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8443发布日期:2024-02-20 21:3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检测相关,具体为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交联电缆通常是指电缆的绝缘层采用交联材料,最常用的材料为交联聚乙烯,交联电缆适用于工频交流电压500kv及以下的输配电线路中,目前高压电缆绝大部分都采用了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材料的交联机理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高分子绝缘材料由线性分子结构转变成三维网状结构,由热塑性材料变成热固性绝缘材料,从而提高了绝缘材料的耐老化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环境的能力,现有的技术中,交联电缆在生产过程中,其绝缘层可能会出现微孔、杂质等缺陷。

2、而目前对非接触式的电容、电感、电流互感检测方法是目前最为安全、方便操作的技术;但是不能全方位的对电缆表面进行检测,容易存在检测死角。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目前对非接触式的电容、电感、电流互感检测方法是目前最为安全、方便操作的技术;但是不能全方位的对电缆表面进行检测,容易存在检测死角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包括定位架、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上设有第一检测板,所述下基板上设有第二检测板,且所述第一检测板的表面以及第二检测板的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呈阵列设置的且与电缆表面接触的导电弹簧针,所述定位架设有用于驱动上基板和下基板相向移动的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与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连接的信号接收器。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架上的且竖直设置的正反丝杆以及光杆,且所述正反丝杆上设有相向移动的活动块,且所述光杆上设有沿光杆移动的一对移动块,且所述活动块与上基板、下基板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且所述移动块与上基板、下基板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架在位于上基板和下基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导线辊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形成对电缆进行夹持的夹持口。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反丝杆的端部设有转动手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弹簧针的端部为半球形。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该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其中通过设置第一检测板以及第二检测板,并在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上内设有若干个呈阵列设置的且与电缆表面接触的导电弹簧针,这样若干个导电弹簧针则与电缆表面全方位接触,而当电缆出现破碎漏斗,则该处的导电弹簧针与电缆处于接通状态,则信号接收器则会接收到电流电压信息,从而能够实现对电缆进行全方位检测,并且无死角。



技术特征:

1.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架(5)、上基板(1)和下基板(2),所述上基板(1)上设有第一检测板(3),所述下基板(2)上设有第二检测板(4),且所述第一检测板(3)的表面以及第二检测板(4)的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呈阵列设置的且与电缆表面接触的导电弹簧针(6),所述定位架(5)设有用于驱动上基板(1)和下基板(2)相向移动的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与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连接的信号接收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架(5)上的且竖直设置的正反丝杆(8)以及光杆(9),且所述正反丝杆(8)上设有相向移动的活动块(10),且所述光杆(9)上设有沿光杆(9)移动的一对移动块(11),且所述活动块(10)与上基板(1)、下基板(2)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且所述移动块(11)与上基板(1)、下基板(2)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5)在位于上基板(1)和下基板(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导线辊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1)和下基板(2)形成对电缆进行夹持的夹持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丝杆(8)的端部设有转动手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簧针(6)的端部为半球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包括定位架、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上设有第一检测板,所述下基板上设有第二检测板,且所述第一检测板的表面以及第二检测板的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呈阵列设置的且与电缆表面接触的导电弹簧针,所述定位架设有用于驱动上基板和下基板相向移动的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与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连接的信号接收器;本技术若干个导电弹簧针则与电缆表面全方位接触,而当电缆出现破碎漏斗,则该处的导电弹簧针与电缆处于接通状态,则信号接收器则会接收到电流电压信息,从而能够实现对电缆进行全方位检测,并且无死角。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长,韩树文,徐珊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通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