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9038发布日期:2023-10-28 23:3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食品检测,具体涉及一种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1、食品检验包括对食品的包装、外观、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等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主要有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在采用理化检验法对食品进行检验时,容量瓶的使用频率较高,将溶液定容后,会对容量瓶内的溶液进行晃动,使溶液在短时间内混匀。

2、目前现有的溶液混匀方式以手工摇匀及机械摇匀两种方式为主,手工摇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费时费力,且操作不当易引起溶液无法混匀的情况;

3、而除上述手动摇匀以外的机械摇匀,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无法根据容量瓶的大小,以对不同规格的容量瓶进行限位夹持,若如此,则直接导致不同规格的容量瓶,其需选择不同型号的混匀装置以进行溶液混匀操作,由此,则直接增大了财力及物力上的消耗。

4、目前已授权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食品检验中容量瓶混匀装置”(202121075222.1),以下简称现有技术i,其具体公开“底座、容量瓶装载盒和驱动组件;所述底座为长方形结构,前部通过v型滑槽安装有容量瓶装载盒,后部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容量瓶装载盒为长方形盒体,其底部设置有v型滑道,且通过v型滑道滑动安装在底座的v型滑槽内,并在其背面下部设置有铰接头;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底座后部,包括电机座、电动机、驱动连杆和偏心轮;所述电机座为门字形结构,固定安装在底座后部;所述电动机转轴朝下固定安装在电机座上,在电动机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偏心轮;所述驱动连杆为长条状结构,一端铰接在偏心轮的偏心轴上,另一端铰接在容量瓶装载盒背面下部的铰接头上”,该现有技术i,其仅仅替代传统手工方式溶液混匀方法而选用机械式溶液混匀,以减少人力输出,然现有技术i的技术方案依然未对上述所提及的现有技术缺陷进行解决。

5、基于此,提出一种全新的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此对于目前本领域而言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目前本领域所使用的溶液混匀方式,其无法根据容量瓶的大小,对容量瓶所进行的适应性夹持固定,以避免在溶液混匀过程中所出现的容量瓶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包括电机和支撑盘,该混匀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电机进行收纳的收纳壳,该收纳壳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电机安装于收纳壳的内部,且电机的输出端转轴朝向于收纳壳的顶部敞口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转轴与支撑盘相连接,所述支撑盘呈嵌入状位于收纳壳的顶部敞口处;

4、所述支撑盘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容量瓶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

5、进一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于支撑盘顶部的螺纹杆以及套设于螺纹杆上的升降板,该升降板背离螺纹杆的端部设置有弧形状的卡板,所述卡板的内侧设置有膨胀气囊,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用于对膨胀气囊注气的微型气泵。

6、进一步,所述螺纹杆上,且对应升降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母。

7、进一步,所述螺纹杆上,且对应升降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锁紧螺母。

8、进一步,所述夹持组件设置有两个,且呈间隔对称状分布于支撑盘的顶部。

9、进一步,所述支撑盘的顶部设置有收纳座,所述收纳座的顶部开设有沉槽。

10、进一步,所述沉槽的壁面设置有橡胶垫。

11、进一步,沿收纳壳的顶部敞口边缘设置有滑轨,该滑轨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盘嵌入至滑槽的内侧。

12、进一步,所述支撑盘的底部边缘设置有滑轮,所述滑槽的底壁沿滑轨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与滑轮相卡合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沿滑轨的边缘设置。

13、进一步,所述收纳壳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安装基座,该安装基座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安装基座的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限位孔;

14、该混匀装置还包括防尘壳,所述防尘壳为底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防尘壳的底部设置有延伸至安装基座内部的嵌入杆,所述嵌入杆的表面设置有与限位孔相适配的弹性限位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该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通过电机、支撑盘、收纳壳和夹持组件的配合使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首先将容量瓶放置于支撑盘上,随后利用夹持组件对容量瓶进行夹持,此时在电机的作用下,支撑盘进行转动时,夹持组件、支撑盘及容量瓶一并进行转动,从而有效达到了对溶液混匀的目的,且在溶液混匀的过程中,容量瓶趋向于稳定,从而尽可能的避免因容量瓶的稳定性较差,而导致容量瓶出现倾倒、甩出等现象。

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包括电机(1)和支撑盘(2),其特征在于:该混匀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电机(1)进行收纳的收纳壳(3),该收纳壳(3)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电机(1)安装于收纳壳(3)的内部,且电机(1)的输出端转轴朝向于收纳壳(3)的顶部敞口处,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转轴与支撑盘(2)相连接,所述支撑盘(2)呈嵌入状位于收纳壳(3)的顶部敞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安装于支撑盘顶部的螺纹杆(401)以及套设于螺纹杆(401)上的升降板(402),该升降板(402)背离螺纹杆(401)的端部设置有弧形状的卡板(403),所述卡板(403)的内侧设置有膨胀气囊(405),所述升降板(402)上设置有用于对膨胀气囊(405)注气的微型气泵(4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01)上,且对应升降板(40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母(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01)上,且对应升降板(40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锁紧螺母(6)。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4)设置有两个,且呈间隔对称状分布于支撑盘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的顶部设置有收纳座(7),所述收纳座(7)的顶部开设有沉槽(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8)的壁面设置有橡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收纳壳(3)的顶部敞口边缘设置有滑轨(9),该滑轨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盘(2)嵌入至滑槽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2)的底部边缘设置有滑轮,所述滑槽的底壁沿滑轨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与滑轮相卡合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沿滑轨的边缘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壳(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基座(10),所述支撑基座(10)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安装基座(11),该安装基座(11)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安装基座(11)的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限位孔(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包括电机和支撑盘,该混匀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电机进行收纳的收纳壳,该收纳壳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电机安装于收纳壳的内部,且电机的输出端转轴朝向于收纳壳的顶部敞口处。该食品检验用的容量瓶溶液混匀装置,通过电机、收纳壳和夹持组件的配合使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首先将容量瓶放置于支撑盘上,随后利用夹持组件对容量瓶进行夹持,此时在电机的作用下,支撑盘进行转动时,夹持组件、支撑盘及容量瓶一并进行转动,从而有效达到了对溶液混匀的目的,且在溶液混匀的过程中,容量瓶趋向于稳定,从而尽可能的避免因容量瓶的稳定性较差,而导致容量瓶出现倾倒、甩出等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徐媛原,李凯华,张杨,瞿翠兰,张微,林英扬,肖曼,吴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深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