送机和通径规同轴设置,所述管材支撑架为框架形结构且顶部设置有多个线性排列的供管材运移的输送辊,所述轨道推动部与管材的前端接触且推动管材向后运动,所述穿线器内收纳有刚性材质的线缆,所述挤压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管材支撑架的后部且推动线缆使通径规沿管材内壁移动,所述通径规为水平放置的多层柱体,其中心层的外径略小于管材的内径,本装置配置了穿线器作为通径规的连接装置,平时线缆收纳于穿线器内,可以有效减小通径规体积。

技术研发人员:司德五,张雄辉,朱云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胜利油田金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